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盜圖亂象調查:有人網購美女照詐騙,海量寫真打包賣

2022年07月01日18:51:02 熱門 1815

打開交友軟件,相似的網紅頭像讓人分不清李逵、李鬼;朋友圈中,還有人發現自己的照片被盜用……4月26日,是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南都、N視頻記者調查發現,社交平台盜圖亂象頻發:多個交友平台提交網紅或明星的頭像註冊,可輕鬆通過審核並發佈動態,在這背後還藏着買賣海量個人照片的產業鏈,有電商平台商家以2元到二三十元不等的價格打包出售,來源不明。

多起相關法律糾紛顯示,有人原個人照片、姓名、聯繫方式等在社交平台被盜用,導致頻頻遭到陌生人電話、短訊及微信騷擾;還有女主播用網購的美女照片詐騙男大學生300多萬。有律師向南都記者直言,盜圖「可能是滋生詐騙的溫床」。

實測:多個社交平台可用他人照片註冊發佈動態

日前,重慶一名大一學生髮現,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的自拍照,被陌生的賬號配圖評論,發佈在網購平台,用來稱讚某款美白精華的效果。發現有人冒充自己後,該大學生與商家溝通、向人工客服投訴,甚至打了不少維權電話,一番折騰,商家才刪除評論。此事在網上引發關注,不少網友表示有類似遭遇,社交平台盜圖並非個案。

南都記者注意到,實際上,部分社交平台在用戶條例中提及了對盜圖行為的約束。

交友軟件他趣App《用戶文明規範》第十二條提到,如「擅自使用他人姓名、肖像,侵犯他人姓名權、肖像權等合法權益的,或盜用他人身份信息或賬號,明示或暗示自己與他人相等同或存在關聯的,侵犯他人姓名權、名稱權、榮譽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合法權益的,平台有權按照本規範第六條對相關賬號及關聯賬號進行處理」。

小紅書社區規範提到,「請不要冒充他人」,其《用戶服務協議》要求,不得冒充他人或使用他人名義(包括但不限於冒用他人姓名、名稱、字號、頭像等足以讓人引起混淆的方式)開設賬號,導致他人誤認。但其免責聲明又稱,「用戶將照片、個人信息等資料上傳到互聯網上,有可能會被其他組織或個人複製、轉載、擅改或做其他非法用途,用戶必須充分意識此類風險的存在。一切後果也由您自己承擔,小紅書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4月25日,南都記者在多個社交平台實測發現,在不少交友軟件提交他人照片註冊為個人頭像,能通過平台審核並發佈動態。

社交平台盜圖亂象調查:有人網購美女照詐騙,海量寫真打包賣 - 天天要聞

陌陌平台可用他人照片註冊賬號。

例如,使用藝人劉亦菲的頭像、姓名在陌陌App註冊,兩三秒即審核通過,並能發佈動態,南都記者繼續測試使用其他人士照片在陌陌註冊,頭像均在幾秒內審核通過,使用相關照片發佈動態,也能通過審核。

在另一款交友軟件他趣App上,使用他人照片作為個人高清頭像、發佈個人動態內容,均可以快速上傳成功。在愛聊App上,上傳個人照片會彈出提示「提倡真實交友,請上傳本人照片」,同樣可以使用網紅或明星照片註冊並發佈個人動態。

社交平台盜圖亂象調查:有人網購美女照詐騙,海量寫真打包賣 - 天天要聞

小紅書平台可用他人照片註冊賬號。

在小紅書App,南都記者嘗試在賬號中更換明星圖片當頭像成功,也可以發表個人動態。不過,南都記者注意到,發佈動態界面有個易忽視的小嘆號,點進去「內容提示」提到,「冒用他人身份或搬運他人作品的筆記不會被推薦」。在百合網App,使用同款明星照片提交為個人頭像,等待一天後,顯示未審核通過。

測試發現,也有一些社交平台操作中相對規範,使用他人照片註冊個人頭像無法過審。

南都記者就相關問題諮詢多款社交軟件客服,他趣App客服表示,平台上使用明星照片的賬號不是明星本人,可以進行舉報處理。百合網App客服表示,用戶頭像需要使用自己的照片,「會有交友的目的不純,可以點擊舉報」。南都記者點擊陌陌App客服,進入人工客服對話框後,未能獲得回應。小紅書App對商品問題以外的社區問題,在其設置中找到「幫助與客服」按鈕後,未見相關問題諮詢選項,也沒有人工客服選項。

案例:有人網購美女照片搞詐騙,探探他趣等App有盜圖糾紛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在社交平台冒用他人照片,給被盜用照片的人造成了困擾,更有甚者則利用網購的美女照片實施詐騙。

南都記者注意到,2019年4月,天津市南開區法院對探探App一起民事侵權糾紛進行判決,被告李某在探探App上,擅自使用原告馬女士的個人照片、姓名、聯繫方式等個人信息,導致原告頻頻被陌生人電話、短訊及微信騷擾。南開法院判決李某以書面形式向原告道歉,並擔負原告的律師代理費和案件受理費。法院以原告未對因侵權行為造成嚴重後果進行舉證為由,駁回了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請求。

杭州互聯網法院2020年9月的一份民事裁定書顯示,時年23歲的女子李某起訴「他趣」App涉嫌侵犯肖像權糾紛,後以當事人和解為由,同年7月29日提出撤訴申請。

2021年12月,北京互聯網法院也發佈一起對「盜圖」冒充他人的判決,微博用戶敏敏發現同學小李頻繁盜用其微博圖片及微信朋友圈的生活照片,並通過另一微博賬號發佈,使他人誤以為此為敏敏本人賬號。小李使用該高仿賬號在與他人私信聊天中發佈色情圖片,導致不明真相的網友誤以為敏敏從事違法交易,損害了敏敏的社會聲譽。敏敏認為小李的行為構成對其名譽權的侵害,故向北京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一審判決,小李在媒體刊登致歉聲明,向敏敏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及律師費5000元。

據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法院近日消息,長沙女子張某通過朋友圈盜取朋友曾美的大量照片,通過短視頻剪輯軟件後,在新註冊的微信號朋友圈、抖音賬號及王者榮耀的遊戲戰隊群中多處發佈,從而收穫示愛者刷火箭、贈送遊戲裝備等禮物,並以盜用的曾某的照片、視頻先後與多名異性以戀愛名義交往。2021年底,張某盜圖時忽視了照片有曾某的微博簽名,後被遊戲玩家識破。

法院判決被告張某立即停止侵權,在發佈侵權信息的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上發佈賠禮道歉聲明,賠償曾某肖像權損失、精神損害撫慰金和維權費用。

南都此前報道,2021年6月中旬,剛和女友分手的19歲男大學生小傅(化名)心情低落,想找一個女孩聊天,便下載了一款語音聊天軟件,尋找一名女主播陪玩遊戲。小傅很快就結識了一名語音主播,聊天中主播發來生活照片,還陪玩遊戲,漂亮的「女神」讓小傅不由心生愛戀,兩人發展為戀愛關係。

這名主播不斷慫恿小傅給其刷禮物,還以房子要裝修、生病等理由,讓小傅借錢給她。但兩人從未見過面,也沒有視頻聊天,只是語音通話。從6月中旬至8月1日,小傅共轉賬94次,除去對方返還的285400元,總共被騙318萬元。8月1日晚,小傅轉給主播200元後,再次要求與其視頻見面遭拒,才意識到可能被騙。在他再三追問下,主播承認騙了他,要求小傅不要報警,答應退還借款。8月2日上午,小傅隨父母向義烏市公安局稠城派出所報案。

社交平台盜圖亂象調查:有人網購美女照詐騙,海量寫真打包賣 - 天天要聞

8月21日上午,在上海警方的協助下,民警在一賓館房間內將黃某抓獲。經查,黃某今年24歲,平時在某語音聊天平台上做主播。為了更好地吸引男子聊天打賞,她從網上購買「美照」,作為頭像和照片資料。辦案民警介紹,黃某在和小傅「談戀愛」的同時,還與其他幾名男子保持「戀愛關係」,累計涉案金額估計超500萬元。當時,黃某因涉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

背後:有人打包低價出售社交平台人設照片,來源不明

除了從朋友圈盜取,這些大量被冒用的照片從何而來?南都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在這背後有人專門打包出售海量相關照片,賣家自稱是網上收集的。

南都記者實測發現,在電商平台以「美女合集」為關鍵詞檢索,出現商家出售海量個人照片,商品描述多為「一次性獲取美女素材」「高清寫真合集」「百人合集」,價格從2元到二三十元不等,其中多在10元以下,照片素材從幾百G到幾千G不等。

社交平台盜圖亂象調查:有人網購美女照詐騙,海量寫真打包賣 - 天天要聞

以「美女合集」為關鍵詞檢索,出現商家出售海量個人照片。

商品頁面描述中,有商家發表聲明稱,「不得用於商業用途,不可再各大論壇傳播」,「素材原作者或權利人若認為侵犯其權益,做下架處理,但不負版權法律責任」。

南都記者詢問其中一賣家,其否認照片系盜用,稱是「自己一手收集的」,會「持續更新」,並表示在個人社交平台使用是「沒事的」,「被發現的幾率很小」。

付款後,賣家發來網盤群號碼,稱通過群文件下載即可。南都記者看到,按照商家指示加入名為「網紅美女300G群」,群文件中,各類個人照片、視頻被分類標註為「素人寫真」「微博紅人」等,涉及大量不同身高、外形的女性照片。

南都記者查看發現,這些個人照片中,一些還沒去掉水印,能看到來源,循着照片中的ID水印找到該社交平台用戶,發現其是一名穿搭博主,個人簡介註明「盜圖必究」。

值得關注的是,盜圖亂象還蔓延到了短視頻社交平台。

南都記者在一拼團團購平台檢索相似關鍵詞,發現幾元錢同樣可以購買到「個人視頻素材」「抖音素材」等商品,頁面展示了不同女性的形象,並稱無水印、高清。商品顯示拍下自動發貨,而對於素材來源問題,商家客服拒絕回應。

延伸:盜圖不只發生在社交平台,還有網店被盜圖搬店

網絡盜圖並非只發生在社交平台,網店兜售商品盜圖的案例也頻發。

2021年「雙十一」網購節期間,南都記者調查發現,網購爆款產品圖片存在抄襲亂象。

淘寶店主方先生告訴南都記者,他網店的服裝模特圖及商品網頁被盜用,已成為他最大的「心頭之患」。「我剛出一個爆款,立刻被別的平台商家整套(圖甚至店鋪設計)搬走,有的連商品標題、網頁詳情都一模一樣,然後標出更低的價格,把鐘意我店鋪服裝的顧客『搶』走。」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盜圖抄店的亂象已從重災區服裝類產品,延伸到窗帘、貨架、箱包等其他品類。此外,除平台內的「盜圖」之外,跨平台盜圖抄店現象也不少見。

在這類行為中,被「盜」商家的維權難度更大,還有人因此對簿公堂。

江蘇常熟網店商家孫先生髮現自己拍攝的全店貨架商品圖片被其他電商平台的一家店鋪盜圖,涉嫌盜圖商家「完美複製」了自家店鋪,且對方店鋪顯示月銷量達9000多單,以此數量計算銷量金額達200多萬元。孫先生將對方舉報到常熟市場監管局,市監局以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及《商標法》為由,立案調查。

常熟市場監管局認為,盜圖商家的行為影響了公平有序的競爭秩序,對消費者造成了一定的誤導,其行為構成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定的「混淆行為」,決定對盜圖的商家處以罰款5萬元。

不少商家向南都記者表示,希望各大電商平台能有協同處理機制,也希望監管部門能加大查處力度,遏制擾亂正常市場競爭秩序的店鋪抄襲及爆款剽竊行為。

觀點:必須壓實平台保護責任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恩雄曾向南都記者表示,盜圖「可能是滋生詐騙的溫床」。

「我接觸過一些通過朋友圈實施詐騙的刑事案件,有些人會通過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包裝』自己,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後,再通過借款、推銷商品、推銷服務等途徑騙取被害人的財物,部分人會被司法機關定認定為詐騙。」 楊恩雄認為,每個人都有權選擇如何過自己的生活,但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時侵犯別人的權利,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對於平台商家的盜圖行為,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知識產權資深律師劉彬認為,盜圖抄店從形式上看僅僅是盜圖行為,實質上卻惡意搶佔了他人店鋪「流量」,誤導了顧客。這種「搭便車」的行為不僅損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而且破壞了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構成不正當競爭。

劉彬說,互聯網條件下這種侵權假冒更輕鬆更便利、傳播的速度更快、帶來的損害後果更嚴重,因此如不加以相應比例的嚴格懲罰,必將對我國數字經濟的創新土壤帶來重大傷害。

對於整治和規範網絡盜圖違規使用亂象,4月11日,中國法院網發佈評論文章認為,要在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環節上發力。

首先必須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個人信息發佈是盜圖的「源頭」,要盡量規範使用,降低泄露的風險。在社交媒體使用中,盡量上傳低分辨率的照片,避免照片被重複使用。對高清照片的使用,一定要認準查清正規網站,加大盜圖的成本。

同時必須壓實平台保護責任。平台是個人信息的「守門員」,平台要多措並舉提高保護水平,不辜負互聯網使用者的信任。去年11月1日施行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第五十一條就明確,平台必須採取措施保護個人信息。網絡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督力度和頻率,推動平台落實落細分類管理、機密保護、權限管理等措施,進一步壓實平台保護個人信息的責任。

同時,要必須暢通便捷舉報處理渠道。「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盜圖損害的第一主體是個人,要最大限度調動群眾積極性,發揮網絡共建共治作用,提高查處的效率。要暢通平台舉報平台,加大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協作,在證據收集、舉報受理以及處罰處理上給予便利,降低受害當事人維權的成本和精力,防止各方因手段有限對盜圖現象「集體沉默」。

出品:南都即時

采寫:南都記者 黃馳波 馬銘隆 余毅菁 楊天智 實習生 吳岱雅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