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42歲吐血而亡,被日本人毒死還是病死?生前好友道出事實

2022年07月01日00:36:08 熱門 1232

霍元甲42歲吐血而亡,被日本人毒死還是病死?生前好友道出事實 - 天天要聞

霍元甲

01-離奇去世

2006年,李連杰主演的電影《霍元甲》紅遍大江南北。看過電影的人,無不對「津門大俠」霍元甲的俠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所感動。

在與日本人比武的過程中,霍元甲被日本人在他的茶水中暗中下毒,死在了擂台之上。霍元甲之死,死得悲壯,死得慘烈,這樣的結局讓觀眾義憤填膺,久久難以釋懷。

電影藝術的加工,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試想一下,霍元甲如果死在了病床上,那他還是人們心目中的津門大俠嗎?霍元甲必須死得轟轟烈烈。

如果有人說霍元甲是病死的,大家能接受嗎?1922年,與霍元甲同時代的平江不肖生創作武俠小說《近代俠義英雄傳》,講述了譚嗣同大刀王五以及霍元甲、農勁蓀等人的江湖俠義故事。

根據小說的描述,霍元甲和日本人確實有過一場比武較量。比武打贏了,但是霍元甲卻病倒了,日本人介紹了一個叫秋野的醫生為他診治。他吃了秋野開的葯,不見好轉反而病情加重,以致於吐血,一病而亡。

小說創作的依據,來自如下這段話:

「(日本人)知力士(霍元甲)方患嗆,薦其同黨醫生秋野為治嗆,力士性率直,受之不疑。當時力士正創立精武體操會,不旬日而力士魂歸道山矣。力士歿之次晨,秋野鼠竄歸窟。力士弟子大疑,檢力士日暇之餘葯付公立醫院察之,此慢性爛肺葯也。」

這段記載出自1919年的《精武本紀》,霍元甲離奇去世,他的弟子能不懷疑是日本人搞的鬼嗎?日本醫生以診治為名行下毒之實,證明霍元甲是被毒死的。但是「慢性爛肺葯」是什麼,沒有記載。

霍元甲如果不吃日本人的葯,不就沒事了嗎?霍元甲到底患的什麼病呢?

早期精武體操會創辦人之一的陳公哲回憶,霍元甲原來患有咯血病,經常會發作,日本醫生賣葯給霍元甲,說是可以醫治咯血、治癒肺病,霍元甲買來服下之後,病情反而嚴重了起來。

霍元甲少年之時曾練氣功,「吞氣橫闕,遂傷肺部」,因而導致咯血,面色蠟黃,故有「黃面虎」之稱。這些癥狀表明霍元甲患的是「肺結核」,在當時是不治之症,得了這個病只有死路一條。

陳公哲是霍元甲的生前好友,他說的話比較可信。根據陳公哲的說法,雖然霍元甲吃了日本人的葯,但是他並不同意「下毒說」。霍元甲是病情突然加重不治而亡,並非被人毒死。

霍元甲42歲吐血而亡,被日本人毒死還是病死?生前好友道出事實 - 天天要聞

霍元甲

霍元甲去世後,精武體操會為他舉辦了隆重的葬禮。最初霍元甲安葬在上海北郊的一處墓地;一年後他的弟弟霍元卿、兒子霍東閣與徒弟劉振聲護送他的靈柩回到天津,葬入霍家祖墳。

霍元甲魂歸故里,霍元卿的兒子霍東福回憶:「伯父的靈柩運到天津時,整個天津都轟動起來,成千上萬的鄉親出來迎接,大家都哭了。」

霍元甲是愛國武術家,在天津很受人愛戴。那麼真實的霍元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到底有沒有像電影中那樣力挫外國大力士,打敗東洋武士呢?

02-英雄少年

1868年1月18日,霍元甲出生在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的一戶平民之家。他的父親霍恩第,是迷蹤拳的傳人,武藝超群。經常出入關東給來往的客商當保鏢,在武林中頗有名望。

霍家有三個孩子,老大霍元棟,老二霍元甲,老三霍元卿。霍元甲從小體弱多病,父親霍恩第禁止他練武。

江湖上行走的人,拳腳不長眼。父親擔心霍元甲體弱,練武不成,反而被人家打傷,砸了霍家的招牌。只好讓他安心讀書,日後找一條安穩的出路。

哥哥和弟弟都能練武,為什麼自己就不行?生性剛毅的霍元甲心裏不服氣,不讓他練武他偏要偷偷練。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刻苦練功,不當懦弱無能之輩。

村西頭有一片棗子林,是一塊墳地,平時很少有人去。霍元甲趁兄弟們練武時,趴在門縫裡偷看。他將一招一式的套路牢記於心,然後一個人跑到棗樹林的深處,努力練習。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時間長了,霍元甲練武的事情傳到了父親的耳朵里。霍恩第很生氣,把他狠狠地訓斥了一番,不許他再練武。但是霍元甲依然偷學武藝,而且比其他弟兄們更加刻苦努力。

1890年十月的一天,一個叫杜毓泉的人找上門來踢館,要與霍老師傅切磋拳腳。霍家三個兒子已經頂門立戶,自然不能讓外人放肆,功夫最好的霍元棟站出來和來人動上了手。

這個杜毓泉也不是泛泛之輩,竟然把霍家的老大和老三都打敗了。22歲的霍元甲一拱手,要和杜前輩討教幾招。沒想到竟然佔了上風,把杜毓泉打敗了。

霍元甲42歲吐血而亡,被日本人毒死還是病死?生前好友道出事實 - 天天要聞

劇照

這一幕,讓在場的人都感到很驚訝。自此,霍元甲的名聲也傳揚開來。霍恩第不再執拗,正式將霍元甲列入迷蹤拳的門下。

霍家雖然是武術世家,但是並非富貴豪門,就是普通種地的農民。清末那時候,老百姓日子都不好過,霍家也不例外。

霍元甲每天砍柴、賣柴,偶爾幫人打短工。在當時像他這樣的習武之人有很多,「津門大俠」的名聲和他八竿子都打不着。

1895年的臘月,霍元甲挑着一擔柴去天津衛,準備換幾個錢過年用。結果遇到一夥地痞流氓要收保護費,年輕氣盛的霍元甲,哪裡肯受這樣的氣?

他抽出扁擔就要和這夥人打起來,這時有人大喝一聲「住手」。來人是腳行的馮掌柜,腳行在當時的天津很有影響力。馮掌柜發話,地痞流氓們就此散去。

一場風波就這樣平息了,霍元甲對馮掌柜很感激。馮掌柜希望霍元甲能為他做事,他看中了霍元甲一身的功夫。霍元甲拿不定主意,於是推脫道:「家中還有老父,需得回家商量後再定。」

霍元甲已經娶妻生子,日子過得很困難,妻兒老小也要吃飯啊。於是他與父親商議,到天津去投奔馮掌柜的腳行謀生。到了天津,霍元甲很受馮掌柜的器重,成了腳行的代理掌柜。

進了腳行,霍元甲才知道他們乾的是什麼生意。所謂腳行,就是充當官府的代理人管理市場和碼頭,勒索農民和商販的打手。在腳行裏面乾的,全是些亡命之徒。

霍元甲接手腳行之後,對手下欺壓百姓的做法很不滿,一些收不上來的「苛捐雜稅」,他直接給免了。

結果到了年底腳行欠了官府的稅銀交不上來。馮掌柜這夥人恨上了霍元甲,勾結官府把他關押起來。一個叫農勁蓀的人,竟然掏錢把霍元甲贖了出來。

霍元甲42歲吐血而亡,被日本人毒死還是病死?生前好友道出事實 - 天天要聞

農勁蓀

03-俠之大者

這個農勁蓀是什麼人呢?北門城外懷慶藥房的掌柜,早年曾經留學日本,頗有見識。留學期間,農勁蓀與革命黨人陳其美等人結識;回國後,繼承了父親所留下的懷慶藥房,表面上做生意,暗地裡幫助革命黨。

農勁蓀喜歡結識江湖義士,霍元甲到天津後與他結識,兩人一見如故。腳行不能幹了,霍元甲就到懷慶藥房幫忙,閑暇時與農勁蓀談天說地,切磋武藝。

農勁蓀學識淵博,富有愛國情懷,他對清廷的無能和列強的貪婪激憤不已。霍元甲聽農勁蓀講話,覺得很新奇,同時也很佩服他。在農勁蓀的幫助下,霍元甲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也激發出了愛國之心、報國之志。

通過農勁蓀,霍元甲與武林中大名鼎鼎的「大刀王五」相識。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誼,祖籍河北滄州,江湖人稱「關東大俠」,在北京開了一個源順鏢局,經常闖關東。

1898年9月,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被砍頭。王五得知後悲痛欲絕,為了繼承譚嗣同的遺志和復仇,他多次組織人員暗殺清廷大員。

霍元甲結識王五的時候,王五正在天津避難,兩人一見如故成為好友。不久之後王五被捕入獄,被清廷交給八國聯軍處置,王五英勇就義,時年56歲。王五的頭顱,被掛在城門樓上示眾。

霍元甲42歲吐血而亡,被日本人毒死還是病死?生前好友道出事實 - 天天要聞

大刀王五

霍元甲得知王五遇害,只身前來,在夜裡取下王五的頭顱安葬。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大刀王五的慘死對霍元甲的觸動很大,他開始思考救國救民的深層問題。

目睹列強的種種殘暴行徑,霍元甲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他意識到,個人再怎麼強大都沒有用,只有全民強大國家才有希望。他在門前的對聯寫道:「與自家鄉親和氣方為好漢,同外國民族爭強才是英雄」,以此自勉。

可以說,農勁蓀是霍元甲革命思想的啟蒙者。在農勁蓀的影響下,他了解到清廷腐敗的根源,以及列強的野心,堅定了武術救國的信念。

霍元甲下定決心訓練鄉勇,決定打破「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規矩。他向父親陳述了自己的想法,得到支持。他終於可以開館授徒,將家傳絕技「迷蹤拳」教給更多人。

在開館授徒期間,農勁蓀幫了霍元甲很大的忙。張文達、劉振聲等人,就是在這時拜入霍元甲門下。

04-擂台揚威

電影《霍元甲》中多次與外國大力士比武,是否確有其事呢?

霍元甲第一次與洋人打擂,是在1901年。一個自稱「世界第一大力士」的俄國人在天津戲院門口貼廣告,聲稱「打遍中國無敵手」。霍元甲看到傳單後,勃然大怒:「一個外國賣藝的,竟然如此口出狂言,真是欺人太甚!」

在農勁蓀和徒弟劉振聲的陪同下,來到天津戲院門口打算教訓一下這個俄國人。大力士渾身肌肉,在台上表演徒手扳彎鐵板、扯斷鐵鏈。表演完了囂張地說:「誰敢上來跟我比試比試?」

霍元甲一下跳上擂台,大力士被嚇了一跳,他沒想到真有人站了出來。在農勁蓀的安排下,找來公證人,與俄國大力士約定第二天決一勝負。

俄國大力士聽說挑戰他的人是霍元甲,不敢應戰,第二天就慌忙收拾行李灰溜溜地離開了天津。嚇退俄國大力士的消息不脛而走,霍元甲聲名遠播。

霍元甲42歲吐血而亡,被日本人毒死還是病死?生前好友道出事實 - 天天要聞

劇照

霍元甲第二次與洋人打擂,則是1910年。上海來了一個叫奧皮音的英國大力士,在張園擺下擂台,登報對中國人發起挑戰。面對公然挑釁,上海人十分憤慨卻苦無對策。

上海雖然文化興盛,但是沒有武術高強的武術家。陳其美想到了在天津聲名遠播的霍元甲,寫了一封電報邀請霍元甲來上海迎戰奧皮音,為民族爭光。

接到電報後,霍元甲沒有猶豫,在農勁蓀的安排下和徒弟劉振聲等人一同來到上海。霍元甲登報發表聲明:

「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鋼筋鐵骨,無所惴焉!」

報紙刊出來,整個上海灘為之轟動,人們紛紛奔走相告,希望霍元甲能打敗奧皮音,給上海人出一口氣。

沒想到比武的這一天,奧皮音卻沒有出現,連夜逃跑了。霍元甲嚇跑英國大力士,整個上海灘都沸騰了。雖然這一戰並沒有打起來,霍元甲卻名聲大振,成了家喻戶曉、人人稱道的「津門大俠」。

雖然霍元甲從未與外國大力士打過擂台,但是兩次「不戰而屈人之兵」,也算漲了民族志氣。

上海民眾翹首以盼,結果沒有看到「津門大俠」展露真功夫,似乎有些遺憾。於是霍元甲與弟子進行了一些武術表演,在上海灘掀起了一股習武的熱潮。

霍元甲與農勁蓀一合計,不如趁勢在上海開一家武館。這個計劃,和陳其美的想法不謀而合,他們一起醞釀著辦一個武術組織,為革命培養人才。

1910年6月,霍元甲、農勁蓀與陳其美三人一拍即合,成立中國第一個民間體育組織「中國精武體操會」,農勁蓀擔任會長,霍元甲擔任教練。

為了救國救民,霍元甲打破家規,將迷蹤拳改為「迷蹤藝」,改良了一些花哨的套路,讓武術變得更加實用。

霍元甲42歲吐血而亡,被日本人毒死還是病死?生前好友道出事實 - 天天要聞

精武體操會

05-英年早逝

就在精武會成立3個月之後,年僅42歲的霍元甲卻英年早逝。

日本柔道會得知霍元甲曾經挫敗俄國、英國的兩個大力士,又創本了精武體操會,很不服氣。於是他們挑選了幾十名高手,專程來到上海挑戰霍元甲。

雙方見面後,選定了公證人,在虹口的日僑所設的柔道會場進行比武。

霍元甲讓徒弟劉振聲打頭陣,他囑咐道:「我們還不知道柔道是什麼東西,你可以先用誘敵之計,觀其動靜,然後變攻為守,以靜制動,尋機取勝。」

劉振聲謹記,上場之後果然不動手,就往那一站。他站樁的功夫深厚,立在那裡就如泰山一般紋絲不動。日方的運動員見劉振聲的樣子,認為有機可乘,猛撲過去抓住劉振聲的衣襟,想把他摔倒。

劉振聲巋然不動,日方沒辦法,只能派出力氣最大的人上陣。這個隊員一上去就把腳伸到劉振聲的胯下,想把他勾倒。劉振聲看準時機飛起一腳,將對方踢翻在地,不能動彈。就這樣,劉振聲連贏日方五個人。

日方領隊看隊員遭遇慘敗,非常惱火,點名要和霍元甲交手。霍元甲站了出來,雖然日本領隊技藝純熟,但是和霍元甲過了幾招,就步伐凌亂露出破綻。霍元甲虛晃一招,一記肘擊打斷了日方領隊的臂骨。

這次比武較量,精武體操會大獲全勝,日本人在事後舉行宴會招待了霍元甲等人。席間聽說霍元甲正患咳嗽病,就介紹了一名叫秋野的醫生為他診治。霍元甲胸懷坦蕩,欣然答應,住進了虹口白渡橋的秋野醫院。

然而霍元甲吃了秋野開的葯後,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迅速惡化,多次吐血。1910年9月14日,正值壯年的霍元甲含恨離開了人世。

霍元甲42歲吐血而亡,被日本人毒死還是病死?生前好友道出事實 - 天天要聞

霍東閣

霍元甲去世後,他所創辦的精武體操會一度到了解散的邊緣,農勁蓀苦苦支撐。霍元甲次子霍東閣才16歲,為了繼承先父的遺志,他從天津來到上海擔任教練,日後將精武體操會發揚光大。

霍元甲是愛國武術家,在清廷腐敗軟弱、列強虎視眈眈的情況下,愛國志士奮臂疾呼,奔走相告。面對異邦挑戰,他多次挺身而出,捍衛了民族尊嚴。

他一身正氣,創立精武體操會,不吝將霍家拳對外傾囊相授,倡導「愛國、修身、正義、助人」、「強國、強民、強身」的精武精神。

霍元甲去世一年後,1911年,武昌起義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波瀾壯闊的辛亥革命讓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走向末日。

1920年,精武會成立十周年之際,孫中山先生對霍元甲「以武保國強種」的膽識非常讚許,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紀念霍元甲。「尚武精神」四個字,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

霍元甲42歲吐血而亡,被日本人毒死還是病死?生前好友道出事實 - 天天要聞

劇照

END.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賬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評論轉發三連啊~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