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完的剩飯剩菜你會怎麼處理?許多人說「等涼了再放冰箱」,而有人卻堅持「趁熱放冰箱保鮮」。到底哪種做法更健康?今天,我們就一起揭開真相!
放涼再存?細菌早狂歡!
剩菜放涼的過程,細菌會瘋狂繁殖!這是因為飯菜和食物本身就有細菌,只不過通過高溫的「洗禮」,細菌存活較少,因此很難對人體造成影響。而當剩菜經歷60℃到4℃降溫時,其中的大多數細菌可以快速生長和繁殖,直到4℃以下大部分細菌又會回到緩慢繁殖的狀態,所以4℃到60℃又被叫做「危險溫度區」。
如果我們碰巧食用了繁殖到足夠數量的「條件致病菌」,或者「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強毒力致病菌,就會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剩菜還是要趁熱放入冰箱,不然室溫下放得越久,細菌繁殖越多。
熱菜放冰箱,冰箱會不會「受傷」?
不會「受傷」,冰箱沒有那麼脆弱。雖然食物趁熱放冰箱會短暫升高冷藏室的溫度,但冰箱的溫度傳感器在感受到溫度變化時會啟動降溫,讓冷藏室儘快恢復低溫狀態,熱菜放入冰箱,頂多相當於多開了幾次冰箱門。還有人覺得費電,但這在健康面前,完全是小問題啦。
剩飯保存要注意什麼?
如果一頓吃不完,建議在吃之前用乾淨的餐具盛裝儲存起來。不然剩下的「口水飯」,因為曾被沾着口水的筷子碰過,口腔中的細菌很可能會殘留在剩菜中,在隔夜存儲後,細菌數量就會大幅增加,再次食用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如腹痛、腹瀉等癥狀。
不同種類的剩飯最好分開用保鮮盒或保鮮袋裝好。這樣做能避免食物之間相互串味,還可減少交叉污染的風險。比如,將米飯和炒菜分別存放,能保持各自的口感和品質。
一口飯菜
藏着對健康的負責
下次面對剩菜
別再糾結
快速放冰箱才是硬道理
轉發給家人
一起告別這些誤區吧
圖源:網絡
來源:CCTV生活圈、食安中國、河南疾控等
編輯:麻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