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陽·傳統文化|重溫重陽 細數習俗與淵源#網絡中國節·重陽

2022年07月05日14:13:20 熱門 1143

今又重陽·傳統文化|重溫重陽 細數習俗與淵源#網絡中國節·重陽 - 天天要聞

菊花酒

重陽節有何習俗?」「重陽節何時成為正式節日?」「為什麼把老年節定在重陽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10月14日是重陽佳節,當你登高、賞菊時,可曾想過這些問題? 重陽節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又稱「重九節」「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等。據研究,重陽登高源於山嶽崇拜,宴飲源於慶賀豐收,所以自古以來,社會廣泛形成登高遠眺、秋遊觀景、吟詠騁懷、佩插茱萸、親朋賞菊、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習俗。

中國人很早就注意到星象變化,總結出天體運行的規律,古代觀星文化長盛不衰,主要目的是服務農事生產,以及祈求長生和官位運程。古人觀察到大火星宿將於深秋九月隱退,遂產生莫名的恐慌。原來,古人一向以大火星宿的出現確定生產和生活,它的退隱,讓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為此,人們要舉行祭祀活動為大火星宿送行。

隨着圭表的發明、曆法的出現,古人對季節和節氣變化、時間有了新的認識,不再單純依賴星宿的變化,九月祭火的儀式因此衰亡,只保留在古淮水兩岸的江南部分地區,那裡的百姓至今仍有在重陽日祭灶的習俗,主要是祭祀家居的火神,這是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留下的痕迹。

重陽節的名稱是漢代以後才有的,但在春秋戰國時期,王公貴族們已注意到「重九」這個非凡的日子,此時恰逢秋收,藉此作為一個重要節日開始在宮中舉行宴饗歌舞以示慶祝,此後這一習俗一直延續下來。

漢代,重陽節習俗由宮廷流傳至民間。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呂后謀害以後,她的一名叫賈佩蘭的侍女被驅逐出宮,嫁與平民為妻。賈氏對人講述宮裡故事:「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此事在《西京雜記》中有記載,這個說法與漢朝達官貴人服食仙草、追求長生不老的願望相吻合。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儒家文化中,「九」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籍此重九亦稱「重陽」,九九歸一,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因而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


古代,重陽節有避疫的特殊蘊意。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中記載,東漢汝南縣一個叫桓景的人,他的家鄉突發瘟疫,桓景的父母不幸都死於疫疾;桓景離家到東南山拜仙人費長房學藝,仙人授他以劍術。功成之日,費長房對他說:「瘟魔將於九月九日復來,你可回去除害了。」臨行前,贈他茱萸一包、菊花酒一壺,並要桓景告訴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九月初九那天,他帶着妻兒、父老鄉親登上一座高山;把茱萸分給大家佩戴在身上,又把菊花酒分給大家飲用。一切就緒,桓景下山與瘟魔拚死搏鬥,一舉斬殺瘟魔。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斬瘟魔的事迹傳播四方。

今又重陽·傳統文化|重溫重陽 細數習俗與淵源#網絡中國節·重陽 - 天天要聞

山茱萸

古代避疫方法之一是插茱萸。茱萸味濃,有驅蟲的作用,古人認為在重陽節的時候插茱萸能夠祛除疾病、庇護身體。直到今天,傳統的南陽人會在重陽節這天登高,采來茱萸插在門頭或掛在胸前,或製成香囊戴在身上。唐代王維曾有一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描繪出一幅插茱萸的實情實景: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時秋高氣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時光。也是從那時起,有了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明朝南陽唐藩三世王朱瓊炟亦有秋遊《卧龍崗》詩感懷:

淯水東流去渺茫,一灣迴繞卧龍崗。

霜飛平野楓林赤,日映疏籬菊蕊黃。

智略未應儔管樂,英雄畢竟服關張。

臨風不用論成敗,二表忠肝萬古香。


重陽節賞菊花,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此時菊花盛開,正是一年賞菊好時節;古人喜愛安靜,在花團錦簇的菊花叢里體味生活的美好,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啊。晉代文人陶淵明隱逸山林與菊為伴,他愛菊、痴菊,有詩為證:

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開,

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他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證實魏晉時期已有賞菊、飲酒的習俗。菊花具有很高的食用、藥用價值,古人以菊花釀酒,並以此招待客人成為時尚。一首出自北宋汪洙所編《神童詩》中的一段最形象:

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

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

詩人所講的黃花,就是重陽節時的黃色菊花。

重陽節有寄託長壽的願景。九九重陽,與「久久」諧音,九在數字中為最大數,因此有長久、長壽的含意。而九月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因此又有「菊壽」一說。明代詩人謝遷有《題菊壽上虞陳處士·其一》詩:

古稀華誕屆重陽,采采東籬菊正芳。

想見聚星堂上客,壽觴齊舉溢秋香。

今又重陽·傳統文化|重溫重陽 細數習俗與淵源#網絡中國節·重陽 - 天天要聞

陶淵明愛菊青花瓷粥罐


傳說重陽節吃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重陽節除了登高、插茱萸、賞菊、喝菊花酒外,還有飲宴、吃重陽糕等活動,圍繞着團圓和敬老祝長壽。《荊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杜公瞻有注曰:「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成為重陽節的主題。

直到唐朝,重陽節才正式被定為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同慶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到了宋代,重陽節活動更加豐富,熱鬧非凡,《東京夢華錄》記載有北宋汴梁城重陽節時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次日隆重遊樂一番。

明朝時,重陽節前夕,宮中后妃、宦官從初一就開始各種慶祝活動。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南陽唐王府的藩王們亦不甘寂寞,騎馬乘船去郊外登上南陽的九架孤山遠眺,而足不出戶的嬪妃們則於府苑王府山上嬉戲、賞菊。

中國人自古有着尊老、敬老、愛老的好傳統。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敬老節」。為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健康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重陽節為我國「老年節」。 今年重陽節是我國法定第九個「老年節」,我市將開展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和重陽主題活動。隨着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樹立和各項愛老助老政策、措施的落實,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會進一步增強。(崔鑒平)

編輯:王冕 審核:黃星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