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窮人們:真實的美國貧民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

2022年07月07日03:06:24 熱門 1986

美國那些真正的貧民和無家可歸的人們

瑪利亞的故事

加州一條高速公路邊上的一個停車場,冬日的陽光還未露頭,東邊才剛剛發白,瑪利亞從車裡醒了過來。她住在這輛車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幸好這個停車場有提供飲用水和簡易廁所。和瑪利亞一樣,住在這個停車場的人,男男女女大概有幾十個 人。他們有的是網約車司機,有的是保安,有的則是電腦技術人員。

停車場是一個組織免費提供的,建議房子里有熱水、咖啡機、微波爐等。瑪利亞在停車場喝了咖啡、早餐,就要準備驅車去上班了。

瑪利亞40歲,是城裡一棟大樓的一個清潔工,每月薪水是1500元,每天工作九個小時。這筆收入不足以支付房租,她只有住在自己的車裡。她很擔心因為自己年齡的原因被開除,那意味着將很難再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她不相信大統領說的美國夢,對她來說很遙遠,填飽肚子是第一位的。

瑪利亞曾經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五年前兩人分道揚鑣,瑪利亞開着車離開了令她傷心的家,開着車四處遊盪,直到找到了現在這份工作。

晚上七點半,瑪利亞下班後回到停車場。一天繁重的工作讓她顯得有點筋疲力盡,但還是努力保持車裡的衛生。晚上九點半,停車場關閉了,車輛不能再進來,也沒有任何的安保措施。瑪利亞在休息之前,必須要關好門窗,打開警報器,確保有人侵入時及時醒來。她在車裡備了胡椒粉以防不測。

美國的窮人們:真實的美國貧民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 - 天天要聞

瑪利亞


電腦技術員埃里克

埃里克今年53歲,曾經是一個電腦技術員,每月薪水7000美元。一年半前,他因為燒傷、心臟也出了問題導致無法工作。為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埃里克變得一無所有,工作也丟了。埃里克不願意就此沉淪為癮君子,那樣的話意味着生活不再擁有希望。他找了一份安保的工作,正在努力賺點錢,希望能夠支付得起房租,改變住在車裡的狀況。為節省伙食費,埃里克和附近的披薩店約好,晚上打烊的時候把陳列用的披薩留下來給他。拿到披薩的埃里克,將和旁邊的卡車司機一起分享。

弗吉尼亞里士滿

弗吉尼亞州的首府里士滿,這裡曾經是一座工業城市。隨着工業轉移到成本更為廉價的墨西哥、亞洲等地,這裡就沒落了。沒有工業,里士滿徹底瓦解了,這裡充滿了失業的人口。里士滿是全國驅逐率最高的十個城市之一,每年有超過3000個家庭被驅逐,這意味着每天接近有10個家庭被驅逐。驅逐房客是治安警官傑克每天的工作之一,雖然他不喜歡看到自己拿着那個令人提心弔膽的黃色通告到處貼,但這是自己的工作。

弗吉尼亞,房客拖欠房租超過5天,房東就有權利驅逐房客。傑克不能對他們抱有同情心,否則自己這份工作將無法繼續下去。今天珍妮被驅逐了,她是一個單親母親。驅逐令珍妮感到難過,面對治安官,淚水從珍妮眼眶裡冒了出來。她強忍住自己沒有哭,生活還得繼續。不儘快搬走的話,珍妮還需要支付一筆將物品送到垃圾站的費用。

38歲的園丁、單親父親大衛兩年前被驅逐後,一直和兒子住在汽車旅館裏。這是一間一居室的房子,房租每月2600元。半年前大衛找到了自己的新伴侶,那是一位在保險行業有穩定工作的姑娘。他們可以租一間大一點的公寓,但兩年前被驅逐的經歷,讓房東都不願意把房子租給他們。在美國有一個公開的信用系統,任何不良記錄都會被記錄在案,任何未付的賬單都有可能遭受指控,伴隨終身。記錄任何人都可以訪問

美國的窮人們:真實的美國貧民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 - 天天要聞

居住在汽車旅館的大衛一家

阿巴拉契亞山區,是美國最為貧窮的地區。

這裡曾經是煤礦基地,現在大部分煤礦都已經關閉。住在山區的一對夫妻,有三個孩子,雙方都失業了,每個月他們可以領取 2500元失業金,食物短缺是這對夫妻面臨的最大問題。作為父親的馬克,通常都不吃早餐或者午餐。

美國的窮人們:真實的美國貧民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 - 天天要聞

生鏽的礦山設備

58歲的薩琳尼亞,住在阿拉巴齊亞山區的移動房屋裡。她曾經是海軍陸戰隊的成員,由於長期疾病,已經不能繼續工作了。她每個月領1500元的養老金。自從收留了侄女之後,薩琳尼亞的財務狀況更加惡化了。為了彌補缺口,薩琳尼亞給一個鄰居打掃衛生。那是一個在附近工作的礦工,是川普的堅定支持者。在礦工眼裡,川普總是以美國優先。雖然川普並沒有給他的生活帶來任何改變。

薩琳尼亞需要去鎮上參加一個聚會,但並不是什麼音樂會之類的,那是一個醫療義診活動。她傍晚到達地點之後,排隊的隊伍已經排成了長龍。組織人員建議她領到號碼牌之後,凌晨三四點再來,義診活動將在第二天早上六點開始。因為前面有太多的人,後面還有源源不斷的人趕來。美國有280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昂貴的醫療費用使得薩琳尼亞多年都沒有去治療自己的牙齒。排隊一晚上對薩琳尼亞來說是值得的,雖然義診的都是實習的醫學院學生。

珍尼佛是一個失業的單身母親,有3個孩子需要撫養,她可以每月領取600元的失業金,另外還有聯邦政府的食品券。在珍尼佛經常去的超市,有一半以上的顧客需要使用食品券。這是川普給美國4000萬貧困人口的援助措施。

美國的窮人們:真實的美國貧民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 - 天天要聞

在最繁華的洛杉磯,無家可歸的人口增加到了六萬人。

在流浪人口聚集的街區,無家可歸者的帳篷沿着人行道,一眼望不到盡頭。卡米住在天橋底下的一個帳篷里,那是她和另外一個女伴共享的居住地。她已經在這居住已經超過五年了。懷孕的克麗緹娜和她的男伴住在街邊的人行道上,一輛帶輪子的推車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旁邊的房主不停要求他們搬離這裡。

美國的窮人們:真實的美國貧民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 - 天天要聞

洛杉磯落日

美國的窮人們:真實的美國貧民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 - 天天要聞

洛杉磯落日

美國的有多少貧民和無家可歸人員

據美國房屋和城市發展部統計,2020年美國大約有58萬無家可歸者;其中,人數最多的是加州16.2萬,紐約州9.1萬,佛羅里達州2.75萬。連續4年,美國無家可歸的人數都在增加。

從性別結構來看,女性佔22.4萬,佔比38%;男性佔比35萬,佔比60%;此外,還有少量跨性別人群和難以確定性別的人群。

從年齡結構來看,18歲以下有10.4萬,佔比18%;24歲以上佔比74%。

從種族結構分佈來看,白人有28萬人,佔比48%;黑人及非洲裔為23萬,佔比39%;其它為土著美國人、亞裔、多種族、美洲島民等。

在這58萬無家可歸者中,大約有61%的人住在避難所里,有39%露宿街頭,成了名副其實的流浪漢。其中,70%的人是獨自生活,30%的人則是有孩子的家庭成員。

按照美國2020年的貧困標準,單身收入低於1.27萬美元、四口之家低於2.62萬美元,屬於貧困人群;而那些不到這個標準收入50%的人群則屬於「極端貧困人口」。

美國不單單是有數量龐大的無家可歸人群,貧困人口的數量也非常可觀。據統計,2020年,美國大約有4000萬人屬於貧困人口,極度貧困者則有1800萬人。按照這個標準,美國的貧困人口大約佔總人口的11%。

美國的窮人們:真實的美國貧民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 - 天天要聞

自由民主火炬下的美國陰影

紐約的布朗克斯區亨茨波音特社區,這是一個非裔和拉丁裔聚居的社區。在這裡,無人能想像在美國還會存在這樣一種街區,它的治安由社區的黑老大說了算。這裡充滿危機、暴力、癮君子和站在街邊攬客的女子。街上滿是塗鴉,還有未及時清運的垃圾。

這些類似的街區,在芝加哥、朴茨茅斯、印第安納州加里------

美國的窮人們:真實的美國貧民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 - 天天要聞

紐約布朗區

這裡是強大的美國、富強的美國,但同樣存在龐大的弱勢群體。這裡資本掌控一切,富有的銀行家們、資本家們只考慮利潤、效率;醫生只會給那些窮人開讓人上癮的藥物;律師只為那些富人而辯護;霓虹燈只在洛杉磯的都市區閃爍——

(end,謝謝點贊的朋友們)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