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以翔到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背後不為人知的三大深層「苦衷」​

2022年07月01日18:38:03 熱門 1336

從高以翔到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背後不為人知的三大深層「苦衷」​ - 天天要聞

文/達倫糕

11 月 27 日,演員高以翔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過程中, 引發心源性猝死意外離世。


這一事件引起了行業極大震動,甚至可以說是渲染大波,無論是行業內外,都開始一致撻伐危險的綜藝類節目。


從高以翔到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背後不為人知的三大深層「苦衷」​ - 天天要聞


12月5日下午, 浙江衛視總監林涌在接受浙江當地媒體採訪時, 回應了多方的指責,林涌在採訪中還原了高以翔事件現場,並透露浙江衛視已決定永久停播《追我吧》節目。

隨後,浙江衛視及《追我吧》節目組也轉發文章致歉。這也是浙江衛視方面,繼幾天前的簡短聲明後再次發聲,不過這次發聲似乎依然沒有能夠令輿論風浪平息。


12月5日晚,有關浙江衛視回應的話題,再次登頂微博熱搜頭條。


可以公允地說,由於《追我吧》的播出事故,給浙江衛視以沉重的打擊。

從高以翔到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背後不為人知的三大深層「苦衷」​ - 天天要聞


不過,在多方報道中,卻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來分析中國綜藝行業的真實現狀,以及這樣的現狀對於節目製作的深遠影響。


從現實情況來看,所謂節目的安全性以及錄製模式或許都只是表象,真正的根源恐怕並不是外界能夠輕易理解的。


真相一:行業競爭白熱化

平心而論,在中國娛樂圈,綜藝的話題性和受歡迎程度有時候比之電影和電視劇更高。


由於受眾廣泛、周期短、話題多、製作靈活等原因,綜藝節目這幾年可謂層出不窮,已經逐漸替代電視劇成為了許多娛樂企業主要的經濟來源。


目前,包括浙江衛視和湖南衛視在內的各大衛視都把自己的核心綜藝項目放在周末黃金時間段播出。愛奇藝優酷、騰訊這幾大互聯網視頻網站的興起更是催生了綜藝的火熱。

從高以翔到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背後不為人知的三大深層「苦衷」​ - 天天要聞


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共計有95檔綜藝在播,其中網綜有49檔,台綜46檔。而在2017年,共有197部網絡綜藝在互聯網平台播放,播放量總計552億次,台綜數量則只有149檔。


與此同時,獲准發行的電視劇也只有108部。據行業統計,2018年我國綜藝市場大盤規模約為332.7億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3%。


另一方面,電視媒體也依靠綜藝節目來爭取收視率。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各個電視/網絡媒體都把目標放在了綜藝節目的收視率/點擊率上,而天然具有吸引眼球作用的明星就成為了綜藝節目的依賴的主要對象。


不可否認,沒有類似高以翔這樣的「明星」,任何再好的節目額都無法刺激收視,引起追捧。


拋開優愛騰等平台的網綜不談,在衛視層面,湖南衛視和浙江衛視播出的綜藝節目可以堪稱是當下綜藝節目競爭的兩大勢力。在過去的十年間,湖南衛視一向以「慢綜」著稱;主題更加貼切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在當下這樣一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湖南衛視無疑是抓住了人們的轉移點,通過慢綜藝的形式,讓處在快節奏下的人們能夠真真正正地通過綜藝來緩解疲勞,釋放壓力。


回顧浙江衛視過去10年,在綜藝形式上顯然需要和湖南衛視做得不太一樣,於是浙江選擇更突出快節奏、刺激感。通過明星效應挑戰更有難度的節目,通過完成多項任務來達到團隊協作團隊凝聚力的體現。這無疑是吸引觀眾的一種新的綜藝手法。同樣的,很多人在這樣的綜藝下能夠釋放自身的壓力,並且學到一定的知識。

從高以翔到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背後不為人知的三大深層「苦衷」​ - 天天要聞


不過面對快節奏的綜藝體系來說,節目的安全係數也變得尤為重要——這一切的背後都是行業的競爭所造成的。


激烈競爭的背後也會有節目的同質化出現,一直以來,國內綜藝市場的特點是,某一節目類型經過市場驗證之後,就會有大量類似的綜藝紛至沓來。


經過這樣幾番密集的輸出,很容易造成觀眾對某一類型產生審美疲勞,這強迫着節目策劃們要不斷開發新的綜藝形式,而那些綜N代節目也需要不斷的設計新的環節去刺激觀眾的嗨點。


《追我吧》可以看成是浙江衛視對《奔跑吧》的另一種升級,也是一種重新換血。《奔跑吧》在第三季中經歷了成員大換血,與前幾季相比,收視率下降到了同時期的第三位。2014年剛開播時,《奔跑吧兄弟》首播收視率僅1.132,但節目最後一期飆升至了3.993,此後第二季至第五季(改名《奔跑吧》)CSM50城首播收視均在3%之後。不過,2018年《奔跑吧》首播時,收視率剛剛破2,今年首播則一度跌破了2,後來才慢慢恢復到了2以上。

從高以翔到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背後不為人知的三大深層「苦衷」​ - 天天要聞


另一檔王牌節目《2019中國好聲音》也因為節目的形式並沒有本質上的進展,選手並不驚艷導致口碑下滑嚴重,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同樣創下了八年最低,竟然跌破了5分,評分僅為4.8分。雖然收視率一度超過2,但是顯然口碑的下滑也讓浙江衛視不得不未雨綢繆,尋找綜藝新熱點。


真相二:綜藝節目資本化


眾所周知,綜藝節目的推出和發展,最需要的就是資本。沒有資金,再好的節目也出不來。與此同時,為了爭奪資金,節目製作方可謂是絞盡腦汁。


對於資本方來說,相比於影視劇三五年的製作周期和因政策導致的無法上線,綜藝的風險更可控,資本回收也更迅速——大部分平台的所有綜藝項目在啟動之前都需要做預招商,廣告收入和製作成本持平的時候才能立項上馬。於是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當下比影視行業更為蓬勃發展的是綜藝熱潮。


於是,一些文娛板塊的大公司一般會在前期錄樣片和籌備時就開始尋找好的優質節目,而綜藝節目的承製方也在創意階段就會開始尋求投資和贊助植入。

從高以翔到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背後不為人知的三大深層「苦衷」​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前期投資情況也是後期贊助商考慮是否參與的核心因素。問題在於,近兩年來,因為所謂「產業寒冬」,投資減少,包括湖南衛視和浙江衛視在內的電視台廣告收益下滑明顯,更不用提其他二線衛視和地方台了,於是綜藝節目的資本來源也隨之開始萎縮。


根據數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中國廣告整體下滑8.8%,傳統媒體下滑達12.8%。傳統媒體中電視媒體刊例花費同比下滑12.4%,相對來說,浙江衛視算是衛視台中廣告經營較好的,但根據多方媒體報道,「這兩年的廣告收益與前幾年相比還是略有下降。」


浙江廣電在2019年年初公布了其2018年總收入為133億元,但是該收入不僅包含了廣告收入,還包括了視聽費、媒體產品銷售收入、財政支持等收入項目,同時還包含了其他屬於浙江廣電的播出平台的相關收入——這意味着廣告的收入佔比其實並不如想像的大。


從高以翔到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背後不為人知的三大深層「苦衷」​ - 天天要聞


結合同期湖南廣電的總收入規模210億元、湖南衛視廣告收入86.8億元的情況來看,估測浙江衛視2018年的廣告收入規模其實不足70億元。參照過往湖南衛視和浙江衛視在五大衛視廣告收入中的佔比情況,2018年五大衛視合計廣告收入可能僅有230億元。


本身浙江台的廣告創收就主要靠綜藝節目和活動,因此今年浙江台的晚會籌備較多,也是希望拉回一些廣告收入,而綜藝方面,除非十分看好的綜藝節目或者收視長紅的「綜N代」,比如浙江衛視的《王牌對王牌》等,否則項目很難拉到投資。

在這樣的情形下,類似「追我吧」這樣的節目就必須要堅持快節奏的錄製方式,一方面控制成本,壓縮周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節目的播出收視率,為進一步的融資和贊助打好基礎。


綜藝節目中最受歡迎的無疑是真人秀,為了最求收視率各個地區台創作了大量的綜藝節目,比如《極限挑戰》、《奔跑吧兄弟》、《密室大逃脫》。從眾多明星口中得知許多綜藝往往會錄製一天甚至更有的類似《追我吧》之類的節目錄製到第二天早上,「整晚都在奔跑,一直高強度地在工作。」

從高以翔到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背後不為人知的三大深層「苦衷」​ - 天天要聞


藝人的日程都不相同,為了讓藝人一起拍攝,因此經常會擠壓休息時間來工作,一天能睡3至4小時屬於正常行為。


這一切看似是節目的安排出了問題,但是實質上都是因為資金的壓力導致。


真相三:節目成本難控制


相比於成本高、不確定性大、周期長的電影和電視劇,綜藝是一個顯而易見的捷徑,能夠更輕易的上熱搜、立人設、帶來財富,越來越多的明星變得依賴綜藝。


不過諷刺的是,綜藝節目雖然相對成本較低,但是大量的費用還是花在了邀請明星上;也正因為需要為明星出場騰出費用,在製作周期,安全措施,其他工種的費用安排上,就會變得能省則省——這樣反而出現了問題。


客觀來看,綜藝節目的超時製作,是由有限的檔期和高昂的成本所決定的。每檔綜藝節目的製作經費有限,而當紅明星價格高昂,非要按時間簽約拍攝,那麼時間的控制就變得異常困難。

從高以翔到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背後不為人知的三大深層「苦衷」​ - 天天要聞


在綜藝節目限薪令下達之前,一個當紅偶像參與拍攝一期綜藝節目的費用可以高達數百萬元,限薪令之後,不少明星也可以利用其他名目收取費用;而且,明星的檔期是最難控制的,如果有一位一線明星給出的檔期低於節目組理想時間,那麼節目組只能要求工作人員和其他嘉賓按照一線明星的檔期趕工。


而且,種種跡象表明,限薪令的出現,並沒有在短期內使得綜藝節目的成本明顯下降。舉個例子,處於互聯網視頻平台第一梯隊的愛奇藝,前一陣子發佈第三季度財報,公司第三季度凈虧損為人民幣37億元,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公司的內容成本不斷攀升,第三季度達到62億元人民幣。


目前依舊是藝人團隊把持着綜藝製作一半以上的成本,這個綜藝產業鏈上包括舞美、剪輯、攝像、藝人服務、營銷、視覺等各類工種,只能瓜分剩下不到五成的利潤。


場租、器材、人工費用也是按天結算,尤其是明星費用佔據了大頭,綜藝製作成本被一再壓縮的前提下,所有綜藝節目製作組的目標只有一個——在儘可能短的周期內完成錄製,這必然導向超時工作。


於是在整個項目期,所有工作人員都累到心力交瘁,他們所遭遇的生理和心理折磨,可能比起明星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總體來看,製作方在經濟和時間的壓迫下,只能希望明星們連軸轉幾天便能把好幾期的節目全部錄製完成,最好是能超前完成工作。


於是,這種長時間、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狀態就成了行業常態,壓在每一個人的頭上,當觀眾和嘉賓發出「別錄了」的吶喊時,節目方往往停不下來。


眾所周知,這是一個行業的普遍現象,包括明星和工作人員在內,大家像機器般高負荷運轉,沒有人可以輕易拜託這樣的循環。

結語:


據報道,由於《追我吧》節目的播出事故,導致浙江衛視2020年的跨年演唱會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浙江衛視只是行業的一個縮影,是一個案例,只不過這一次這個案例因為藝人的過世而被放大。


在中國的綜藝行業現狀下,還有更多的浙江衛視,或許這一次的事件可以使得行業從業者做出反思,看看有沒有可以改變行業現狀的措施,避免更多的負面消息甚至是慘劇接連發生。


(麻辣娛投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