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在和周邊國家的爭端中,印度向來以一副「受害者」的形象出現在世人,尤其是西方國家眼前。而印度人的這種形象,恰恰迎合了西方人的口味,從而滿足了他們扮演「救世主」角色的需求。坦率地說,這麼做的並不只有西方國家,喜歡「角色」扮演的也還有像蘇聯這樣的國家。只不過蘇聯後來消失了,所以還記得這一點的人就不多了。
總的說來,印度的這個「受害者」角色扮演得相當成功,在有關印度的大多數國際爭端中,西方國家通常都會站到印度一邊。當然,西方國家這麼做並不是因為被印度迷惑了,很多時候他們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至於說印度在那些國際爭端中是真的有理,還只是藉機欺負人,反倒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
而在所有和印度有關的國際爭端中,最引人注目,同時也是印度表演巔峰的莫過於同中國在喜馬拉雅山麓下的那場對峙。因為和中國比起來,印度其餘的周邊國家,像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甚至於還有錫金,無論如何都不像是能欺負印度人的模樣。
反倒是中國,由於西方國家固有的偏見,以及中國的大塊頭,所以在那些人的眼裡中國就成為了「欺負」印度人首選的目標。在此利好環境下,印度也藉助這次機會成功翻盤,把自己扮演成了邊境衝突中的受害者,不但污衊中國在實控線不斷地向南推進,而且把引起這些爭端的所有責任都推給了中國。
自然,對中國一貫抱有成見的西方國家,以及他們的媒體見到印度的這些控訴,就如同撿到了寶貝一樣,毫不猶豫地將其作為依據來指責中國。面對印度和西方國家的無端指責,中國自然展開了據理力爭,明確向外界聲明中國和印度的邊境爭端責任在印度一方。
但是既然對方帶着有色眼鏡看你,那不管你拿出什麼證據都沒用。因為西方壓根就不看這些東西,要的就是一個可以發動詰難甚至是插手的借口。
不過謊話說多了難免會露餡,再狡猾的狐狸也有把尾巴露出來的時候。自然印度人也不會例外。就在2月7日,印度現任國務部長V.K.辛格接受了印度媒體的採訪。
在回答記者提問的過程中,除了繼續對中國進行毫無根據的指責以外,辛格還聲稱:因為中國和印度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所以雙方軍隊都有越過實際控制線的行動。不過為了遏制中國軍隊的南下企圖,印度軍隊越界的次數更多。倘若中國軍隊在實控線越界10次,那麼印度至少有50次,是中國的5倍。
毫無疑問,辛格的話大部分都是老調重彈,毫無新意。但是其重點在於,這是印度高級官員首次公開承認,印度軍隊越過實際控制線挑釁中國在先。而在此前,印度人一貫以受害者的面目自居,除了指責中國軍隊越界之外,很少承認自己的軍隊有此類行為。
他們一般都是聲稱,印度軍隊待在己方實際控制線之內。而這次,不管辛格是出於炫耀還是口不擇言,反正都史無前例地承認了印度軍隊在中國和印度的喜馬拉雅山麓對峙中負有主要責任。這也就戳破了印度長久以來對外宣傳最大的謊言。
其實,具體分析辛格的這段話,不大像是口不擇言,而應當是他在向外界炫耀印度軍隊的功績。只不過例子沒選好,反倒是打了自己人的臉。當然,印度人自己戳破自己的謊言對我們來說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我們也沒必要對此事過於高抬。
因為儘管這件事有利於我們的宣傳工作,但是那些西方政客和媒體又有多少在乎我們怎麼說呢?如果不出所料,辛格的這番話會被他們自動無視,接着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也會繼續搬出印度那套「受害人」的把戲來指責我們。
其實,這次中印衝突中,西方國家並非不知道印度人在喜馬拉雅山麓的所作所為。只不過那些事情沒有侵害到他們的利益,況且印度這樣做還可以牽扯住中國的精力,所以他們索性做個順水人情罷了。反倒是我們,必須認識到要想在喜馬拉雅山麓站穩腳跟,只能依靠自己。
只有真正有實力了,才能讓印度、西方真正尊重我們的利益。像近些年來以某些影視劇為代表,企圖依靠西方施捨出來的公正來維持我們利益的,那無非是自欺欺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