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G 研究筆記(1)「什麼是PLG?」

2022年06月29日20:20:08 熱門 1449

前言

當下,產品領域又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詞「PLG」,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專註於以產品為主導的增長戰略有什麼新方法、新模式?請大家跟隨我的研究筆記一起學習下吧!

一、什麼是PLG ?

1、名稱解釋

PLG 是(product-led growth,產品驅動增長)的英文縮寫。從字面意義上來看,產品驅動增長是以產品能力帶來用戶數量或者產品銷量的增長。

它是一種商業策略,在這種策略下,用戶獲取、擴張、轉化、續費都主要通過產品本身來進行。這需要公司層面很多團隊的合作,從產品研發到市場銷售再到服務運營,都要把產品當做最大的可持續、可規模化的增長渠道。PLG一般跟SLG(銷售驅動增長)相對,兩者側重不一樣。以前賣軟件靠的是銷售和渠道,而PLG 模式下直接硬銷售的權重會變低,希望引導客戶通過內容找到產品、自助註冊使用、自主學習並且能自助付費。所以PLG 模式下,SaaS 公司可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客戶、增長速度也會更快。

PLG 商業策略根本上是尋求一種 C 端低成本驅動增長的規模化獲客體系。其底層邏輯是:把產品自身作為增長載體,前期通過免費版或者免費試用的方式,讓產品自己「說服」客戶,推動獲客、留存、拓展的飛輪運轉。一旦形成產品口碑閉環,公司將擺脫市場、銷售和客戶成功的人力和流程限制,由此獲得高速增長,同時擁有低於平均水平的 CAC(獲客成本)回報。


PLG 研究筆記(1)「什麼是PLG?」 - 天天要聞

2、發展變革

人類使用和購買軟件的方式正處在巨大的變革之中。

10多年前,Salesforce 推出雲端軟件服務(SAAS)。2009年,蘋果公司通過iphone 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使用電子設備。近些年來,市場上到處都是想滿足所有人任何需求的B2B 產品以及類似的客戶。過去已實現的需求不再令人興奮——客戶總是希望新的需求被滿足。

1940 Birth of software
1981 Bundled
1996 Cloud
1997 Bring your own device
2018 Product-led growth

這就是讓這次變革比以往我們看到的任何變革都要大的原因 —— 這是客戶需求和市場供應同時發生的變革。B2B SAAS 產品現在越來越重視用戶體驗 —— 因為隨着用戶對互聯網產品越來越熟悉,他們希望SAAS 產品能夠比客戶之前用的產品更美觀、更易懂、更強大、更便宜。

付費客戶想要自主完成產品決策(2015年的Forrester 報告指出:約75%的B2B 付費客戶表示他們更希望通過app 或網站購買而不是通過銷售)。

個性化也是重要的趨勢:80%的人更希望使用提供個性化功能的產品。Salesforce 2017年度市場報告指出 52%的B2C 用戶如果沒有得到個性化的體驗就會更換產品。如果產品不能立即滿足用戶自主決策或個性化的功能,現在的用戶就會立馬放棄:比如,21%的人下載app後會馬上卸載;71%的用戶在90天後會流失。

總的來說,市場正在逐步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現在創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 —— 但更多地公司意味着更多的競爭。用戶現在能接觸到的同類產品越來越多,所以對單一產品也越來越沒有耐心,也更容易直接放棄不滿足預期的產品。比如,在Forrester 2019年的SAAS 趨勢報告中,驚訝的發現中型SAAS 的平均人員流動率達到了39%。

那麼,這對未來的產品意味着什麼呢?

事實上,卓越的用戶體驗一直是成功的關鍵。之前銷售會決定用戶體驗,那麼當你想購買商品時,你需要和銷售溝通。如果你很幸運,你會碰到有經驗也有同理心的銷售幫助你買到滿足你需求的產品。

但用戶不想接觸銷售或營銷活動了 —— 更不想用這些接觸替代體驗他們將要購買的產品。為了持續不斷的從市場獲客以保證增長曲線,公司必須從根本上對市場、銷售、服務策略重新定位。

銷售驅動和市場驅動已經過時,未來是產品驅動增長的。

3、誤區提示

產品驅動增長 產品經理驅動增長(Product-led growth PM-led growth)

PLG 增長模式是讓整個公司各部門一起協同去創造更好的產品,形成一個以產品為核心的運營陣地。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利用產品達成最終的增長目標,而不是一言堂或產品獨裁製。

PLG 增長模式需要傳統的決策者們將產研決策的制定過程開放,讓相關業務部門一起參與評審決策。你擔心這會導致複雜、激烈、甚至更長時間的討論?是的,你說對了。但這樣才會做出更好、更有創新性的商業決策。避免產研閉門造車而導致公司不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當然,公司不會一夜之間就能改變成PLG 的運營模式。需要個人和公司層面逐步的思維轉變,這需要時間、努力、各種投入。但就像下面這些公司,一旦完成了,你就會知道這一切都很值得。

二、成功案例有哪些?

「我熱愛消費市場和討厭企業市場的理由一樣,在消費市場,用戶可以為自己投票,決定要不要為這個產品買單;而在企業市場,真正用產品的人卻沒有決定權,做決定的人則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在 2010年 的一次演講中,喬布斯公開談到他對企業市場的質疑。

1、ZOOM

ZOOM,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家公司,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作為一家視頻會議公司,市值一度達到588億美金,巔峰日活達到3億。

公司成立之初,他們希望和思科、微軟、adobe、citrix、polycom競爭,很難想像他們會成功。但在2013年,300萬人使用過他們的服務。2014年,300萬變成了3000萬。2015年,他們達到了1億用戶。2019年,他們IPO 並達到159億美金市值。ZOOM 的CEO Eric Yuan 曾創業做出了Webex 後被思科收購而進入思科。他不滿於當時視頻會議系統的低效服務所以後來創業做了 ZOOM。ZOOM 太有魔力了,它極具實用性:用戶觸點無摩擦(免費使用長達40分鐘)、進階功能才付費、控制、以及和slack 等軟件的整合。

2、SLACK

Slack 是一款側重協作辦公的即時通訊軟件,他們的Slogan是:選擇更好的工作方式。

這是一家2012年開始開發的產品。有意思的是,創始團隊本意是想做一款大型多用戶網絡遊戲的,遊戲名都取好了,叫Glitch。然而因為團隊過於分散,溝通效率極其低下,市面上沒有合適他們的產品,他們決心自己做一款產品解決自己的痛點,這才有了Slack。創始人Stewart Butterfield 公開表示,注重客戶反饋是他們成功的關鍵之一。作為一個B端產品,他們將溝通工具打磨到極致。在產品設計早期,社交媒體里上萬條信息反饋,他們都會一一回應。Slack 在用戶之間迅速形成口碑,並開始了病毒式傳播。這讓我想到了網易雲音樂的早期產品團隊,二者雖然領域不同,但都深耕於用戶反饋。最終8年之後,Slack 被Salesforce 以277億美金收購。

3、NOTION

Notion 可能比較小眾,是一款筆記、計劃、數據庫一體的在線工作空間,產品理念是:All-in-one。

Notion 創始人是一位華人 Ivan Zhao,他很小的時候去了加拿大,後來又去了美國。公司也是在2012年成立,9年過去,這家公司目前估值103億美金,整個團隊也不過200人左右。有試過Notion 的朋友應該感受到這款筆記知識庫產品的強大,Notion 的塊狀編輯帶來了很高的靈活性,支持多維圖標讓它具有更強的可玩性。它也是國內同類競品模仿的對象。Notion 在產品力上的付出,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而且對於Notion 的付費用戶而言,很少會有人聯繫Notion 的銷售。

4、藍湖

藍湖相信大家會很熟悉,作為一款產品設計協作工具,2021年5月完成5億人民幣C輪融資,10月完成10億人民幣C+輪融資。這迅猛的融資速度,無疑在宣告PLG 模式在國內依然可行。

藍湖從產品經理、UI、前端三個角色進行考慮,支持Axure 原型導入,有好用的切圖功能,還為前端開發工程師考慮了開發代碼。在產品力上的高質量把控讓藍湖進入了很多企業。用戶使用藍湖這個過程是非常順暢自然的,長期使用者在上家公司用藍湖,來到下家之後推動了團隊內部採購藍湖,因為基礎版10個人的席位不夠用。這整個流程不需要銷售介入。

5、高估值公司代表

當然,不是每個PLG 公司都一定能成功。以 Zoom、Airtable、Slack、Figma、Atlassian 為代表的一批高估值獨角獸在國際市場陸續湧現,也許他們創業之初未曾設想過「PLG」這個詞,僅僅在 B2C2B 領域探索巨頭下的生存機會。但大多數PLG 公司都成功了——而且大多數被用戶喜歡的公司都是PLG 的。看看下面的公司列表,你會發現市面上一些融資極好、發展極快、產品極有粘性的公司。他們都是PLG 實踐的代表。

B2B公司

  • Airtable: Reported $20 million in revenue in 2018 and created Airtable Universe to scale the inspiration of use cases, a responsibility usually held by customer success.
  • Slack: 43% of the Fortune 100 pay for Slack and are loud advocates because of their company-wide devotion to its great experience.
  • Figma: Closed a $40 million Series C in 2019 thanks to its product-led approach to solving designer pain points like project organization, file management, and real-time collaboration.

B2C公司

  • Pinterest: It』s curated feed, personalized user onboarding, and inherent virality make Pinterest a poster child for product-led growth—and in 2019, IPO』d with a $12.7 billion valuation.
  • Typeform: Launched in 2013 as a free beta, its conversational approach to data collection and beautiful, easy-to-use form builder helped Typeform go viral. They closed a $35 million Series B in 2017.
  • Warby Parker: The digital-first eyewear retailer raised a $75 million Series E in 2019, thanks in part to its omnichannel consumer experience and free Home Try-On program (aka free trial).

還有 Twilio, Expensify, Atlassian, InVision, Zapier, Hootsuite, Buffer 等等。都是極度成功的公司,都實現了快速增長。

6、共同特點

這些公司都採用了自下而上的方法:給用戶提供產品免費版本或試用。他們的市場方向是引導用戶試用而不是等待銷售溝通拜訪。



導航

PLG 研究筆記(1)「什麼是PLG?」

PLG 研究筆記(2)「增長飛輪」

PLG 研究筆記(3)「增長指標」

PLG 研究筆記(4)「增長產品經理崛起」

原文參考:https://www.productled.org/foundations/what-is-product-led-growth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