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11月18日電(記者 張曦)中國女性長什麼樣?
近日,在上海展出的《迪奧與藝術》展覽中,一張由中國攝影師陳漫9年前拍攝的照片,引發了眾怒。
這張照片名為《傲慢的矜持》,畫面中,一位亞裔女性拿着迪奧經典款戴妃包。
但仔細一看,模特細長的眯眯眼,烏黑的眼影,暗沉帶有雀斑的臉色,油膩的頭髮,還戴着清朝護甲……

陳漫拍攝的《傲慢的矜持》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
「根本看不出美感」;
「藝術可以冷門,但是不能邪門」……
更有網友反問,
「這是清朝殭屍嗎?」
「難道這就是奢侈品牌眼中的中國女性?」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不少網友扒出陳漫在2012年拍攝的一組名為「中國十二色」的封面照,
認為她鏡頭下的女性模特不僅沒有展現出中國女性之美,
反而更像是西方人眼中對東方人固有的刻板偏見形象。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攝影師陳漫在微博簡介中自稱「國際時尚攝影師及視覺藝術家」。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的她,尤為擅長人物造型和後期製作,攝影作品風格天馬行空,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
陳漫曾為多家雜誌拍攝封面,王菲、章子怡、楊冪、Angelababy、易烊千璽、鹿晗等明星均與她有過合作。
她的作品,多次登上熱搜,也被多位明星視為「御用攝影師」。

陳漫微博簡介
一些網友則梳理出陳漫給明星拍攝的大片以及日常自拍,均符合大眾審美,並未劍走偏鋒,質疑陳漫為何要拍攝這樣「醜化」中國女性的照片,迎合西方畸形審美。
值得一提的是,陳漫曾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到自己是把中國的文化用西方的時尚語言體現出來,
「基本上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陳漫在微博發佈的明星寫真,被指符合大眾審美
目前,迪奧已在多個平台刪掉了這張照片。
但輿情仍在發酵,截至發稿,品牌方和攝影師陳漫尚未就此事做出回應。
隨着中國經濟的向好,中國市場已經成為眾多奢侈品牌力爭的一塊蛋糕。
近日,貝恩諮詢公司與意大利奢侈品協會聯合發佈第20版《貝恩奢侈品研究》。
報告指出:中國市場在奢侈品行業的地位日益重要,佔全球市場的份額從2019年11%增至2021年的21%,預計到2025年,這一佔比將達到25%~27%。

資料圖:消費者排隊購買奢侈品 張亨偉 攝
儘管在中國賺了不少錢,但奢侈品牌的審美,對中國審美的傲慢與偏見依舊存在。
「你們是不是一手拿一根,像小刀一樣切一塊披薩餅呢?不不,就是像鉗子一樣夾住一塊披薩餅直接送進嘴裏。」
2018年,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Dolce&Gabbana)在社交網站發佈了幾條廣告,內容是「起筷吃飯」。
廣告中模特展示了如何用筷子吃Pizza、意大利甜卷、意大利麵等,因片中的傲慢語氣及模特用筷子的奇怪姿勢引發巨大爭議,被認為歧視中國傳統文化。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2019年,英國奢侈品牌巴寶莉(Burberry)的新年廣告照片,雖然邀約明星加盟,但由於照片的冷色調風格,被網友調侃不像全家福,更像遺照。
2020年,法國奢侈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推出中國風七夕產品,土味的標語、土味的造型以及不走心的設計,對比一個包動輒上萬的售價,被批判「想賺快錢卻絲毫不尊重中國文化,反而是把惡搞當有趣」。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遺憾的是,這些奢侈品牌並沒有沉下心,好好了解、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美學。他們更在意的是,如何能從中國消費者手裡賺到更多的錢。
我們強調審美的多元化,也鼓勵文化包容,雖然美有千百種風格,但絕對不是建立在傲慢與偏見上的刻板印象,審美更不是審丑。
這一次,希望迪奧能出來走兩步,好好解釋一下。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