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下日本。
1
最近,大家關心日本,在於日元的大幅貶值:
以及可惜不方便去日本,痛快的買買買:
因為日本堅持寬鬆政策,引發日元大幅貶值,這陣子,網上各種文章。
有不少野生國師直接宣稱,日本危在旦夕,要完蛋了。
的確中日兩國有不少新仇舊恨,但專業分析,不能帶有絲毫情緒,要如手術刀一樣,冷冰冰的切入,冷靜和客觀的觀察分析。
不適宜為了迎合流量,而嘩眾取寵。
2
想了解為何全球加息周期的背景下(中國20年底就提前收緊),日本堅持寬鬆,最簡單的辦法,聽聽人家怎麼說的。
月初,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日本央行官網,發表了一篇文章——《日本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思考》,非常清晰的表述了,堅持貨幣寬鬆,不加息的原因和目標。
有興趣的可以去日本央行這個網址下載閱讀:
https://www.boj.or.jp/announcements/press/koen_2022/data/ko220606a1.pdf
黑田堅持寬鬆,就三點理由,老南簡單翻譯下:
1、日本經濟還沒從疫情恢復。
一季度GDP與2019年比,美國+3.7%,歐盟+0.6%,日本-2.7%,這數據加息,不加個寂寞?
2、日元貶值對貿易影響中性。
日本持續外貿逆差,主要原因不是日元貶值,而是美元計價的商品上漲,日元貶值會同時推升以日元計價的進出口價格,對貿易影響是中性的。所以沒必要加息。
3、日本通脹並不高。
歐美大通脹,CPI都過8%了,日本才2.1%,這點通脹加什麼息。
所以,黑田認為,當前日本的GDP和CPI,都看不出任何加息必要,要繼續寬鬆,支持日本經濟活動。
然後,黑田說出了重要的幾句:
關鍵將是工資的明顯增長,以及擺脫多年來服務價格零通脹。
儘管日本央行在過去九年中採取了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但未能實現2%目標,其最大原因是,「零通脹規範」一直極為持久。
改變這種狀況的關鍵是提高工資。
看明白沒?日本央行這麼乾的根本目的,在於藉助這次全球通脹,倒逼企業提高工資,想把日本從幾十年來的低通脹環境中拉出來。
3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為何央行不惜冒着日元匯率失控的風險,也要倒逼企業提高工資。
看幾組數據就能明白了:
戰後,日本完成了高速發展,90年代末,家庭收入快速增長到接近60萬日元,之後,進入了失去的20年,這20年里,日本的家庭收入,基本在50-60萬的區間內波動。
真是企業沒錢?並不是。
這是豐田汽車的財報數據,過去十年,豐田財報上,光現金類資產,換算成人民幣,從1200億上漲到3200億。
3200億是什麼概念?去年豐田的利潤也就1284億,賬上是一年利潤2.5倍的現金。
企業賬上有大量的錢,不願意投資,也不願意提高員工工資。
如果大家,看過老南《2020年下半年如何理財》的視頻,應該會記得這張PPT:
日本央行從安倍時期起,就直升機撒錢,成了全球最激進的央行,結果撒了個寂寞,錢撒不出去。這就是日本央行的煩惱,放再多水也是白放。
現在,機會終於來了。日本央行就是想玩把大的,借這次難得的機會,把日本從幾十年的通縮環境中,拉到通脹環境中來。
4
當然,最終能否如願,這個超出了老南的能力範圍。畢竟任何動作,都是雙刃劍。
這事如果真成了,日本再工業化會起來一波,和中國在高端製造上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如果失敗了,那就是日元急劇貶值,帶來的股、債、匯、房的「四」殺,也是不得了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過去兩年寫到日本房產時,都提到要注意匯率風險。
結
其實,日本戰後的奇蹟,已經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牛逼。
但畢竟,日本戰後「半殖民地」的現實,沒有真正的、完整的獨立自主空間,也限制住了日本的天花板。
所以,獨立,對一個國家而言,是多麼寶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