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歌手鄭智化充滿諷刺和現實意義的兩首台語歌曲,直指人心

2022年07月05日04:17:07 熱門 1868

鄭智化,不必我多做介紹,20世紀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語人文歌手之一。他的歌曲深深的影響着諸多20世紀70年代和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他是另類、反叛、孤傲的代名詞。代表作《水手》,《星星點燈》。

淺談歌手鄭智化充滿諷刺和現實意義的兩首台語歌曲,直指人心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個80後,聽化歌已經二十多年了,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一種執着呢?但我想,一個人的喜好是很難去改變的,於我而言,聽歌與讀書無異,雖然各有所好,但不會泛濫,堅持要聽能給予心靈撫慰,充滿人生哲理的歌,像化歌一樣,我會一直聽下去。

早期接觸的化歌以國語專輯為主,逢化歌專輯必買。那時還是一個聽卡帶歌的時代,收藏了不少鄭智化專輯卡帶。當然,後期也有CD、VCD光碟了,但凡是看到鄭智化的專輯,還是會購買收藏。

一直到出外讀書之後,仍舊偏好聽化歌,所以每逢外出閑逛的時候,就會在一些音像店及街邊攤檔搜羅化歌專輯卡帶,也由此接觸到更多化歌,更接觸到了諸如《麻將》、《最後的夜都市》、《一封信》等等台語歌曲。

直至頻繁上網之後,才知道原來鄭智化除了發行國語專輯之外,也親自作詞作曲製作了幾張台語專輯,因此,當時便有一陣的欣喜不已,而也因此讓我對化歌產生更多更深的理解與共鳴。

鄭智化台語專輯中許多歌曲依然充滿了諷刺和現實主義,用犀利的筆鋒,批判的眼光,獨特的歌唱方式描寫着一個個現實社會的陰暗面,而其中猶以《野花》和《拉客》給我的感受頗深。

之所以要把這兩首歌放在一起來談,是因為這兩首歌所反映的主題有其共同之處,都是描寫現實社會中生存在最低處人群—妓女。歌者用寥寥的幾句歌詞,唱出了這些風塵女子的生存狀態,以及面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辛酸。

一、《野 花》,專輯:《最後的夜都市》詞曲:鄭智化 編曲:王繼康

淺談歌手鄭智化充滿諷刺和現實意義的兩首台語歌曲,直指人心 - 天天要聞

專輯《最後的夜都市》

《最後的夜都市》是鄭智化於98年發行的首張閩南語大碟,一張地道台灣味的另類專輯。

專輯收錄十首歌曲,除一首《風箏》外,其它九首都為閩南語歌曲,而今天要介紹的歌曲《野花》排在專輯的第一首。歌詞就不貼出來了,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找來看看。

在《野花》中,歌者是以「客人」的身份來代入情景當中,更多的是表示對墜入風塵的青春女子的同情和憐憫,以致諸多感嘆。

「青春的女性啊墜落了風塵」,詞中雖無交待為什麼會墜落了風塵,但是,"當初的痴心變薄情,「酒醉丟免擱想」等詞句卻已經能讓人對其原由有所了解:總有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一段痛徹心扉的感情,一股不為人知的辛酸,使一個青春漂亮的女子無奈放棄「痴心」以致墮落,在燈火輝煌的夜場里沉醉,漸漸變得麻木。

「酒醉丟免擱想」喝醉了,就什麼都不用想,也不用再憂愁了。對待買笑的客人,風塵女子態度總是顯得冷漠薄情,嫌怨客人對她「哥哥纏」,意即厭惡客人總是纏着她。

」人在講野花啊袂當插花瓶「,客人對女子有」好感「,覺得鮮艷漂亮的花兒就應該插入花瓶中,名花有主。但」野花「卻對客人不產生好感,只是逢場作戲,有錢了就將其當客人敷衍對付,沒錢了就不會再理會別人。由此也可看出,女子雖然墜落了風塵,可是,這並非是她心甘情願的,她只是強作歡顏罷了。

在之後的唱詞中,歌者就是一連篇無奈的感嘆和痛惜了:」野花啊野花,開得這泥香為何會墜落黑啊黑暗巷;野花啊野花,開得這泥紅你敢知花謝那落土,什麼嘛無采功........」

歌者質問這樣一個青春美麗的好女子,為什麼會墜落到黑暗的風塵之中,痛惜青春女子接受命運對她的擺布與安排,強顏歡笑,最後變得無情無意,「感情弄是假」。

於是,最後一句作者「怨嗟」,同時也像是對風塵女子的一種奉勸,「你敢知花謝那落土,什麼嘛無采功」:你知不知道,鮮花凋謝落下了土地,做什麼都是無用功了,也就是說:當青春消逝之後,一切就再也不可挽回了。滿腔無奈嘆息!

整首歌充滿了哀嘆和痛惜的曲調,同時體現的也是一種無能為力的感慨。

《野花》的詞曲都是由鄭智化個人創作,據了解,歌曲帶有台灣當地「涼山情歌」的韻調,由此也可見歌手鄭智化在歌曲創作中的天賦,更體現了他那種對藝術的相互包容和精粹糅合的創作理念。

二、《拉客》專輯《麻將》,作詞:鄭智化,編曲: 佚名

淺談歌手鄭智化充滿諷刺和現實意義的兩首台語歌曲,直指人心 - 天天要聞

專輯《麻將》

歌曲《拉客》收入鄭智化於1966年發行的專輯《麻將》之中。《麻將》這張專輯,一共六首歌曲,是鄭智化應台灣大導演楊德昌邀請為其同名電影《麻將》製作的,專輯除主題曲《麻將》,還有幾首插曲,如《Ain』t I flying like a bird》《一個人卡快活》等。

至於《麻將》這部台灣本土電影,張震是主演之一,講述四個小青年混混輕狂迷茫的青春故事,也是一部充滿現實主義,反映台灣當期青年墮落腐化,思想扭曲的寫實電影,台詞暴力露骨。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找來看看,在此不多做介紹。

相比《野花》中一味的痛惜和無奈的感嘆,《拉客》所體現的主題就顯得犀利和赤裸裸,極具調侃和諷刺的現實意義。作者通過一首歌,將一幅妓女當街拉客作生意的社會眾生圖呈現在聽者的眼前。

剛開始聽這首歌的時候,受歌曲的風格和韻律感染,感覺有些好笑。但是,多聽幾次,理解了詞意,更多的便是一種思考和感嘆了。歌曲開頭廖廖數句,就描繪出台灣當時比較繁華的夜市--東門町和西門町:要飲咖啡,要看電影,要逛夜市,要去哪裡,要幹什麼,應有盡有,弄嘛OK(什麼都可以)。

在這霓虹閃耀,紙醉金迷的大都市,「皮條客」帶着「小姐」向來往的過路人招攬生意(阮這的小姐妖嬌又美麗),言辭曖昧大膽,過往客人躲避不及,半推半就(免驚歹勢),雙方討價還價(嗯八來過,算你半價),相互打情說俏,調侃謾罵(你伯卡衰)。

歌者同樣是以「客人」(漂泊的青春少年家)的身份,歌曲以買賣雙方唱和白對話的直觀方式,戲謔怒罵,描寫出當時台灣社會奢華糜爛的生活氣息的一角,給人以無盡反思。

曾幾何時,「娼妓」卻也可以像商品一樣當街叫賣了呢?「妖嬌又美麗」的「小姐」塗脂抹粉,花枝招展向客人賣弄風騷,雖然不懂括號裏面日語的意思,不過,從唱調中可以聽得出大概是一種討好客人的曖昧言詞。

歌曲中當客人因為看到一位「小姐」感到面熟,問她的年齡的時候,此時,歌者又白話「啊!你是我高中老師哦!」這裡充滿了諷刺性,也就是說,「小姐」當中竟然有一位神聖的,受人愛戴尊敬,教書育人的老師,那麼,為什麼老師在此時又成了墮落的「妓女」呢?於是,後面女聲唱道:「青春短短,欠債累累,只好來賣。」一個女人,在白天是一位有崇高職業的老師,到了晚上,卻淪為低賤的「妓女」的最終原因是因為她「欠債累累」,只好「厚麵皮」在街邊「拉客」。這一切,都留給人一種深深的反思,更為社會發展下,人心的「畸形」,也為現實生活中弱勢群體的一種同情和悲哀。

最後一段大合唱是歌曲高潮部分,更是點晴之筆。

繁華的世界中,既然「娼妓」也可以當街叫賣,無所顧忌了,那麼,這樣一個奢華,墮落的現實社會中,只要你有錢,還有什麼不能賣的呢:「查某耶賣,朋友耶賣,愛情耶賣,總統耶賣。」女人可以賣,朋友可以賣,愛情也可以賣,總統也可以賣,總而言之,是「弄麻累賣」(什麼都可以賣),只要你出得起價錢(等你出價)。

其中最具諷刺意味的就是,歌者唱出了總統也可以賣的詞,這不能不說是在折射台灣內部存在的一種「買官賣官」的普遍現象,是對台灣社會某些壞習氣的猛烈抨擊。當然,鄭智化的歌曲對台灣現實抨擊得最為猛烈要屬《大國民》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台灣經濟相當發達,是「亞洲四小龍」之首,據說「錢都淹腳了」,然而,光鮮奪目的背後總是隱藏着弱肉強食,貧富差距的社會現實,因此,受生活所迫,擔負家庭生計,「欠債累累」的底層人民只有出賣尊嚴活下去,歌曲《拉客》正是表現了部分底層人民在生活中的掙扎,在現實社會中,為了生存,你也沒有更多的選擇,只有厚着臉皮去爭取,去面對,於是:「你厚麵皮,我厚麵皮,伊厚麵皮,弄厚麵皮……」有錢的人繼續着他們奢華的生活,底層人繼續着他們的掙扎,為明天的生計擔憂,為了生存下去,只有「緊來拉客」了!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