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日記|有被「冷到」,但也被「暖到」

講述者:淮劇演員王俊傑
被疫情籠罩的城市,我們都願化身成一道「大白」光,照亮身處黑暗中的人們。曾多次有想過自己穿上大白後的樣子,但真當穿上身的那一刻,我的內心無比的糾結和忐忑,直到居民對自己喊一聲「大白辛苦了」,才漸漸平穩自己的內心。
——一天爬了60層樓敲了120次門
再次爆發的新冠疫情時刻牽動着大家的心,疫情封控是命令,志願防控是責任。3月18日,在小區被封控的第六天,我勇敢地敲響了居委的大門,向小區居委提出志願者申請,在簡單填寫了信息後,很快加入了防疫志願者隊伍。之後的每天都在「大白」和「小藍」之間來回切換,白天組織做核酸、發放抗原試劑,晚上派發政府送來的愛心物資,這些都已經成為了日常,已經可以用「數次」來形容我的志願者工作。
我第一次的志願者工作是負責單元樓道的人員排查,並組織每位住戶排隊做核酸檢測。由於小區剛剛成為封控小區,在防護物資不充足的情況下,只能是穿上志願服務馬甲進行全天的工作,早上八點開始10個樓棟的人員登記,爬了共60層的樓,敲了120次的門。
為了安全起見,渴的時候不敢摘下口罩喝一口水。中午快速吃好飯後,下午繼續組織全部居民核酸檢測,一天的工作結束回到家已經是身心俱疲。
——小區有確診,志願者無一人退出

在告知我們小區發現確診病例當晚,居委書記便詢問大家是否還繼續願意參加志願者,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退出,便又連夜重新分配工作。
於是當天夜裡我們每個志願者開始打電話挨家挨戶調查居民們近期的出行情況,每接通一個電話,我都在儘力安撫居民的恐慌,直到最後一通電話打完。
第二天早上6點緊急通知核酸,我早早趕到居委門口,但被告知核酸檢測的醫生要晚上才能趕來,我們只能等待。
晚上在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我們換上了大白防護服,穿戴工作準備就緒後,便第一時間衝到了崗位站點,一時間我們成了全小區最閃亮的「大白」光。
3月份還是倒春寒的天氣,當晚組織居民排隊的過程中外面下起了雨,颳風下雨成了當天最大的阻礙,冰冷雨水打落在防護服上,順着面罩滴落在手中的人員統計單,紙張上的筆跡瞬間模糊不堪,刺骨的寒風吹凍雙手,顫巍巍地在紙上打上一個又一個的勾,有愛心的居民門在一旁為我們撐起了雨傘,不斷地問候聲也給我們帶來了寒夜中的一絲溫暖。
由於第一次做「大白」沒有經驗,當晚的核酸檢測整整持續了6個多小時,到凌晨1點才全部結束,脫掉防護服後雨也停了,回到家後,疲憊的身軀躺在床上才意識到,這一切並沒有結束,戰役才開始。
——有被「冷到」,但也被「暖到」
持續了近40多天的封控,近30多次的志願者服務,讓我逐漸適應了這樣的一種工作狀態,這次志願者活動,也感受到很多人情冷暖,暖到:一句「大白你們辛苦了」就可以抵消一天的疲倦。冷到:在被恐懼支配時,人性的缺點會暴露無遺。

我們志願者隊伍中,大多都是自發報名的小區居民,大家都是來自各行各業,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長時間的志願工作,讓我們從原本的陌生人,逐漸成為了朋友,大家非常嚴謹地對待這份志願工作,我們沒有任何怨言,更不敢有半點懈怠,志願者工作還在繼續,相信在所有人的團結一致下,終將雲開霧散,期待迎來勝利的曙光。

王俊傑,上海淮劇團優秀青年演員,共青團上海淮劇團團支部書記。2013年畢業於上海戲曲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淮劇表演班,同年進入上海淮劇團工作,工文武小生。曾先後主演淮劇《白蛇傳》《穆柯寨》《虹霓關》《羅英訪賢》《投軍別窯》《神話中國》《水漫泗洲》等多齣劇目。參與主演淮劇《浦東人家》《闖上海》,傳承淮劇《羅英訪賢》參加由文化部舉辦的全國首屆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彙報演出。2014年參演淮劇《百年中國夢》赴美國常春藤八大名校交流演出。2018年創排淮劇《神話中國》赴英國參加愛丁堡藝穗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