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兩期節目中,吧友們已經了解了2019年男籃世界盃預選賽和正賽的賽制,對這項即將在中國舉行的盛事有了一定的認識。不過不少吧友看完之後又有了新的疑問,那就是19世界盃只決出7個東京奧運會參賽席位,另外的4個席位如何產生呢?畢竟奧運會的參賽球隊有12支。
在本期的節目中,大家將了解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時將接觸到另一項賽事:奧運會資格賽。

和往屆一樣,將有12支球隊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除了世界盃決定的7個參賽席位,另外4個席位將通過奧運資格賽產生。2019年世界盃結束後,參賽球隊中沒有拿到奧運資格的有25支,其中排名最高的16支將獲得奧運資格賽參賽名額。另外國際籃聯還會考察四大賽區(亞太賽區、歐洲賽區、非洲賽區以及美洲賽區),從每個賽區里再挑選兩支球隊,一起參加這項賽事。到了2020年6月份,24支參賽球隊將分成4個小組,每組6支球隊,在組內展開競爭。每個小組的冠軍將拿到奧運會門票。
由於距離賽事開打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國際籃聯尚未表示奧運資格賽會如何分組,也未公布資格賽的賽制。不過我們可以參考里約奧運會資格賽的情況,當時18支球隊被分在三個賽區,爭奪3個奧運會名額。每個賽區里有A、B兩個組,每組3支球隊;小組賽階段,每支球隊和同組的兩支球隊各交手一次,贏一場積兩分,輸一場積一分;兩輪比賽之後,小組前兩名晉級半決賽;贏下半決賽的兩支球隊再爭奪賽區冠軍。在那屆資格賽中,最終是塞爾維亞、法國以及克羅地亞脫穎而出,搭上了里約奧運會的末班車。
從之前的情況看,通過奧運資格賽拿奧運門票比通過世界盃拿奧運會門票要難,因為打奧運資格賽時,各個大洲的球隊要在一起競爭。可以看到,上屆奧運資格賽中各個賽區的冠軍都是歐洲球隊,亞太、美洲和非洲的球隊無一突圍。

最後,小編想為大家梳理一下中國男籃的奧運會形勢。如果中國男籃能成為19年世界盃上排名最高的亞洲球隊(不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大洋洲球隊),那麼將直接拿到東京奧運會門票;如果不能,則要通過一個好的排名或者被邀請來參加奧運資格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