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島內會搞激進「台獨」嗎?

2022年07月01日02:59:31 熱門 1803

【環球時報記者 吳薇 謝戎彬】編者的話:2019年1月1日是大陸發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在過去的40年間,兩岸關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三通、人員交流以及經濟融合等,但也面臨「台獨」分裂勢力的嚴峻挑戰。而在過去一年,台海也遠不平靜。美國繼續着力打「台灣牌」,美國軍艦三次通過台灣海峽。與此同時,島內經過「九合一」選舉後形勢大變,蔡英文提前「跛腳」。隨着2019年台灣又進入「大選年」,綠營是否還會繼續挑動意識形態對立?兩岸關係將往何處去?《環球時報》就這些問題專訪了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

2019,島內會搞激進「台獨」嗎? - 天天要聞

王在希

兩岸——結束軍事對峙還不具備條件

環球時報:距離1979年大陸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已過去40年,裏面提到的兩岸三通已經實現,但兩岸軍事對峙狀態仍未結束。在您看來,兩岸要結束軍事對峙需要什麼樣的契機和條件?

王在希: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對兩岸關係而言是歷史性的重大事件,它標誌着大陸開始對台實行「和平統一」的方針。在此之前,大陸也有過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想法,但基本思路是「武力解放」。40年來,我們的對台工作取得突破性重大進展,實現了兩岸三通直航、大陸遊客入島、兩岸經濟融合、兩岸領導人會晤等,但兩岸之間的敵對狀態至今仍未結束。

我認為,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之前的關鍵性一步。這個問題不解決,說明兩岸雙方在政治上還沒有建立互信。我的看法是,要結束兩岸軍事對峙,關鍵需要兩個條件:一是需要雙方在堅持一個中國問題上有高度共識;二是兩岸雙方都要有謀求統一的意願。從目前情況來看,國民黨對第一條也很勉強,第二條就談不上了,而民進黨兩條都做不到。所以目前還不具備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的基本條件,還需要努力,還需要時間。

環球時報:台媒日前總結稱,2018年大陸軍艦開始例行巡航台灣。您對這樣的變化如何解讀?

王在希:2018年以來,大陸海空軍先後派轟—6K戰機編隊和包括遼寧艦在內的艦艇編隊到台灣周邊巡航。這裏面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宣示領土主權。因為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我們艦機到自己的領土周邊巡航,是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常舉動。

第二,警告震懾「台獨」。民進黨蔡英文上台這兩年多來,始終不承認「兩岸一中」,島內「台獨」分裂勢力憑藉執政有利條件,一步步推行「去中國化」的「台獨」分裂活動,並推動「統獨公投」,氣焰囂張。在這種情勢下,有必要通過軍機艦艇巡航,來警告遏制一下「台獨」分裂勢力。

第三,進行日常訓練。派軍機、艦艇繞台進行巡航,也是我海空軍一項正常的年度訓練活動。考慮到台灣問題的複雜性,不能完全排除發生「台獨」分裂事變的可能性,為了確保國家領土主權完整,軍隊平時有必要進行各種課目訓練。

美國——未來會重點打「台灣牌」

環球時報:2018年度,美國軍艦三度通過台灣海峽,您認為這發出怎樣的信號?

王在希:美國軍艦頻繁通過台灣海峽,是精心策劃的針對中國大陸的具有挑釁性的軍事行動。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如何解決台灣問題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家務事。多年來,美國一直插手干預台灣問題,向台灣出售各種先進武器,利用台灣問題向我施壓,阻擾兩岸統一。近年來美國不斷派軍艦通過台灣海峽,意在給台當局壯膽,給「台獨」分裂勢力提供保護,針對我遏制「台獨」措施進行反遏制。

環球時報:對於這屆美國政府未來是否會重點打「台灣牌」,即台灣問題是否中美之間的重要紛爭點,外界看法不一。您的觀察是什麼?

王在希:特朗普勝選後,對中國首先打的就是「台灣牌」,跟蔡英文直接通電話,祝賀她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這是嚴重干涉中國內政、挑戰一個中國底線的舉動。所以美國一直把台灣作為它遏制中國的一個重要籌碼、一張王牌。我認為美國發動貿易戰僅僅是開始,現在又在打科技戰,從策略考慮,美國會打打停停,但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對華強硬遏制的戰略。未來美國政府無疑會重點打「台灣牌」,因為對它來說,打「台灣牌」比起貿易戰、科技戰來成本最低,但會觸動中國的敏感神經。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上台後,已經為下一步重點打「台灣牌」預先做好了法律準備。美國國會已經把當年裡根總統「對台六點口頭承諾」和「與台灣關係法」合併為一個新的法律,今年3月特朗普又簽署「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形成了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相對立的國內法。依照這3部法律,美台之間可以進行高層互訪,美國可售台各種武器,美台可以進行軍事交流。今年以來,美國輿論一直放風美國軍艦將停靠台灣港口、美台將合作舉行軍演等,我們對此應該高度重視和警惕。

「台獨」——蔡英文更具隱蔽性

環球時報:目前島內是民進黨二度執政。在您看來,蔡英文和陳水扁在推動「台獨」方面有哪些相同之處,又有哪些不同?

王在希:蔡英文和陳水扁都是李登輝培植的兩個「台獨」骨幹,他們都堅持「台獨」立場,但在做法上有明顯區別。陳水扁屬於「功利性台獨」,蔡英文屬於「理念性台獨」。陳水扁很激進,2004年連任後準備3年內完成「法理台獨」,在2008年發動「入聯公投」,最後徹底失敗。蔡英文吸取了他的教訓,上台後淡化「台獨」色彩,搞「漸進式台獨」,打着「維持現狀」的幌子,台底下一步一步推進。他們倆的行事風格也不同,陳水扁比較高調張揚,蔡英文比較沉穩內斂,光做不說。從某種意義上說,蔡英文更加具有欺騙性、隱蔽性,更具有危險性。

環球時報:今年島內的「九合一」選舉和過去幾次大型選舉相比,有哪些新特點?對我們處理兩岸關係有什麼啟發?

王在希:這次台灣地方選舉確有幾個鮮明特點。首先,非典型政治人物最受台灣選民的支持和追捧,例如韓國瑜是「賣菜郎」,侯友宜是警察,柯文哲是醫生,都不是典型的政治人物。尤其是「韓國瑜現象」,他其貌不揚,一個禿頭,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也沒有什麼資源,單槍匹馬「空降」高雄,以其特有的江湖風格,每餐一盒滷肉飯、出門一瓶礦泉水,穿一身休閑裝打選戰;講話簡單直白、通俗易懂、直奔主題,給人以真實、直爽、不虛偽的感覺。有的評論調侃說,他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像國民黨。韓國瑜擺脫了傳統政治人物那種西裝革履、舉止斯文、講話慢條斯理的風格,非常接地氣。

第二個特點是「選人不選黨」。許多候選人都不刻意顯示黨派色彩,也不邀請本黨領導人站台助選。選民在很大程度上不關注候選人的政黨背景,而看重其人品和素養,反映出島內已經厭惡長期以來的藍綠政黨惡鬥。第三個特點是長期以來支持民進黨的選民「造反」了。民進黨的傳統支持者主要是中南部農民,由於該黨執政後不重視經濟民生,意識形態挂帥,沒有充分照顧到這個群體的利益,這次選舉他們不投民進黨,用選票來狠狠教訓民進黨。中南部許多原本民進黨執政的縣市「綠地變藍天」,尤其大本營高雄的翻轉,充分說明這一點。台灣選民經過22年的選舉已經越來越務實,即「干不好就換人」,「誰能給台灣民眾帶來實惠就選誰」。

這次選舉也證明大陸這幾年對台政策奏效。我們政治上堅持一中原則不退讓,經濟上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外交上壓縮台灣國際空間,軍事上對「台獨」保持震懾,政策上直接惠及台灣老百姓。這次韓國瑜在深綠地盤高雄公開認同「九二共識」,表示要改善與大陸關係,依然高票當選,很說明問題。

大陸政策——兩黨都難有根本改變

環球時報:「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您認為蔡英文在剩下任期內,在島內會面對怎樣的政治形勢?在此情況下,台當局會對兩岸政策進行調整嗎?

王在希: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在這次慘敗後,可能會有兩種選擇:一是穩住陣腳,保持政壇影響力,爭取下次選舉再把失去的權力奪回來;二是為保住基本盤孤注一擲,鋌而走險,搞激進「台獨」,轉移視線。例如推動帶有「統獨」性質的公投、煽動對大陸的不滿情緒、製造兩岸緊張、升高省籍對立等。

無論哪種情況,民進黨的「台獨」基本路線和「維持現狀」的大陸政策都不會根本改變,但在策略上不排除會做些調整。例如在兩岸民間交流方面,可能會放鬆一些限制措施,尤其是在農產品貿易、陸客赴台旅遊方面。台灣地方縣市選後都表達了這方面需求,這涉及台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如台當局繼續嚴加管制,會進一步丟失選票。

環球時報:國民黨在這次選舉中似乎獲得大勝,這對其領導層未來的兩岸政策理念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會清晰化嗎?

王在希:國民黨這次勝選後,關於其兩岸政策理念,我還看不出有什麼調整的跡象。無論是黨主席吳敦義,還是「兩個太陽」之一的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以及這次選舉中脫穎而出的韓國瑜,基本上都奉行馬英九在位時主張的「不統、不獨、不武」政策和「維持現狀」的基本理念,都表示承認「九二共識」,但更強調「一中各表」。倒是馬英九本人在選舉期間提出了一個「新三不」政策,即「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其實我看是在玩弄文字,並沒有實質性改變。他沒有明確把統一作為唯一選項,「不排斥」只是把統一作為選項之一;「不支持台獨」是美國的提法,比起原來「反對台獨」的提法反而是退步。

我看到的動向,是國民黨勝選後圍繞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候選人提名,已經開始新一輪權力角逐。也就是說,圍繞最高權力重組已經開始明爭暗鬥。朱立倫在這次選舉一結束,就放話「國民黨高層領導應該由中生代接班」,其矛頭指向非常清楚。此外,國民黨高層在確定候選人的時間安排上也分歧公開化。

島內媒體評論認為,這次台灣選舉,廣大選民是因為討厭民進黨、想教訓民進黨才把票投給國民黨,所以國民黨應該保持清醒,順勢而為,整合內部,找回黨魂,凝聚共識,提出明確、積極的新論述,主動引導輿論,塑造新的民意,才有可能重返執政。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