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家崽第三次把家裡塞在抽屜深處的金鏈子拖出來,丟地上聽響玩時,北京媽媽蔣雯終於意識到:或許家裡是該買一台保險柜了。
不只是她,短視頻平台上點贊過萬的熱門視頻里,小朋友直接把媽媽的金鐲子帶去幼兒園送同學。當「失物」領回後,媽媽恐怕不得不琢磨自己的首飾是不是應該放在一個更妥帖的地方。
京東采銷丹丹算是親眼見證了保險柜市場的火熱,據她介紹,近幾年來該品類在京東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年增速,具體到上個月,整體保險柜大盤增長近70%。
而不管是當下的熱銷產品,還是她與品牌接洽過程中了解到的創新方向,大多都聚焦在居家場景之中。
保險柜是怎麼從財務辦公室走進了卧室?過去電影里令人緊張萬分的開保險柜橋段,居然成了家裡的日常?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詞:保險柜
保險柜火了?
作為溫州人,蔣雯對保險柜完全不陌生。
十多年前她爸媽裝修老家房子時就配了一台,「那時候好像是每家的新房標配。因為本地婚俗的關係,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不少金飾、名表,買個保險柜放着很正常」。
但自己在北京成家後,蔣雯並不覺得有配置保險柜的必要。在她看來,買保險柜的前提是,不僅有「東西」,還得有「足夠」的東西可以放。
如今家裡已不放太多現金,自己那點首飾似乎也不值得專門置辦一個保險柜。直到她隨手丟在抽屜里的鏈子「慘遭不測」。
與她開始琢磨買台保險柜不為防火防盜只為「防孩子」相似,很多人不再追求保險柜一定要用來放很多貴重物品。
前幾年搬新家的時候,梁文欣也在同事提醒之下買了一台床頭櫃式的保險柜。
梁文欣購買的同款床頭保險柜。圖/電商頁面截圖
最早她只是放些首飾和重要證件,但隨着雙胞胎兒子學業日漸緊張,她的保險柜進入了「萬物皆可放」的階段。
孩子的手機、電視遙控器,都成了保險柜常駐嘉賓。「還是不要考驗他們的自覺性了。」她笑道。
至於梁文欣那位年輕同事小張,最早是裝修時被木工師傅問及是否需要預留保險柜空間時才想到這件事。
而他覺得「入股不虧」,是因為有孩子後,那兩年一直請了住家阿姨,重要物品放在保險柜里比較安心,「倒不是不信任,主要是給彼此都省些麻煩」。
京東數據顯示,當前保險柜的主流群體是26—55歲的已婚家庭用戶,其中26—36歲的年輕人佔了近四成,多數人也都生活在北上廣深等城市。
這群新中產,怎麼就被保險柜拿捏了?
保險柜,早就換了一個模樣
從事多年保險柜銷售的大林覺得,家用保險柜火起來其實沒什麼奇怪的:「中產一直以來都有買保險柜的需求,但現在可能更多人意識到,不一定是有大額資產才有必要搞一個保險柜。」
作為企業法人的吳莉,原本辦公室里有一台售價五位數的保險柜,用來放置公章、備用金等重要物品。
但直到偶然在網上刷到一款床頭櫃式的保險柜時,她才意識到,家裡其實也可以放上一台。「以前會覺得專門搞一台保險柜放家裡『怪怪的』,但做成床頭櫃就很自然了。」
在形態上擺脫了她心中傳統的保險柜印象之後,她也很快就適應了往裏面放些「日常」,護照、戶口簿、銀行卡、飾品,不一定貴重,但對她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東西。
資深業內人士易家林(化名)表示,嚴格來說,保險柜並不存在家用一說,只是最初在機關單位、企業等需要安全和保密存儲的場所內應用較多,但現在隨着產品的普及,大眾接受度越來越高,很多人的工作與生活也有融合趨勢,保險柜的使用場景才開始更多走向了家庭。
消費者想法的變化與市場的變化息息相關。最典型的就是,保險柜的價格越來越便宜了。
丹丹指出,從京東銷售情況來看,近三年來保險柜品類的件單均價正在下探。
打開京東「保險柜熱賣榜」,前十位產品的平均價格不足500元,而幾個熱賣款均顯示有超過20萬人曾購買。
圖/京東截圖
但既然是保險柜,這樣的價格還能讓人覺得「保險」嗎?
對此丹丹認為,在社會整體治安水平良好的情況下,多數城市家庭也有防盜門、智能門鎖、室內監控等防盜措施,消費者對於保險柜防盜性能的要求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高。
再加上防盜等級越高的保險柜,箱體厚度和重量都較大,價格動輒數千元甚至過萬,對於一般家庭而言顯然就是「性能過剩」,於是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漸漸成為市場主流。
有多年行業經驗的易家林也表示認同,在他看來,現在很多家庭購買和使用保險柜,其實並不是將其當作保險柜,只是一個更具私密性的存儲櫃而已。
也是因為這樣,越來越多保險柜被做成了床頭櫃、抽屜等模樣,隱形為卧室中一個普通的傢具。
梁文欣就頗為得意地提到,連她媽媽也是在家裡住了很久之後,才發現家裡的床頭櫃內有乾坤。
易家林補充道,除了與其他行業一樣狂「卷」價格,保險柜最可感知的一個行業發展趨勢就是家居化。從外觀設計、配色甚至是功能層面上,保險柜都在向家居市場靠攏,頭部企業也將與家居風格的融合作為當前的研發重點。
在電商平台搜索就可以發現,除了外表看起來跟床頭櫃無異的保險柜,艾譜、得力、虎牌等品牌還有專為收納珠寶首飾設計的小型保險柜。
圖/電商詳情頁截圖
得力甚至還有兒童存錢罐式保險箱,這款不過一百多元的產品在其京東自營旗艦店顯示已售出超過10萬件。
再卷,也要保險些
除了卷價格、卷適配家居場景、卷細分人群,智能化也是各大品牌發力的重點。
這不得不提到小米。早在2020年,小米就發佈了首款米家智能保管箱,並在去年發佈新款,有人稱之為「年輕人的第一台保險柜」。
米家產品從來都是圍繞着自家生態構建,「智能」也是小米保管箱的重要特點。以其最新產品為例,可以通過App控制,支持指紋、一次性密碼等解鎖方式。
這股智能化的風幾乎已經徹底刮到了保險柜行業,電影里傳統保險柜的機械鎖在主流家用場景里已經越來越少見。
丹丹表示,京東保險柜品類銷售數據中,支持指紋等開鎖方式的智能款產品銷售顯著高於機械款,而這也與保險柜主流消費者的年輕化息息相關,他們中的不少人對於智能門鎖、智能攝像頭等產品的接受度也很高。
她還提到,用戶在京東搜索保險柜時,「智能」與「家用」「小型」等詞一樣,都是搜索關鍵詞TOP10,讓保險柜儼然有了點「賽博保安」的意思。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品牌內部人士也表示,從智能化程度上來看,業內知名品牌產品與小米相比並無差別,「小米只是強在統一到了米家生態里」。
至於小米選擇叫做「保管箱」而非保險柜,或許也是因為要實現真正的保險還是有門檻的,畢竟小米最便宜的智能門鎖也要699元,而這款保管箱預售首發價不過649元。
要知道,保險柜這一品類其實是有國家標準存在的。
目前最新的「防盜保險柜(箱)」國家標準發佈於2019年,從名稱就知道,「防盜」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該標準從結構、材料、製作工藝以及鎖具等層面設定了嚴格的標準,最關鍵的就是,要求保險箱能夠實現不同程度的防破壞、抗衝擊等安全要求。
易家林表示,若參照此標準,市面上絕大多數產品顯然不合格,所以多數企業都參考行業標準或制定相應的企業標準,也不聲稱產品是「防盜保險箱」,而小米則是相對規範,直接將自家產品稱為「保管箱」。
只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保管箱」「保險箱/櫃」容易分不清楚。
哪怕是時任小米生態鏈部總經理的屈恆(現為小米集團副總裁)也在其2020年關於保管箱的微博使用了「保險箱」的說法。
圖/微博截圖
易家林也提醒道,一般保險柜的材料成本約佔總成本的六成左右,加上營銷等相關費用,還有與其他產品相比高出5—10倍的物流費用,一款30厘米高的保險柜售價至少在500元以上,才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險」。
而市面上有些熱銷產品,價格甚至低至兩位數。
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則給出了一個更為簡單的參考。他認為,在平衡價格和安全性的情況下,放在保險柜內的東西總價大約要是保險柜價格的10—100倍。「否則要麼是買櫝還珠,要麼就是珠玉蒙塵了。」他笑道。
也就是說,買多貴的保險柜,除了樣式,其實取決於你到底想要存些什麼。
或許相比「保險」,更多家庭確實在「保管」上存在更大的需求,而能否真正做好「保管」這件事,留給企業和品牌的上升空間也還有很大。
作者:梁婷婷
編輯:田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