「毀家紓難」的洪秀柱,可有回天之力?

2022年07月08日04:36:13 熱門 1928
「毀家紓難」的洪秀柱,可有回天之力? - 天天要聞

作者楊磊,法律讀庫時事評論專欄作家。這是作者關於台灣問題的系列評論《「百年老店」國民黨會否關門大吉?》之三。 法律讀庫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關聯閱讀:

之一:「百年老店」國民黨會否關門大吉?

之二:「內鬥內行,外斗外行」的國民黨,如何走出困局?

國民黨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千斤重擔歷史性地落到了現任主席洪秀柱的肩上,而此時,民進黨也加快了追殺國民黨的節奏,「黨產會」凍結了國民黨所有銀行賬戶,一時間,連國民黨在職和退職黨工的薪資也難以發放。作為黨主席的洪秀柱,表示已委託評估機構對自家房子進行估值,準備出售後將資金用來解國民黨資金的燃眉之急,臨危受命的洪秀柱,將要上演一場現代版的「毀家紓難」大戲,只是,藉此,就能給國民黨帶來回天之力嗎?

至少從國民黨內部來說,看好洪秀柱能夠帶領國民黨走出困境的人不多。不少人認為洪秀柱缺乏基層組織與人脈實力,至今也沒有提出拯救國民黨切實可行的方法,加上其他大佬各懷心思,有的還虎視眈眈,洪秀柱雖然精神可嘉,但恐難有大的作為。

一、洪秀柱的三個選項

當前,擺在洪秀柱面前,有三個選項,巧的是,這三個選項,恰好都可以對應「洪秀柱」名字拆開的三個字:

選項1:盡人事,聽天命,使出「洪荒之力」,激流勇進,挽狂瀾於既倒。

選項2:「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識時務者為俊傑,退一步,海闊天空。

選項3:與其坐等國民黨「二次換柱」,不如主動出走,或改換門庭,另尋用武之地,或能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筆者認為,依照洪秀柱愈挫愈勇的性格,首先可以排除選項3,事實上,從新黨、親民黨的例子可以看到,如果洪要出走,短期也許會有一定的效應,但長期來看泡沫化不可避免,台灣政治的要訣就是此消彼長,國民黨的進一步分裂,正是民進黨所希望看到的結果。至於洪秀柱到底是應該選擇選項1的「進」,還是選項2的「退」,筆者不避寡陋,斗膽給洪秀柱支招,建議洪秀柱選擇2,退一步,海闊天空。

二、洪秀柱應該如何「退」?

依筆者淺見,洪秀柱不僅要退,而且要 「退兩步」,那麼,到底是退哪兩步呢?

洪秀柱要退讓的第一步,是擁戴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先生為「藍營共主」,其本人退一步,甘居「副帥」兼「主將」。連戰先生是兩岸「破冰之旅」的開創者,在藍營享有極高的威望,在台灣,甚至在大陸都頗受尊敬,而且,相對而言,連戰先生更加老成持重,政治經驗也足夠豐富,因此,擁其作為「藍營共主」,可以說是眾望所歸,而在連戰這面大旗之下,洪秀柱敢做敢為敢言的性格,也將會有更好的用武之地。

洪秀柱要退讓的第二步,是儘快宣布其本人將不參加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的「大選」。2020「大選」雖然誘人,但退一步,海闊天空,洪秀柱如果將其全部精力,放在競選明年黨主席的連任方面。那麼,「退」的策略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一是從運動員變身為裁判員,要求一眾有志於2020年選舉的大佬,先埋頭為國民黨做貢獻,屆時根據大家貢獻的多寡,再另行推舉,這樣,洪可以馬上從「眾矢之的」變成大家競相示好、結交的對象;二是將2017年黨主席選舉與2020年「大選」脫鉤,避免國民黨內部矛盾再一次提前爆發,集中精力打好2018年「縣市長」選舉,也為國民黨贏得更多的改造時間;三是利用這個機會,宣布一旦當選,將專心黨務和國民黨的重建工作,重構國民黨和行政當選團隊的組織關係;四是化解吳、郝此番異動所帶來的國民黨內部進一步的危機。

很多人對於以上第一項禮讓連戰的舉動比較容易認同,但對第二項退讓可能就不好理解,或者心有不甘了。其實,平心而論,在台灣當前的選舉環境中,就性格、資歷、年齡、選民認可度而言,洪本人可能確非競爭「大位」的最佳人選;其次,目前蔡英文的民調雖然快速下滑,但其實力不可小視,目前其「內閣」班底並非最優陣容,很有可能還留有後招,四年後國民黨並無必勝之把握;就國民黨本身而言,目前的狀況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問題可以說是積重難返,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進行改造,如果洪能夠專心從事黨務工作,可能對所有人而言可能都是一項最好的選擇。

三、洪秀柱的「退」,實際上是「以退為進」

當前,國民黨所遇到的很多問題,與台灣的「政黨政治」和「選舉制度」密切相關。洪秀柱的「退」,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致力於黨務改革,改革現行黨務機構和執政團隊之間的關係。

台灣的「政黨政治」,和日本一樣都是從一黨制演化成多黨制(實質為兩黨制),但在演化的過程中,其制度設計卻有很大的不同,日本選舉的核心是政黨,所以執政黨可以不斷地更換首相;而台灣選舉的核心是選「人」,一旦當選,幾乎不可能中途換帥。所以,在台灣,一旦當選為「領導人」,立刻成為權力的中心,掌握着大量實實在在的行政資源,一定程度上,政黨反倒是被邊緣化了。

除了「政黨制度」,台灣的「選舉制度」也值得觀察,雖然名為「直選」,但既不採用美國式贏家通吃的「選舉人制度」,也沒有「過半數」的硬性要求,得票最多者即自動當選。這就使得各個政黨很少能建立起政黨合作的機制,相互之間拆台挖角的事情倒是屢見不鮮。在這種機制下,選舉勝利一靠「刷臉」,候選人自身形象有時候比執政理念可能更重要;二靠「比爛」,等着競爭對手犯錯誤,或者設法瓦解、分裂對方陣營。靠這種機制上台的政治家,政黨對其的約束力,是很不確定的。

要改變這一切,很不容易,一定意義上,洪秀柱的「退」,實際上是「以退為進」,「退」是為了更好的「進」,至於在哪些方面「進」,大致而言,有這麼幾個方面:

1、路線演進

國民黨內部不少人,至今對「一中各表」中的「各表」念念不忘,對「三不」政策中的「不統」津津樂道,卻忘了國民黨當初就是在這些政策論述方面被民進黨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水池中的水是酸性的,要使其恢復中性,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往裏面加入適量的「鹼」,才能真正起到中和作用。此前國民黨一直做得事情就是設法往池子里添加中性的水,但這最多只能起到稀釋的作用,而不能停止「酸」物質的進一步發酵, 導致這個池子的酸度越來越高。

國民黨的前幾任黨主席,未必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由於其本身正在擔任,或謀求擔任政府公職,因此在對外表達時總是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沒有行政公職羈絆的洪秀柱,反而可以在這方面表現得更超然一些,完全可以代表國民黨闡述從「三不」政策到「反獨」立場的路線演進,以及這一路線對台灣社會的重要性。

2、組織進化

國民黨除了作為「選舉機器」,在其他方面的作用似乎不大,如果再不改革,已經差不多要淪為「選舉黨」。

洪秀柱出任專職黨主席,不再兼任行政職務,有利於重構黨政關係新格局,要努力改變台灣政壇這種「執政者」取代「執政黨」的怪向,要保證國民黨對「行政機構」負責人及其他重要人事任命的主導權,而不能由「領導人」一人乾綱獨斷;應致力於擴大黨務人才和行政人才的交流,提升綜合素質;國民黨組織進行精簡瘦身,特別是把青年力量充實到一線或其他地方。

3、鬥爭進步

洪秀柱作為國民黨主席,對內,要平息吳、郝二人的突然發難;對外,需應對民進黨及「黨產會」的步步追殺,鬥爭任務很重。無論是「內鬥」也好,「外斗」也罷,都不能心存妄想,對於解決「爭鬥」最好的辦法,只能是「以斗止斗」,關鍵問題是,鬥爭的手段要不斷進步。

具體的鬥爭措施方面:應對吳、郝二人的發難,對內除了前文提到的「擁連」之外,聯合王金平、朱立倫等力量也很重要。不少人對此表示不以為然,在此分別說明如下:對於王金平的指責,主要是其所謂的「綠皮藍骨」,王金平出身台南,是國民黨本土派的代表人物,當過多年的立法院長,與民進黨的一些大佬關係較好,這些因素都給其蒙上了一層」綠「的色彩,而國民黨鬥爭的一大失誤,就是在民進黨的引導下,一貫主張「反綠不反獨」,這就不但令綠營選民與國民黨絕緣,也讓國民黨的本土派在黨內被進一步孤立、分化,國民黨只有儘快將該政策調整為「反獨不反綠」,才會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更何況,在接下來的鬥爭形勢中,島內不少勢力有可能會淪為美、日在台灣的政治勢力和代理人,反而是作為本土派的王金平,其親美、親日的立場並不明顯;關於朱立倫,無論從能力,還是聲望上,都可以成為牽制吳、郝二人的重要力量,但由於剛經歷年初慘敗元氣大傷,估計要價不會太高,主動團結朱立倫,還能體現洪秀柱不計前嫌的胸襟和格局。洪秀柱只有贏得這場鬥爭的勝利,敲打了吳、郝二人及其後台老板,才有可能在國民黨內部真正樹立起權威。

對「黨產會」的追殺,除了募集資金界解燃眉之急、組織力量對其不當決定進行抗爭,尋求法律救濟之外,洪秀柱「毀家紓難」的舉動,其更大的意義是體現精神層面的。應對這起事件,對外同樣需要「以斗止斗」,面對「黨產會」等強勢部門,可以對其成員的歷史劣跡進行人肉搜索,一旦發現,立即火力全開進行非對稱打擊,此舉將對「黨產會」的成員形成強大的心理壓力;對內,應加強對黨務機構的精簡,特別是基層組織的重構。民進黨之所以不遺餘力地追討所謂「不當黨產」,真正的意圖是希望通過「釜底抽薪」的手段,摧垮國民黨的基層組織,因為國民黨遍布各地的基層組織,才是民進黨真正最為忌憚的地方,因此,衡量國民黨在這場「外斗」中的成績,主要是看國民黨是否及如何保全其基層組織和網絡,國民黨要做的,就是順勢而為,精簡、改造各級地方組織,特別是藉此理順地方黨部和中央黨部之間的關係,建立更為高效、順暢的支持和指揮體系,那麼,即使多吃點苦頭,付出些代價,也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國民黨此時的情形,與電視劇《大宅門》中危機重重的「百草廳」頗有相似之處,而當家的洪秀柱,能像劇中的白家二奶奶一樣,帶領大家一起走出這個困境嗎?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