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2022年07月05日05:33:09 熱門 1731

最近這些年,昆明每逢雨季造成的淹水隱痛,總是容易成為人們的關注點↓↓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2020年6月6日降雨窨井倒灌▲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2021年7月24日昆明降雨▲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2020年7月珥季路降雨▲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2020年星耀路靠近廣福路口▲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以至於樂觀堅強的昆明人對淹水這個問題簡直有着難以排解的焦慮。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今年的淹水似乎來得比別的年份稍微早了一點,6月6日晚間降雨持續到了6月7日,導致昆明西市區多條道路出現淹積水,部分道路實行了交通管制。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在隨後針對「為何昆明西市區為何屢屢被淹的」的問題,昆明市水務局公開回復市民稱,造成西市區淹積水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極端氣象條件下的短時強降雨超出雨水通道排洪能力;

二是片區排水體系為雨污合流制,片區內雨污混流進入蘭花溝、採蓮河上段河道,當關閉河閘時,雨污混流水進入第一水質凈化廠進行處理。當降雨區間匯水量超出水質凈化廠處理能力後,匯水區無其他排澇通道,就會造成城市內澇,書林街口、劉家營片區、永昌片區等積水點較為典型;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三是片區管網建設系統存在短板,影響了行洪。如五華體育館片區、福和巷因地鐵5號線施工,破壞了片區雨水系統,形成了新的淹積水點。前衛西路、世紀半島片區,因清水河周邊雨污管網建設系統性不足,道路雨污水未分流,造成廣福路沿線、前衛西路沿線雨污管整體高水位運行,短時強降雨造成排水管溢流到道路,形成淹積水。


縱觀全城,昆明市排水公司已經開始着手建立三重防護系統,試圖減輕淹積水給市民帶來的影響。


第一層防護是和昆明市氣象局合作建立的氣象預警系統。這一系統主要共享了全昆明市163個雨量站,雨量站的數據可實時獲取,大概五分鐘獲取一個數據,當出現強降雨的時候,通過圖上顯示就可看出來哪些區域降雨較強,以便調動人員到現場進行值守工作,做到提前巡查。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第二層防護是在昆明市主城區公共排水管網建設的液位在線監測系統,現在已安裝液位監測設備313套,可長期在線穩定持續監測並及時預警預報。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第三層防護是視頻監控系統。排水公司根據內澇防控點、歷年淹水斷交點、轄區泵站調蓄池等分佈情況,安裝了300個視控設備,可對重點區域實時監控。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按照這個三重防護系統,

昆明市的防汛措施是否已經到位?

是否還有哪些不足?

未來能承受汛期的考驗嗎?

近期,雲南廣播電視台《新聞聯合播》

欄目邀請到了

昆明市水務局副局長陳輝陽、

昆明排水設施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副總經理趙思東,

一起來聊聊如何讓春城遠離內澇。


Q:

全市現在淹水點的情況怎麼樣?

昆明市水務局副局長陳輝陽:「2017年『7·19』造成了86個點片的淹積水點,在2019年的『7·19』造成了68個點片的淹積水,今年,我們已經應對了好幾次極端天氣或者強暴雨,現在淹積水點我們統計了(有)63個,應該從淹積水的點數來說是下降的。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的處置效率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比如說我們淹積水的時間現在通過各種措施已經有所縮短,以前像普吉路可能要到三小時或者更長一點時間退水,現在基本上同等雨量,我們可以把時間壓縮,退水的時間可以壓縮,所以從淹積水點來看有所好轉。


下一步市裏面也準備結合雨污分流改造,結合工程措施加大對淹積水點的治理,準備今年實施40件淹積水點改造。按照我們《昆明市城市防洪排澇體系綜合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明年後年還要繼續實施一些項目,(相信)我們城市內澇的淹積水點可能會有較大的好轉。」

Q:

像一些比較頑固的淹水點,比如今年高考期間海源路的淹水點,有沒有具體的解決措施?

昆明市水務局副局長陳輝陽:「海源路實際上它涉及西片區一個系統性的問題,短時強降雨西片區西邊小河、新老運糧河匯水全部到河道里,水位就急漲,很容易漫堤,如果一漫堤的話,旁邊這些呈線狀的一些淹積水點就會出現。」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昆明排水設施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思東:「今年由於加強了應急排放能力的建設,在人民路以北的河道邊上增加了臨時泵站,就近布設了4個3200方台套的設備就近應急,再加上面山雨洪的設施,石盆寺和筇竹寺這兩個系統基本上建成,在這種情況下,跟往年相比,淹積水的時間是大大地縮短了。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特別是在今年的高考的前一天,那一天的降雨達到了接近200毫米,但是我們在早上7點以前基本上把淹積水的情況消除,也沒有影響到那個區域的高考的正常進行。


既然我們的設施和能力有問題,下一步,市裏面已經在考慮能不能再從增加能力的這個層面進行相應的研究和思考。實際上這個點位也是列入了今後3~5年要解決的40個點位之一,但它的難度就是在都市核心區如何增加行泄設施和河道的能力,這個是一個非常大的命題,但是我們已經在着手考慮了。」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Q:

城市出現內澇時,沖在前面的應該是排水公司,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承擔哪些責任?

昆明排水設施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思東:「首先我們負擔的是所管轄的100多座泵站的正常運行,19座調蓄池和閘門的運行調度。目前,全市有204個易淹易澇的重點設防點,它不一定淹積水,但是我們要重點設防。我們公司一共負責了101個,這101個實際上主要是市政的主要道路,重要的交通節點和下穿區域,要保證這些點位出了問題以後及時地進行應急搶險工作。」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Q:

三重防護體系現在在昆明已經是建成了嗎?

昆明排水設施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思東:「第一個氣象體系基本上已經建設得差不多了,每年稍作更新就可以。


第二個液位體系的話,我們主幹體系已經布設完成,很可能在今後的2~3年以內還會增加一半左右,還要陸續地增加,根據點位的情況讓它更為系統、更為精細、分佈更廣一點,力爭形成一個動態的體系,而不是單點位的體系。


第三個視頻體系,我們剛剛起步,因為視頻體系建設起來比較困難,而且我們目前來說也有其他的視頻體系作為輔助,包括交警的體系,針對易淹易澇點,我們去布設我們自己的體系,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體系。」

Q:

淹水點的處置它有個思路是「一點一策」,能具體解讀一下嗎?

昆明市水務局副局長陳輝陽:「淹積水點『一點一策』實際上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的,一個是工程治理措施,針對每一個淹積水點我們綜合分析產生淹積水點的原因在什麼地方,有些通過地下管網的改造,有些增加排水通道,有些又是增加強排設施等等。反正淹積水的情況不一,通過工程措施的『一點一策』解決這個淹積水點問題。


針對每一個點位,我們通過強排準備、人員物資到位、增加抽排能力等等這些情況從應急處置這一塊來制定針對淹積水點的一些方案。那麼實際上從兩個方面來看還是發揮了一些效益,但是遇到強降雨,特別是大暴雨的時候,還是需要通過一些系統整治,來根本解決內澇點的問題。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8月9日下了一場大雨,氣象路與二環南路交叉口的人行下穿通道再度被淹。這條下穿通道的產權屬於昆明鐵路局,「管養權」在2020年就移交給了西山區政府,市民希望這個點的淹水問題能夠早日徹底解決。類似的下穿隧道淹積水,讓排水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很無奈。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昆明市排水公司信息技術服務中心副經理 王劍鋒:「有一些小區混接也沒有人告訴你,自己就把他的排水管網接到你的下穿連接管道內,就造成下穿的水漲得非常快,你甚至抽都來不及抽,這就是下穿(隧道)為什麼會(淹積水),它承受了太多的外來水。」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眼下,汛期仍然沒有結束,淹積水還時有發生,是不是排水管道不夠粗?排水不夠快?


昆明市排水公司信息技術服務中心副經理 王劍鋒:「我們的管道也沒有那麼多的空間再給水進行外排,在這種情況下就非常容易發生積水了,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場雨它過程中可能沒有很極端的暴雨出現,但是長時間的一個降雨也會帶來積水,它的原因就在這裡。」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王劍鋒介紹,隨着城市建設的擴大,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原有的城市行洪河道已經不夠用了,在這種情況下,「深邃」可能是一種較好的解決方案。


昆明市排水公司信息技術服務中心副經理 王劍鋒:「正常情況就是大概五米的埋深,就是埋在地下五米,深邃我們的概念就是在三十米甚至更深的下層,空間沒有被佔用的地方做大的隧道,把面山的雨洪收集到深邃裏面去,通過泵站再進行一個外排,外排到其他區域 。」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Q:

小區的排水管網私自接到下穿通道里,接這個管道需要審批嗎?

昆明市水務局副局長陳輝陽:「所有的排水管網接到管道都需要城市的排水管理部門來審批的,昆明市正在做地下管網雨污分流改造,今年要對所有的地下管網這一塊形成一張圖,針對地下管網這一塊我們也在摸底排查。小區排水管網私自接到下穿通道這一塊情況應該不是普遍性。如果我們排水部門加強管理,可以杜絕這個情況。」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Q:

昆明的周邊有很多山,淹積水與山洪有多大的關係?是不是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一些措施?

昆明市水務局副局長陳輝陽:「昆明市的地形面貌就是三面環山下臨滇池,主城區地勢平緩,一到暴雨的時候,山洪水就會入城,會對城市的地下管網,對河道這些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面山洪水對城市防汛造成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因為針對這個情況,我們在2017年系統梳理,基本上建立了『下泄、中疏、上截、高蓄』這樣一個城市防汛的治理體系。上截就是我們對面山洪水採取的一個重要措施,那麼從2018年以來,我們實施了長蟲山、 石盆寺,還有春雨路面山、跑馬山等等十二件面山截洪的工程,從實施的效果來看,對於山洪水,我們盡量把它留在山上,那麼也起到了一個滯蓄、錯峰、調蓄(的作用),這樣一些海綿城市的理念。」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Q::

昆明的排水管網設施,以及三重防護體系可不可以阻擋極端天氣,再嚴重一點比如說,24小時的降雨量超過100毫米、200毫米,甚至更高一點?

昆明排水設施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思東:「因為超標準的降雨這個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所以立足於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立足於底線意識,就是盡量爭取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受到損害,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有相應的斷交、轉移,包括一些在政府層面的停工,軌道設施的停運等等之類的,都是應該或者是必要採取的手段之一。」

Q:

在什麼情況下,公交、地鐵要啟動停運機制?

昆明市水務局副局長陳輝陽:「比如說軌道地鐵,它的安全營運降雨量是其中一個指標,還有若干指標,它會從其他方面深層次的一些東西啟動不同層級的響應機制,一旦條件具備的話,它就觸發它的響應機制,那麼就採取相應的措施。比如說需要停運的,它就及時停運,需要加密的,它就及時加密營運。」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Q:

昆明的汛期其實還挺長,有一個「七下八上」的說法,接下來昆明還會有大的暴雨發生嗎?

昆明市水務局副局長陳輝陽:「因為我們昆明的汛期從5月份到10月份,汛期比較長,『七下八上』這個是關鍵期,大雨、單點暴雨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比較容易頻發,所以這個關鍵期壓力會比較大。那麼整個汛期從昆明來看,8月份、9月份 ,特別9月份、10月份屬於後汛期。」


昆明排水設施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思東:「8月底和9月出現大的降雨這個概率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在9月10號左右、9月上旬,往年大概率地都產生了一個大規模降雨,所以我們仍然沒有放鬆警惕,在整個防汛預案體系裡邊也加強了兩塊預案,包括軌道預案的完善、在建工地預案的完善,然後也包括了橋隧公司,就是我們二環以上的防汛預案的完善。通過這些預案的完善來完善我們整個昆明市的防汛體系。」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Q:

昆明主城區的深層隧道排水系統研究已經在公開招標,是不是意味着距離實施不遠了呢?這個難度有多大?

昆明市水務局副局長陳輝陽:「因為深隧排水系統在國外,包括在國內也有一些項目實施,對昆明來說,特別昆明主城區來說,它的行洪通道現在我們找空間也非常難。那麼行洪能力不足這個問題,我覺得通過深邃來解決效果會比較好。深邃系統研究我覺得這個也比較及時,下一步通過研究的情況,因為它也比較複雜,它是地下30米,還有地質等等情況。我覺得通過深邃系統的研究可能會得出一個結論。什麼時候搞?搞到什麼規模等等這些可能要看研究情況。」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昆明排水設施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思東:「為什麼會提深隧呢?實際上是用來破題,我們現在發現了問題準備解決問題。


我們在主城面臨的主要矛盾是擴容實施的壓力,現在已經是建城區了,沒有擴容的空間。所以在平面上做不到的事就擴展了一下思維,借鑒其他城市的經驗,就是能不能跳開淺層在深層來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這個在全國來說都是剛剛起步,正式投入運行的是武漢有一個深隧,其他包括廣州和上海它都仍然在做實驗段,做實驗段的運行,現在說深邃為什麼強調啟動的是研究,研究可行了以後,它就會往下推,但它也有弱點,就是它的能耗、它的建設投資的規模等等都會比常規的工程要大,所以提到的是先研究,研究成熟了以後,成熟一個,落實一個。」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昆明市水務局副局長陳輝陽:「因為主城基本上河道都是由北向南,但是道路交通、鐵路它就是東西向的,所以橋涵主水還有河道這些要拓寬,要增加行洪通道實際上基本沒有空間,特別是鐵路,還有公路這些橋涵主水也沒有解決的辦法。實際上空間很難,所以通過深隧研究看看增加一些行洪能力,我覺得從這個思路來說應該是非常好的。如果通過下一步研究能夠實施深邃的話,我們排水通道會得到一個比較大的改善。」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從今年六月開始,條碼君推出了一檔全新的網絡評論專欄:有一碼說一碼。每周我們都會關注熱點話題邀請評論員、市民等社會各界人士參與討論,提出觀點。希望有想法有態度的你,也積極投稿哦!


逢雨必淹,城市患上了「慢性病」?未來或許已有新的解決方向,不過尚待接受考驗 - 天天要聞

編導:羅青山

編輯:牛牛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