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被人搶走,妻子不願,古代一男子表現太淡定:還是跟了他人吧

2022年07月03日20:02:13 熱門 1350

在先前我的文章里提到過古人對於女性的「貞節」極其看重,當女性落於他人手中,若是能寧死不屈,那也會被稱作「女中聖人」,可是當女性與兒子一同落於他人手中,古人又對這種現象抱有什麼看法?是要求女性保全自己?還是保全子嗣?在李漁的故事集《十二樓》中,有一個短篇故事名叫《奉先樓》,探討的就是這一點。


比起話本故事裏其他曲折的劇情,反轉的結局,《奉先樓》似乎都不是最出彩的,但是它卻探討了一個命題:


當子嗣和女性貞節發生衝突的時候,男性到底會選擇誰?女性自己又會如何選擇?


1. 冷酷的母親


《奉先樓》講的是明朝末年,七代單傳的舒秀才與舒娘子還不容易有了獨子,但因為流寇猖獗,即便一家三口僥倖苟且偷安,不免也要有些後顧之憂。


於是舒秀才首先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萬一你母子二人落於賊兵之手,倒不願你輕生赴難,致使兩命俱傷;只求你取重略輕,保我一支不絕。


在文章的最開端,子嗣與女子貞節的衝突就擺了出來,而作為男主人公的舒秀才毫無疑問地選擇了「取重略輕」,也就是希望妻子到時候能夠不顧貞節,保全子嗣。


然而,聽到丈夫的選擇,舒娘子也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次選擇,她沒有鬆一口氣,相反地,她反倒責備起丈夫不顧「節義綱常」,沒有答應。


老婆被人搶走,妻子不願,古代一男子表現太淡定:還是跟了他人吧 - 天天要聞


等到過幾日,賊兵來襲,舒娘子因為一雙小腳,無法逃脫,舒秀才又提出讓舒娘子保孩子,舒娘子顧慮再三,決定將舒家族人請到奉先樓。


這是文中出現的第二次男人們的選擇,舒家族人毫不意外,也勸舒娘子保孩子。


然而舒娘子被封建「貞節」觀念侵蝕太深,做出了第二次選擇——她還是拒絕保孩子。


最後舒家族人讓舒娘子抓鬮決定命運,當舒娘子抓到「存孤」的時候,她才答應暫且放下「綱常」。


在《奉先樓》的第一回中,「選擇」是故事的重要命題。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本應該充滿母愛的舒娘子卻對「保全孩子」這一選擇的數次抗拒,而舒秀才和其他族人則是勸舒娘子不要把「貞節」看得太重。


在選擇面前,舒娘子表現得太過於冷酷。


其實在選擇的背後,是封建制度在男性女性所侵蝕的最深入骨髓的部分。


對於封建的女性來說,「貞節」觀念是她們身上的一座大山。這座「大山」一來是教育、二來是通過「不貞」的下場來恐嚇,不論怎麼樣,「貞節」觀念在封建制度時候,已經越過於親情,成為女性身上的第一重要問題。


這一點在後面舒娘子身上也反應了出來,在《奉先樓》的第二回中,當舒秀才與已做他人婦的舒娘子重逢,舒娘子將兒子交還舒秀才後,自己則選擇自盡以明「貞節」,好在被及時發現,結局是舒秀才一家三口大團圓。


在《奉先樓》中,舒娘子的幾次對於兒子的態度都有些「冷酷」,但這冷酷的背後,是封建「貞節」觀念對婦女內心的異化。


在異化的女性心中,親情遠沒有貞節重要。也是這樣的心理,促使舒娘子在屢次選擇面前,都沒有選擇過孩子。


2. 子嗣觀念


而舒秀才以及舒家族人的選擇,似乎更符合現代人的選擇,但是他們的選擇基礎卻並非和現代人一樣。


現代人做出選擇,大多是出於對生命的尊重。但是舒秀才以及舒家族人的選擇,更多的是基於子嗣的留存。


大家苦勸,叫她看宗祀份上,立意存孤,勿拘小節。


試想,如果舒秀才生的是個女兒,結局也許就不是這樣。


而舒秀才和舒家族人對於舒娘子的選擇,以及最後他人對於舒娘子的讚揚,都可以看出,在封建男性的眼中,子嗣不僅比女子貞節更重要,甚至是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


在《奉先樓》舒秀才尋妻的時候有過這麼一段小插曲:舒秀才先祖遇見過一個高僧,說家中要想綿延子嗣,世代不能吃牛犬(因為古人認為牛犬幫人類幹活,是有功之動物,如若不吃牛犬,也算是吃半齋),而舒秀才在尋妻路上身無分文,只得沿路乞討,嘗嘗吃不到飯,就在快要餓死的時候,一個官兵給了舒秀才一塊肉。


這塊肉可以說是舒秀才救命之糧,可當舒秀才吃到口中是時候,卻發現是牛肉。舒秀才想到保全子嗣的規定,拚命摳喉嚨,卻因此一命嗚呼了。


老婆被人搶走,妻子不願,古代一男子表現太淡定:還是跟了他人吧 - 天天要聞


好在故事中的神明見了舒秀才的鬼魂,念他不食牛犬,又讓他得以還魂。


從這個小插曲就可以明顯看出,古代男性對於子嗣的看重,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


在古代的故事裏,不僅是《奉先樓》體現出古代男性這一觀點,甚至是隨處可見。


在李漁的《無聲戲》里,即便是喜歡同性的男人,也要因為子嗣而娶妻。


而《無聲戲》的另一篇故事名叫《變女為兒菩薩巧》,更是講述了一個富商,為了求得一個兒子綿延子嗣,不但二十年堅持在齋日吃齋,甚至廣散家財,最終如願以償,在六十歲抱得一個兒子。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古人的觀念,這個觀念曾滲入進古代(甚至現代部分)的男性的思想里,儘管在《奉先樓》的故事裏面,舒秀才選擇了兒子,但是本質上他是基於子嗣觀念做出的選擇。


舒秀才和舒娘子二人的選擇雖然不同,但是本質上是通的:他們都是封建異化下的產物,當選擇問題擺在面前的時候,他們的選擇都是被封建觀念所挾持住了。


3.選擇之外的閃光點


在兒子性命與女人貞節的選擇中,舒秀才和舒娘子二人在故事裏都沒有體現出對於兒子的親情層面,以及對於孩子生命本身的考慮,彷彿孩子在二人面前就是一個物品,而最終孩子性命能否保全,居然還是靠抓鬮決定的,這看起來未免有些荒謬。


先前講過《無聲戲》裏面《女陳平計生七出》,這篇故事裏,一個女性被強盜擄走,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保全自己,被稱作「女陳平」。


而在《奉先樓》中,女性委身於他人,只為保全孩子。


其實她們的選擇雖然大相徑庭,但是她們的選擇背後就是封建制度「貞節」觀念在推動


當然,這兩篇文章並非完全去否認以及批判兩位女子的舉動,只是想去否認她們這些舉動背後的成因,包括舒秀才一個男性做出這個舉動背後的成因。


在現今看來,古代這群人的選擇是封建教化下的產物。他們選擇的動機未免看起來都過於冷血。


但是在選擇之外,舒秀才這個人身上,又可以看到些許閃光點。


儘管在選擇上,舒秀才背負了太多子嗣方面的觀念,忽視了妻子與孩子作為人的本身。


老婆被人搶走,妻子不願,古代一男子表現太淡定:還是跟了他人吧 - 天天要聞


但是在舒秀才和妻子離散又重聚了以後,舒娘子將孩子交給舒秀才,舒秀才大可帶着孩子離開,但是舒秀才卻沒有這麼做:


看見兒子雖然到手,妻子並不見面,未免睹物傷情,抱了孤兒,不住地痛哭。


舒秀才看到兒子以後,也沒有太過在意妻子的「貞節」,只是抱着孩子想到妻子,不住痛哭。這「痛哭」正表明了舒秀才對於舒娘子的愛。


這種愛意是不受綱常所約束的,不僅僅是舒秀才,在《奉先樓》中,其他人也有些許閃光點,比如霸佔了舒娘子的將軍,在故事的開始他是反面人物,可是在最後,他促成了舒娘子和舒秀才的團聚:


此時見舒秀才走到,就把他妻子忍辱存孤、事終死節的話,細細述了一遍。


不僅如此,將軍還替舒娘子考慮周全,提議讓舒秀才說是另娶,以免讓舒娘子因為失節受到周圍人的傷害。


「今日從你回去,是我的好意,並不是她的初心。你如今回去,倒是說前妻已死,重娶了一位佳人,好替她起個節婦牌坊,留名後世罷了!」


將軍的這番話,正表明了他的仗義與豁達,雖然一方面他的確強佔舒娘子,有他的錯,但是從他的身上,也能看到人性本真的善意。


這些都是《奉先樓》中的閃光點,當然這個故事本身的觀念還是比較封建。


好在,這些觀念目前大部分都已經破除,現今父母對於孩子,早已不像是過去那般,將孩子看成是「孝」的任務之一。夫妻的相處也大多以感情作為連接,至於封建「綱常」觀念,已然不復存在,每個人本身的地位都在提升。


「人」本身地位的重視,也是社會進步的另一種表現。




文後話:


「流寇來襲,強搶民女」的情境是古代話本中最常遇見的一種情境,而這種情境下,對於女性的貞節觀念探討便多了許多。


在古代其實還有一種「節婦」,是古代女子寡居的時候是否改嫁,這種問題要比「流寇來襲」的話題表現得更加廣泛,其實李漁對於這種情境也有自己的想法,待到以後,分享給大家。


相關閱讀:

奇書《十二樓》:重口浪漫齊飛,嬉笑怒罵後是一腔風流(十二樓全書概覽)

古代一美女被強盜擄走,不但毫髮未傷,還把強盜家底拿空了(《女陳平計生七出》)




我是陸月圓,關注書、影中女性以及少數群體生存狀態,並致力將其分享給大家。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