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隔離期減半、離開低風險區需持核酸證明 多項防疫政策大調

2022年07月02日12:13:15 熱門 1510

今日,國家衛健委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通知。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是繼今年3月我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更新後,又一進行調整的重要防疫相關方案。

國家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專家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介紹,從去年12月份以來,我們開始面臨奧密克戎病毒傳播的挑戰,半年多時間裏,對其認識有所加深。根據奧密克戎變異株潛伏期短、傳播快、隱匿性強的特點,在隔離期限的設置、風險區域的劃定和管理、核酸抗原檢測等多方面進行了修訂,形成此版防控方案。

他也表示,隨着未來新冠病毒和疫情形勢的變化,防控方案還會動態優化與調整。既要防住疫情,也要儘可能減少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密接隔離期減半、離開低風險區需持核酸證明 多項防疫政策大調 - 天天要聞

6月27日,吉林省吉林市,「大白」在給居民做核酸檢測。圖/IC photo

焦點1:密接隔離期縮短、取消次密集中隔離

隨着奧密克戎取代此前新冠變異株成為主要流行株,針對其特點,相關風險人員隔離時長是否應當調整被業界廣泛關注。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介紹,2022年3月-5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全國選取部分地區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試點研究工作,研究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平均潛伏期縮短,多為2-4天;絕大部分都能在7天內檢出。

病毒潛伏期是設置隔離時長的重要依據。記者注意到,在奧密克戎潛伏期縮短的情況下,部分地區此前嘗試就隔離期做出調整。今年5月,北京宣布密接人員實施「10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次密人員實行「7天居家隔離」、高風險人群實行「10天居家隔離+7天健康監測」,對既往隔離期進行壓縮。

今日公布的全國性防控方案,對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進行了統一明確。

對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由「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整體時間約縮短一半。核酸檢測措施從「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第1、4、7、14天核酸檢測,採集鼻咽拭子,解除隔離前雙采雙檢」調整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監測第3天核酸檢測,採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前不要求雙采雙檢。

對於次密的管理,取消了「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4、7天核酸檢測。

「隔離期限縮短,可以減輕隔離點的工作壓力和隔離資源的有效利用,也有利於讓已經排除的風險人員儘快回歸正常生活,緩解其心理壓力。」吳浩表示。

密接隔離期減半、離開低風險區需持核酸證明 多項防疫政策大調 - 天天要聞

6月28日,廣東東莞,部分鎮街開展區域核酸檢測,醫護人員正為市民進行採樣。心晴 攝/IC photo

焦點2:離開低風險區 須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吳浩介紹,此前,風險地區的劃定,是根據當地確診的病例數和聚集疫情數進行風險研判,管控區、封控區則屬於防控應對的舉措,兩者為獨立的概念。在新版防控方案中,二者融合,兩類風險區域劃定標準和防控措施進行銜接對應,統一使用中高風險區的概念,形成新的風險區域劃定及管控方案。

對於高風險區,實行區域封閉,安排24小時巡邏值守,可通過安裝監控設備、電子門磁等加強管理,防止人員外出流動,嚴格做到足不出戶。高風險區如位於城鄉接合部或農村地區,衛生條件不足、管理難度大、存在較高傳播風險,可將區域內居民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如確有必要,每戶至多可留 1 人)。

封控期間發現新的感染者,由當地聯防聯控機制組織開展風險研判,按照「一區一策」要求,將原封控區域全部或部分延長封控時間。連續 7 天無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的,降為中風險區;之後連續3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

「所謂一區一策,意味着風險區內出現新增病例,不一定要延長整個區域的封控時間,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區分,避免一人感染、眾人『陪綁』。」吳浩解釋,但這也考驗各地的風險研判能力和管理能力,尤其在大型社區,要強調網格化的精細管理。

此外,方案還規定,在高風險地區開展核酸檢測時,要科學確定行進路線,防止交叉感染。對曾發現陽性感染者的樓宇、院落可先行抗原檢測,陰性後再有序進行核酸檢測。吳浩認為,增加抗原檢測可進一步提高篩查效率,也降低基層防控人員採樣工作的強度,讓其有更多精力用於社區保障。與此同時,市民應當自覺、規範檢測,對自己和家人負責。

中風險區實行管控措施,其間「人不出區、錯峰取物」。連續 7 天無新增感染者,且第 7 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的,降為低風險區。

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為低風險區。實行「個人防護,避免聚集」的防控措施,離開所在城市須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所有中高風險區解除後,縣(市、區、旗)全域實施常態化防控措施。其他地區對近7天內有低風險區旅居史人員,要求3天內完成2次核酸檢測。

密接隔離期減半、離開低風險區需持核酸證明 多項防疫政策大調 - 天天要聞

2月20日,江蘇太倉,瀋海高速太倉新區出口,交通、公安執法人員在核驗過往車輛人員信息。圖/IC photo

焦點3:出院不以「陰性」為硬標準 社區管控如何銜接?

最新版新冠診療方案中,最受關注的修訂之一是降低了出院門檻,不再以核酸陰性作為硬標準。

根據診療方案,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熒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為40,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或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熒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於35,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並符合體溫、呼吸道癥狀、影像學等相應標準者,即可出院(解除隔離)。

那麼,如果出院後核酸檢測陽性,應當如何進行處理?

新版防控指南進行了分類規定。

其中,既往感染者出院(艙)後,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陽性,如未出現任何癥狀體征且核酸檢測 Ct 值≥35,不再進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觸者;如核酸檢測 Ct 值<35,結合病程、Ct 值動態變化等快速評估其傳播風險,如有傳播風險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與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觸頻繁的密切接觸者,無需判定密接的密接;如無傳播風險,不再進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觸者。

如出現發熱、咳嗽等臨床表現,或CT影像學顯示肺部病變加重,應立即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根據病情進行分類管理治療。如核酸檢測Ct值≥35,無需對其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和管控;如核酸檢測Ct值<35,應判定和管控與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觸頻繁的密切接觸者,無需判定密接的密接。

密接隔離期減半、離開低風險區需持核酸證明 多項防疫政策大調 - 天天要聞

3月19日,吉林長春,吉林疫情中的長春市首批21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蘇諾 攝/IC photo

焦點4:區域核酸篩查如何開展?方案明確標準

由於奧密克戎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今年以來,各地應對變異株採取了與以往不同的舉措,其中,區域核酸篩查被廣泛使用。

新版防控方案根據城市規模的差異,明確了區域核酸篩查的頻率。

在省會城市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疫情發生後,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區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後,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後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感染者活動頻繁、停留時間長的其他區,可基於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發生跨區的廣泛社區傳播疫情時,提級指揮,由省級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決定是否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一般城市疫情發生後,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市的城區,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後,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即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城區之外的區域,基於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在農村地區,疫情發生後,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涉及的自然村、涉及鄉鎮政府所在地及所在縣城,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後,間隔 3 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疫情波及多個鄉鎮時,基於流調研判,擴大範圍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陳靜 校對 李立軍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