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棟(棟樑)造價設計:水泥自流平這草不好種(乾貨)

水泥自流平在現代建築裝飾領域中逐漸嶄露頭角,但要成功應用它卻並非易事,可謂「這草不好種」。

首先,材料的選擇是關鍵的第一步。市場上水泥自流平材料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優質的水泥自流平材料應具備良好的流動性、自流平性以及合適的凝結時間。如果材料的流動性不佳,在施工時難以自動找平,容易出現高低不平的情況,影響地面的平整度和美觀度。而凝結時間過長或過短也會帶來問題,凝結時間過長會導致施工周期延長,增加成本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凝結時間過短則可能使施工人員來不及操作,造成施工質量下降。例如,一些低質量的水泥自流平材料在攪拌後很快就開始凝固,施工人員還未將其均勻鋪開就已硬化,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其次,基層處理至關重要。水泥自流平對基層的要求極高,基層必須平整、乾燥、清潔且具有足夠的強度。若基層存在裂縫、起砂等問題,即使鋪上水泥自流平材料,也會隨着基層的變形而出現開裂、空鼓等現象。在施工前,需要對基層進行徹底的清掃、打磨,去除表面的浮灰、油污等雜質,並對裂縫和坑窪進行修補。例如,如果基層有較大的裂縫,僅僅簡單填補是不夠的,需要採用合適的修補材料和工藝,如用環氧砂漿進行修補,並確保修補後的基層與周圍平整一致,否則水泥自流平在該部位容易出現應力集中而開裂。


再者,施工工藝的把控不容忽視。攪拌水泥自流平材料時,要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控制水灰比和攪拌時間。水灰比過大,會導致材料強度降低,容易出現起粉現象;水灰比過小,則會使材料流動性變差。攪拌時間過短,材料混合不均勻,影響其性能;攪拌時間過長,可能會破壞材料的內部結構。在攤鋪過程中,要確保材料均勻分佈,厚度符合設計要求。例如,厚度不均勻會導致乾燥速度不一致,進而使地面出現色差和變形。同時,施工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也會對水泥自流平的施工效果產生影響,一般適宜的施工溫度在5℃-35℃之間,濕度不宜過高,否則會影響材料的乾燥和硬化過程。

最後,後期養護同樣重要。水泥自流平施工完成後,需要進行適當的養護,一般在表面乾燥後進行洒水養護或覆蓋養護膜。養護時間不足,會使地面強度不夠,容易磨損和起塵;養護過度或方法不當,可能會導致地面出現水漬、變色等問題。只有在材料選擇、基層處理、施工工藝和後期養護等各個環節都嚴格把關,才能成功種植好水泥自流平這棵「草」,打造出平整、美觀、耐用的地面裝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