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久了才知道,廚房最好用的是這7個設計,少一個都難受

廚房,作為家裡最容易亂,以及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塊空間,若在裝修時沒有做好合理的設計,不僅在日常使用時會十分憋屈,甚至連下廚的心情都沒了。

此外,對於一個追求高質量生活的家庭來說,廚房更是不可忽視的重點。無論是選材、設計,還是功能配置,都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本期就分享7個廚房設計,只有入住久了才知道有多好用,哪怕少一個用起來都會很難受,趕緊來看看你家有沒有做吧。

一、不可缺少的補光燈

很多人在裝修廚房時,都習慣性在頂面留一個主燈,並認為瓦數高一點就夠用了。

可事實上,只有下廚的人才知道,甭管頂面的燈有多亮,只要往灶台前一站,立馬就出現了光線死角,繼而影響操作。

所以,除了頂面的主燈之外,我們在裝修時還需要增加一些補光燈,以徹底規避燈下黑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兩處。

①吊櫃暗藏燈光

如果廚房有安裝吊櫃,可以在吊櫃下方暗藏燈光,這樣既可以充分保證操作台的照明需求,也能間接性提升廚房的氛圍感。

Ps:在定製櫥櫃時就要和商家溝通好,方便預留燈槽,避免給後期安裝帶來影響。

②水槽上方燈光

水槽既是廚房裡操作最頻繁的地方了,也是最容易造成燈下黑的地方,所以最好在上方安裝一盞補光燈。可以是射燈,也可以是吊燈,具體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二、永遠爭論的大單槽

到底是雙槽好,還是大單槽好,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一直都爭論不休。有人說雙槽功能更加人性化,可以一邊清洗一邊瀝水;也有人說大單槽洗鍋時不憋屈。

我的看法非常簡單,如果水槽位置大於85cm以上,那麼就無腦選擇雙槽盆。並不是雙槽盆有多好用,而是超過這個尺寸的大單槽安裝上去後,比例會極度失調,看起來非常丑。

如果水槽位置小於85cm,那麼就選擇大單槽,這樣不僅比例會很協調,日常清洗時也會比較舒適。

所以,不管是雙槽盆,還是大單槽盆,根本就沒有爭論的必要,最重要的還是結合現場實際尺寸。也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活中做到好用。

三、檯面無擋水條設計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廚房算是家裡最髒的一塊區域了,也是最難打理的一塊區域。

所以若想生活有質量,一定要學會給清潔做減法。就拿檯面來說,如果按照常規方式安裝了擋水條,那麼就會在無形中給空間增添很多衛生死角。

比如擋水條與檯面的夾角處,就會隨着入住時間加長產生大量的污垢,既不衛生,打理起來也十分麻煩。

所以,我更傾向給檯面做無擋水條設計,不僅更有整體感,看上去也十分簡潔大氣,且極大減少了清潔工作量。記得填縫時選擇好一點的廚衛專用防霉膠,不要用美縫劑,那東西一點用都沒有。

除此之外,檯面無擋水條設計,對牆面的平整度要求非常高。所以在鋪貼牆磚時,就要把這個問題提前考慮到,建議先找平再貼磚。

四、打死不做膚感櫃門

近兩年膚感櫃門十分流行,相較於其它材質的櫃門,表面相當細膩顯質感,一看就高級感滿滿。

不過只適合用在其它房間,若用在廚房裡的話,基本上一摸就一個手印,並且極易沾上油污,清理起來那叫一個痛苦。

可能有的人會說,我家廚房用的就是膚感櫃門,每次做完飯順手擦一下就好了啊。事實上,如果你願意在清潔上花精力的話,那麼生活質量必然會下降。

所以,我更推薦廚房安裝pet亮光櫃門和雙飾面櫃門。前者表面光澤度較高,適合現代風格的裝修;後者表面更加細膩,適合原木風格裝修。

五、能做抽屜就不做開門

就現在的商品房來說,無論是大戶型還是小戶型,廚房的面積大多都很有限,而廚房又一塊重度收納區,所以我們在設計櫥櫃時,就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塊空間。

比如櫃體能做抽屜就不要做普通開門隔層,雖說抽屜多,會增加更多的五金成本,但就實用性來說的話,可以讓收納更加細化。

所以,除了水槽下方和轉角處的櫃體必須要做開門之外,其餘的櫃門都盡量做成抽屜或者拉籃。這樣既規避了隱形浪費,日常拿取也會更加方便。

Ps:若準備全做抽屜,尺寸規劃一定要考慮好,並且要優先考慮成品五金拉籃以及部分嵌入式廚電的尺寸。

六、寧舍檯面也要做高櫃

不管廚房裡的小電器是多還是少,都建議做一組高櫃,哪怕要犧牲掉一點檯面的空間,也非常值得。

相較於高櫃和吊櫃,高櫃除了擁有超強的收納力之外,日常存取時也十分方便。尤其在擁有多台嵌入式廚電的情況下,更需要通過一組高櫃,提升廚房的整體性與秩序感。

有一點需要注意,若高櫃準備收納電飯煲、微波爐、電磁爐、麵包機等小電器,記得給隔層做抽拉處理,方便隨時斷電、取用。

七、櫥櫃可以有開放區

如果家裡人口比較多,下廚比較頻繁,可以在設計櫥櫃時留一塊開放區,方便收納一個移動小推車。

千萬不要認為這個設計很雞肋,要知道一個小推車的收納力和便捷性,完全不是一截柜子能比擬的。比如調料、蔬菜,都可以放進小推車裡。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利用這塊空間安裝拉籃和垃圾桶。總之,靈活性非常高,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調整。

寫在最後:

廚房,不僅僅只有美食,更是幸福家庭的見證者。所以大家在裝修設計時,一定要多做功課,充分考慮家庭的生活習慣和實際需求。也只有這樣,才能裝出一個適合自己的理想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