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塑造了一位身殘志堅的保爾·柯察金。保爾的故事就不用多說了,無論身處怎樣的逆境,都打不垮這位了不起的紅軍戰士。中國也有一位保爾式人物,她就是被譽為「紅色大姐」的帥孟奇。
1897年1月3日,帥孟奇出生在漢壽縣東鄉陳家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里,雖然日子很窮苦,但是家裡人卻極為的知道文化知識的重要性,為此也是儘可能的供她去上學,6歲的帥孟奇就去了私塾讀書,隨後的她還在鄉辦小學和長沙周南女校讀過書。
16歲那年,少女的帥孟奇來到了常德學習織布。一年後,家裡連學徒的錢也拿不出來了,帥孟奇只得回到家中,跟着母親下田種地。
1917年,帥孟奇和兩小無猜的表弟許之楨,結合成為夫妻,結婚第二年,他們的愛情結晶誕生了——是一個女兒,他們非常愛這個女兒,給她取名許端一。
婚後的許之楨再次出發,前往上海等地求學,而帥孟奇則繼續留在家鄉一邊在工廠上班,一邊照料家裡。
許之楨在外求學期間隔三差五,就給帥孟奇寄信表達思念之情,隨信一起寄過來的還有很多當時的進步書籍,這些書籍給帥孟奇平凡無奇的生活增加了耀眼光彩,給她的人生指引了一條前進的方向。
在進步思想的刺激之下,時至1920年的秋天,帥孟奇帶着幼女離開家鄉,來到漢壽縣城,在一個學校里當老師並且結識了許多進步人士。
1926年,29歲的帥孟奇正式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並在之後為革命作出了許多的貢獻,當時的她是漢壽縣很有威望的領導人之一,不過可惜的是隨着大革命的失敗,帥孟奇為了避難選擇來到了武漢,並且在向警予的幫助下去了莫斯科學習。
3年後,帥孟奇從蘇聯回國後立刻到上海繼續投身革命工作,為了掩蓋自己的真實身份,她表面上是一個女工,實際上深入上海各地大力宣傳抗日救國,組織群眾支援19路軍抗日,為抗日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30年,組織上要開慧同志在長沙開了一家茶館,作為地下組織活動地點,帥孟奇在茶館當服務員。後來,經周首長安排,帥孟奇到武漢長江局任機要秘書。秘書機關設在漢口中山路一家藥房的樓上,秘書處長是沈紹藩,她以沈紹藩寡嫂的身份,同沈的母親劉靜、妻子舒亞先以及女兒住在一起。帥孟奇白天做家務,幫助掩護長江局的領導任弼時,晚上把中央和蘇區來往的文件用化學藥水秘密地寫在薄紙片上,傳送出去。
1932年10月10日深夜,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在監獄裏,敵人施用了種種酷刑,坐老虎凳,磚頭加到6塊,她暈厥過去;踩杠子,她的右腿骨被壓折;灌煤油,她嗆得七竅流血,左眼失明。她忍受了非人的毒刑,視死如歸,保守了黨的秘密。她堅貞不屈的革命情操,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令人欽佩。
到最後,敵人已經無計可施,只能判處她無期徒刑,並將其關押在了南京監獄。這一關就是整整五年。
當五年後她終於能夠重見天日時,終於能夠見到日思夜想的家人時,她卻又再次經歷了一個巨大的打擊。原來,在她入獄後,父親因她的緣故而被驅逐乃至流落異鄉;而母親精神恍惚,命若遊絲;女兒已被毒死,在她入獄之後丈夫認為她是犧牲了,在蘇聯組建了新的家庭,幾重打擊向帥孟奇襲來,但是她沒有倒下,化悲痛為力量,繼續革命。
而那一年恰逢日軍侵華,帥孟奇毫不猶豫地就扛下了與敵軍作戰、傳遞信息給我軍的重擔,再一次遠走家鄉。帥孟奇得到組織批准,前往湖南從事地下工作,她偽裝成一位紡紗女工,成功躲過敵特分子的監視,為我黨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
1946年秋,帥孟奇出任中央婦委代理書記,此時陝甘寧邊區遭受胡宗南三十萬大軍攻擊,她提出婦委機關應該儘快轉移,這一提議得到中央批准,不過轉移途中,腿有殘疾的她,卻堅決不騎毛驢,拄着拐杖在山路上行走。
來到瓦窯堡後,她又深入群眾家裡調查訪問,讓婦女都能積極支持革命、加入革命中,她還着重培養了一批出色的婦女幹部。而帥孟奇的無私無畏,堅持真理也為她贏得了「帥大姐」這個名號。「有困難找大姐,我們的好大姐」被當時許多人口口相傳。
1949年建國後,先後擔任全國婦聯常委兼組織部長、中組部副部長等工作。
在職期間,她嚴於律己,儘管身處要職,但一向大公無私,廉潔奉公,成為了一個一心為黨和國家的好乾部。
抗美援朝戰爭即將打響,毛岸英想要上前線,完全是徵得了父親毛主席的同意的,妻子劉思齊也是沒有悖丈夫之意的。但卻被帥孟奇拒絕了:「岸英,我不同意你去前線,只要我不批准,你就老老實實地待在國內。」
毛岸英只得好聲懇求:「帥媽媽,您就批准我上戰場吧,我要像彭叔叔他們一樣保家衛國。」
最終在毛岸英的再三懇求下,她也明白了毛岸英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擔當和責任,無奈答應。但還是語重心長地叮囑道:「在戰場上一定要小心!」
毛岸英立馬說道:「帥媽媽放心,我一定會平安回來的。」
當聽到毛岸英去世的消息時,帥孟奇悲痛欲絕,不僅大哭了一場,還重病了一場。
1978年,平反後的帥孟奇出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五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央組織部顧問,並補發了停發的兩萬元工資。
拿着這筆工資,帥孟奇心裏有些沉甸甸的。她想我個人的損失可以用這些錢來彌補,國家和人民的巨大損失又如何來彌補呢?思索再三,她決定把這筆錢捐出去。
雖然帥孟奇自己的親生女兒被敵人所殺害了,但是帥孟奇卻收養了許多烈士遺孤。
抗戰初期,帥孟奇在湖南工作時,找到了黨的一些重要領導人和著名革命烈士的孩子,如黃公略的女兒黃歲新,楊匏安的兒子楊志,沈紹藩的女兒舒煒,任作民的兒子任湘,郭亮的兒子郭志成,彭湃的兒子彭士祿,以及劉少奇、蔡和森等人的孩子,並想方設法通過安全渠道將他們送往延安。在延安工作時,帥孟奇還收養過沈紹藩烈士、羅亦農的兒子羅西北,李碩勛烈士的兒子李鵬……等烈士的遺孤。
而且這些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帥媽媽,正是因為帥孟奇無私的奉獻,才讓這些孩子們擁有了母親的關懷。而每一年的節日帥孟奇的孩子們都會來到她的家中,和帥媽媽一起過節日。而毛岸英,也是許多受到「帥媽媽」照顧的孩子中的一個,他從未忘記這位母親一樣的人。於是,這才有了前面所說,毛岸英抗美援朝,還要經過他的「帥媽媽」的同意的原因。
1987年1月3日,是帥孟奇90歲生日。那天,她的「兒女們」和過去一樣,不約而同地來向她慶賀。有的拿長壽麵,有的拿自己燒的拿手菜,有的拿小紀念品,帥孟奇也拿出平時捨不得吃的好東西……簡樸而熱鬧的生日宴會,這些六七十歲的「老」小孩們,在媽媽面前變得更年輕了。媽媽臉上的皺紋,此刻也像花似地綻開。在當天,帥孟奇對着這些人說:「我雖沒有親生的孩子,但是我並不感到孤獨。說實在的,我可以說是孩子最多的一個人了。」
1998年4月13日12時03分,帥孟奇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她早在1989年就立下遺囑:喪事從簡,骨灰撒掉,餘款全部捐給教育事業。為了不給孩子和工作人員添麻煩,還準備了乾淨的內、外衣一套,毛衣、襪子、枕套、手帕也全部備好;這些雖是乾乾淨淨的,卻沒有新的,她一件衣服能穿三十年,衣服破了,就縫縫補補繼續穿,直到實在沒有辦法補的時候,她還會將衣服剪成馬甲繼續穿。她不捨得把錢花在自己身上,這些她一分一厘攢下來的工資,只有用在教育事業上十分慷慨,因為當年家貧輟學,帥孟奇特別關心孩子們的教育。
後人將她的骨灰撒到她家鄉的沅江,撒骨灰那天,岸兩邊擠滿了人來送別這位令人愛戴的老人,他們都流下了不舍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