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以內的嬰幼兒主要是通過嘴巴來滿足的自己的各種慾望(吃手、吸吮、吃喝)。這個時期就是通常所說的口欲期。「口」對於小寶寶來說,就是用來探索世界的工具。
如果在這個時期,寶寶的慾望得不到滿足,就可能會讓口欲期延長,這在心理學上被叫做「過度補償」。
這會使寶寶在口欲期後仍然吃手、啃腳丫等,長大後可能還會出現貪吃、抽煙、喝酒等現象。長大以後,如果碰到讓自己焦慮不安或者感到孤獨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咬唇,咬手指等,甚至進一步發展成不良的口腔習慣。

合理使用安撫奶嘴是利大於弊的,不會對寶寶的牙齒髮育有影響。安撫奶嘴是用來滿足寶寶吮吸需求的,它的作用是幫助寶寶。
安撫奶嘴有啥好處?
1)可以滿足寶寶的吮吸需求。相比寶寶不停吃手,或者隨手拿起身邊的玩具等來滿足吸吮需求,吃安撫奶嘴相對來說更衛生、更安全,可以幫助寶寶很好地度過口欲期。
2)可以安撫寶寶情緒,緩解寶寶的不適。通過吸吮,會轉移寶寶的緊張情緒,提升寶寶的安全感。例如寶寶腸絞痛,一直哭鬧,哄不好,這時候,給寶寶一個安撫奶嘴,可能會讓寶寶安靜下來。
3)降低寶寶發生猝死綜合征的風險。研究表明,寶寶睡覺前給他安撫奶嘴,可以降低寶寶發生猝死綜合征的風險。安撫奶嘴會讓寶寶睡覺時保持仰卧或者側卧的姿勢,這樣會避免因為俯卧而增加猝死的幾率。同時,吸吮安撫奶嘴會讓寶寶養成用鼻子呼吸的習慣,有效地防止「病從口入」。
4)對媽媽休息和恢復有幫助。使用安撫奶嘴的寶寶,會逐漸學會自我安慰,這樣媽媽可以得到及時的休息和恢復,能更好地母乳餵養。
因此,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長規律。只要家長不過度強調安撫奶嘴的作用,或者是強烈反對孩子使用安撫奶嘴,隨着孩子慢慢長大,自然會「戒掉」安撫奶嘴,從而可以避免因為過度使用安撫奶嘴而造成的牙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