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胡長幸
實習生 葉瑩
「這是王師傅的家,他是小區里的居民和鎖匠,不過現在他的木工手藝被很多居民見識到了。」近日,武漢東湖高新區佛祖嶺街道黃龍山社區居民何先生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了王師傅王向紅的家。3月下旬,他撥打極目新聞報料熱線,希望記者關注一下這位木工達人。何先生家有一件王師傅贈送的葫蘆掛件,寓意福祿雙全,家人都很喜歡。
據了解,王向紅從小喜歡做木工。30年前他從老家來到武漢工作,在光谷定居後,重拾以前的愛好,搜集廢舊木料,製作葫蘆、凳子、筆筒、樂器等物件,其中葫蘆、凳子等小東西多半送給朋友、鄰居。他也因此為被大家稱呼為「師傅」而自豪。
王向紅所在的黃龍山社區,正在籌劃打造一個木作坊,擬邀請王師傅當主理人,幫助豐富社區文化,增加青少年接觸傳統技藝的機會。
王向紅向來訪者介紹自己的木工作品
哪裡有廢木料,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近日,在何先生的引薦下,記者來到王向紅家裡。他家在一樓,帶有一個小花園。花園裡擺放着一架木工機床,還有木條、木板、粗樹段等木料,它們看起來像是廢舊材料。王向紅戴着草帽,正專心地給一根近1米長的木條打孔。鑽頭「滋滋」聲響起,淡淡的木頭香飄了出來。
加工木料
「這是在做綉框上的夾棍,社區請我給漢綉坊的綉娘們製作10套刺繡用工具。」王向紅介紹,工具分為支架和綉框兩部分,夾棍是綉框上的部件,主要起固定綉布的作用。已經做好的支架和綉框放在客廳里繼續陰乾,邊角處被打磨得圓潤光滑,散發著木材獨有的光澤。
工作台上的木製筆筒
環顧四周,這裡就是王向紅的創作天地。除了加工工具,角落裡、桌子上,甚至是靠牆的置物櫃里,都堆滿了廢棄的實木地板、實木傢具殘件、粗樹枝段、紅酒包裝木盒,還有工廠里不要的包裝箱木材等。
廢舊木料和加工工具
「哪裡有廢木頭,哪裡就有我的身影。」王向紅停下手裡的事情,告訴記者,小區業主家裡裝修或搬家後會丟掉一些木料,比如木條、木地板磚、實木傢具等,小區樹木修剪時也會鋸下一部分比較粗的枝幹。
這些在別人眼中沒有用處的東西,在他眼裡都是有用的寶貝,一看到就撿回來。他能很快認出材料是樟樹、榆樹、柏樹還是桂花樹。對於什麼木料適合做什麼,他都心中有數。
王向紅研究木料
製作的葫蘆、凳子等木作多半送人
「我做木工比較早,18歲就自己出去做事,別人都喊我師傅。」王向紅說,他今年50歲,老家在山西長治,早年他就對木工有濃厚的興趣。
1995年,他來到武漢,主要從事開鎖修鎖和裝修工作。2010年前後,他的工作逐漸穩定,也成了湖北女婿,在光谷小區買房定居,於是重新撿起木工的愛好,開始像一位魔術師,將廢舊木料「變廢為寶」。
實木地板磚也可以雕成作品
不過,木料收集回家後還不能馬上用。王向紅透露,木材需要先經過自然陰乾,時間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兩年。在木材水分、形狀穩定後,他再用斧頭、鑿刨子等工具做粗加工,接着上車床切出大致形狀,最後進行精加工,經過打磨、刷漆等工序,一個精美的木作才完成。
這些木作,包括各式各樣的葫蘆、相框、筆筒、小板凳、綉架、木雕擺件、中阮和八角琴等樂器。其中,葫蘆擺件居多,都會被他的妻子放進鐵質盒子里保存起來。
王向紅彈奏自製的樂器
記者注意到,王向紅客廳里,還掛了幾把樂器,他說有中阮、月琴、八角琴等,大部分材料也是廢舊木料,他都會彈奏。「受家父影響,我也愛好音樂,樂器演奏和製作都會一些,較早以前就有人找我買,這幾年還有人喜歡。看到有人用這樣的樂器,我感覺挺自豪的。」因為木工手藝比較全,很多人相信他,慢慢都處成了朋友。
把「福祿」送給鄰居(黃龍山社區供圖)
他做的葫蘆、小板凳,起初送給這些朋友,後來也開始送給鄰居、親友。至於送出去的具體數量,他早已記不清了,粗略估計,半數以上都送出去了。
叫聲「王師傅」他自豪,社區邀他當合伙人
但凡送出去的葫蘆掛件,王向紅的妻子姜女士,會提前繫上編好的紅色中國結,在「福祿」之外多添一份美好的寓意。給極目新聞報料的小區居民何先生,自己也收到過王向紅送的一個葫蘆掛件,他和家人都很喜歡。
自製相框和葫蘆
姜女士自己手上戴着的木珠手串,同樣是丈夫王向紅精心製作並贈送的。她收到後愛不釋手。姜女士回憶,夫妻倆一起回老家時,親戚們都知道他手藝好,有什麼木工活都想找他幫忙。他總是盡心儘力地完成任務,這讓姜女士感到十分驕傲:「在娘家,他比我更有名。」據悉,在日常生活中,王向紅閑暇時還會吹吹笛子、彈彈琴,這為家庭帶來了不少樂趣。
在一次居民走訪活動中,黃龍山社區負責人邱穎發現了王向紅的木工作坊,她對王向紅滿是欽佩與讚賞。她記得,王師傅以前參加過社區舉辦的幾場文藝活動,帶着樂器上台表演,現場氣氛很好,還以為他只是文藝愛好者。走訪之後,社區見識到了他的木工手藝。
王向紅製作的各式各樣的葫蘆(受訪者供圖)
後來有些居民給邱穎反饋:王師傅製作的葫蘆掛件或者小板凳,都給大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祝福和便利。這段時間,社區漢綉工作坊的綉娘們,需要一批綉框、綉架,這個活兒社區就交給他了。王向紅爽快地接下來了。
「小區里很多人見到我,都會熱情地叫一聲『王師傅』。」多年的木工愛好經歷和鄰裡間的互動,讓王向紅在街坊鄰裡間小有名氣,生活變得更加充實。黃龍山社區正在考慮,籌劃打造一個木藝作坊,擬邀請王師傅當主理人,幫助豐富社區文化生活,增加青少年接觸傳統技藝的機會。
(除署名圖外,圖片均為極目新聞記者拍攝)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