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2022年06月27日17:53:20 熱門 1404

在過去30多年裡,世界各國的地理學家都在爭論地球上最北端的人類居住區在哪裡,有的說在挪威朗伊爾城,距離北極點只有1300公里;也有人說在挪威特羅姆瑟,那裡每年零度以下的氣溫長達5個月、雪季超過6個月。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實際上,地球上最北端的人類居住區在加拿大努納武特的阿勒特,位於北緯82°28′N,不僅比朗伊爾城的78°13′N更靠北,離北極點的距離也更近(817公里),其氣候惡劣程度甚至遠超特羅姆瑟,一年暴雪10個月,只有夏季的7-8月期間能達到零上氣溫,且平均溫度也僅保持在3-4℃之間。

為什麼加拿大任由外界爭奪「最北居住區」而無動於衷呢?因為阿勒特至關重要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1969年,在世界各地設立基地和監測站的美國海軍突然宣布,將主動撤出位於阿勒特的海軍基地,其主權正式歸屬加拿大所有,據稱「基地龐大的收入與收穫極不匹配」。但直到一年後,美軍最後一名士兵才收拾行李準備離開,臨走前還留下一句話給加拿大軍官:請不要封鎖阿勒特,因為這裡還埋有我的愛人和她的8位戰友。

這一切,要從二戰末開始說起。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1945年,美國陸軍上校哈伯德調任氣象局負責研發「氣象攻擊武器」,第一步提出在北極圈內設立兩座氣象站,最終選定可通過海運補給的格陵蘭島與阿勒特。加拿大隨後也參加進來,但限於科技與經濟因素並不佔據主導,只負責為美軍提供交通、通信以及後勤等等工作。

1946年,美軍為防止蘇聯跨足北極決定擴大阿勒特氣象站規模,從而更大限度地收集極端氣候演變過程等實驗數據,但加拿大卻擔心美國「鳩佔鵲巢」,因而提出兩國組建北極聯合氣象站,並於1949年將第一批工作人員送抵阿勒特。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由於當時的北極航道還未探明,附近也沒有碼頭,美軍派埃迪斯托號航母將人員及物資送到附近再交由直升機投放,其中就有一架加拿大皇家空軍的蘭開斯特直升機。

後期解密文件顯示:1950年7月31日,從美軍航母上起飛的直升機除了兩名加拿大飛行員外,還有攜帶設備的4名加拿大氣候學家和3名美國工程師,按計劃飛抵阿勒特氣象站時低空投放人員與設備。遺憾的是,直升機在阿勒特500米外發生爆炸,9名乘員全部殞命。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對美軍來說,死的只是幾名無關緊要的工程師,但對加拿大而言卻是極大的損失,這四名氣候學家已經是加拿大能拿出的所有「家底」。從此,加拿大再也不提參與項目,專心負責後勤與守衛,先後調遣了數百名女兵與100多名消防士兵。

1969年,蘇聯在中國邊境陳兵百萬,氣氛緊張一觸即發,但美軍卻收到「蘇聯已停滯僵化」的情報,美加兩國經過多輪商議,認為彼時的蘇聯海軍已無力介入北極範圍,而北極聯合氣象站研發「氣象武器」的進度又十分緩慢,再加上耗資巨大、環境惡劣、人員勞損等各種原因,因而一致決定放棄這項計劃。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然而,一名美軍士兵卻極力反對撤離,甚至在大部隊撤離後主動要求留守,直至1970年不得不撤離。當時接管的加拿大軍官收到請求「不要封鎖」後馬上展開調查,原來,加拿大海軍在無力參與「氣象武器」研究後,轉而把阿勒特當成女兵的「極地訓練場」,而後期參與進來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英國,也紛紛把阿勒特當成練兵場地,巔峰期駐守士兵達到215人,其中加拿大女兵約佔1/3。

其中一名女兵與美軍士兵暗通款曲,但在一次野外訓練中與隊友遭遇雪崩被埋,這名士兵連續三年尋找未果,因此離開後又申請再度返回尋找。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聽完嚮導講述的故事後,我對阿勒特產生濃厚的興趣,但嚮導卻一盆冷水迎面潑來:美軍雖然走了,但阿勒特仍然是軍事與科考雙重要地,目前由加拿大陸軍通信部直屬,且駐紮有海空軍三座兵營和兩座通信站,其中一座是北美最遠距離的預警雷達站,曾收集蘇聯大量海基洲際彈道導彈試射等數據。

經不住我一番請求,嚮導最終還是答應通過努納武特地區管理者試試,看看能不能以遊客或攝影師身份進入阿勒特。意外的是,首府依奎特女議員很痛快地答應出具推薦函,還聯繫了駐守在阿勒特的通信員表妹全程引導(實際是監視)。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在等待期間,依奎特市府兩次通知面簽,一次將無人機和長焦鏡頭交出代管,另一次簽署「5年不得公開」的保密函(所以努納武特系列直到現在才能寫)。最後雖然通知已經過審,但沒有相應航班和郵輪出發,好在第四天有阿勒特雪地摩托賽的工作組出發,我們才得以跟着他們蹭了一趟飛機(免費)。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在飛機上,一名工作人員跟我介紹:這項比賽是一位名叫洪海莉(音譯)的華裔環保學博士發起的,旨在增加人們對北極圈的了解,以及北極環境保護的迫在眉睫,尤其是近些年來不斷提升的北極溫度。

每年12月還會舉辦一次「生命接力」慈善徒步大賽,據說是一名癌症患者在2011年發起的,隨後迅速引爆北美慈善界,每年參賽者一再暴漲,2016年已超過3000人蔘賽,所籌善款也逐年遞增至目前的2.7億加元。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如果說抵達阿勒特前對這裡有什麼嚮往的話,我的回答可能更傾向於那個愛情故事,但落地後我才醒悟:這地兒荒涼的難以接受,也難怪當初美軍會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小飛機搖搖晃晃落在機場時,我甚至看不清腳下到底有沒有跑道,只有兩頭很像北極狼雪橇犬在飛機附近遊盪。嚮導指着加拿大國旗後面的房屋說:到了那邊再回頭看機場才能看見跑道的輪廓。實際上,就算登上半山腰也看不清跑道,所以阿勒特航班很少,是因為只有固定幾名飛行員敢飛敢降落?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當我還在默默為飛行員叫好的時候,嚮導突然又來了一句:加拿大之所以不跟其他國家爭奪「最北居住區」的頭銜,除了阿勒特的軍事意義與科考價值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阿勒特沒有常住居民,一個也沒有。

實際上,阿勒特從二戰後就一直有人居住,但直至21世紀後才有非軍事人員進入,1996年阿勒特第一名女性指揮官上任後,這裡才正式對遊客開放,雖然門檻很高,但每年也基本都保持在3000人以上。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在機場外,引導員(暫稱表妹吧)早已開着雪地摩托久候多時,聽說我的相機有保溫包,還特地開到雪坡邊拍了幾張照片。按照表妹的說法,阿勒特從10月一直到來年4月的溫度都在-20℃以下,-30℃都是常態,電子產品如果沒有保溫包的話,在戶外基本撐不過半個小時,部分產品甚至都啟動不了,就連雪地摩托也得搭配電極加熱器才能啟動。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阿勒特行程第一站是南北兩面的坐標點,每當有官方團隊造訪時,都會增加一塊與之對應的地標距離牌,比如距離多倫多2720公里、離維多利亞州2680公里等等。由於我是以遊客身份落地,所以是沒有資格增加的,算是一大遺憾吧。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一年暴雪十個月,那阿勒特的降雪量是不是很恐怖?」表妹聽到我的問題當場就樂了,掏出手機給我看照片:這是加拿大建於1984年的北極溫室氣體採樣站,3天前還沒下雪,如今只能看到小半部分,相當於3天積雪厚度1.8米。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恐怖的是暴雪通常會伴隨風暴而來,其歷史上記錄的最大風力為每秒64米(超強颶風也才51米),多數時候都介於12-13級之間(每秒32.7米-41.4米之間),好在每次風暴過後都會有安全的過渡期。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風暴過後的安全期內基本都能看到極光,這種由太陽粒子流與地球磁場引發的自然現象在阿勒特很常見,但暴風雪將塵埃與雜質凈化後的極光更明顯,且弧線更長更飄逸,有時還會出現淡粉色極光。

雖說在北歐見過很多次極光,但阿勒特的極光確實很罕見,甚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飄動中,相機只要稍加設置快門速度就能輕而易舉的捕捉到。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第二天一早飄起了雪花,風速大概在每秒10米左右,表妹帶着我們冒雪前往直升機墜落地點,原以為還在事發時的500多米外,卻沒想到早就被搬到附近方便遊客參觀,一腳油門就到了。由於當時風雪太大,直到下午雪停後才補拍了一張比較清晰的。

在表妹的描述中,這架直升機遺骸不僅僅代表對氣候學家的悼念,同時也在提醒後人北極科考的重要性。當然,我沒有拆穿「他們是死於研發氣象武器」得真實目的。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接下來就是體驗阿勒特「遊民」的捕獵項目,由於阿勒特禁止平民定居,方圓數百公里也沒有常住居民,使得這片區域的北極熊、北極狼、北極狐、海豹等等野生動物極其密集,每次大規模暴風雪後,這些動物都會躲到安全地帶避險,安全後再集體出來覓食,不遠千里趕來的獵人們等的就是這個時候。

在努納武特槍協規定中,凡屬群島性質的野外都不受狩獵法管轄,只要有狩獵證無需申請也能捕獵。比如我們看到的一對因紐特父子,一天一夜就獵到滿滿一車海豹。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北極生物的皮草對因紐特人至關重要,說是他們在北極圈裡能不能活下去的唯一「法寶」都不為過,首先是保暖,耐磨抗腐蝕的海豹皮可以製作成鞋靴,在雪地中行走不僅保溫,還不會漏水或被硬物割破腳底。

北極熊、狼、狐的皮草更貴,除了大衣棉衣外,也是因紐特人的被褥,有多餘的才會拿到市場上出售。按照表妹的說法,半成品動輒就是一萬加元起步。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為了在北極圈裡活下去,因紐特人可以說把人類的生存意志與智慧發揮到了極致,捕鯨再將鯨肉鯨脂埋入雪窖儲備過冬食物,海魚則剪切整齊再掛起來風乾,可保十年不變質。

由於北極圈缺乏蔬果補充維生素,他們還發明了「腌海雀」,把去毛的海雀塞入取完肉的海豹皮中,等自然發酵產生維生素後再取出食用。而所有的去皮去肉步驟只能當場解決,所以,當因紐特獵人抵達阿勒特的旺季,整個天空似乎都瀰漫著一股血腥味兒。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雖然阿勒特的旅遊體驗並不算好,但即將離開時卻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見到的幻日,這種只能在冬季與早晚出現的自然現象十分罕見,其形成條件十分嚴苛,只有滿足凌晨/傍晚、雪後、冬季、陽光、冰晶、濕度、雲層等各種條件後才會出現,就連在阿勒特工作兩年多的表妹也是第一次看到。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北居住區:一年暴雪十個月,美國主動撤掉海軍基地 - 天天要聞

不過呢,個人更喜歡能經常看到的極光,每當遙視極光如綠色綵帶般飄逸時,我總能讓心情平和下來。

或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吧。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