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城市最為繁忙的「總客服」。365天,24小時,一頭系著市民和企業的急難愁盼,一頭鎖定政府部門的「有求必應」。這個高速運轉的平台上,承載着2100餘萬市民關於就業、教育、養老、住房等民生期盼,和360多萬戶市場主體關於享政策、少跑路、辦成事、多溝通的訴求。
當前,成都全市上下正紮實開展主題教育,貫通落實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進成都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和生動實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市民和企業的滿意度是檢驗主題教育是否走深走實的試金石。推動主題教育和為民辦實事互融共進,成都把市民的舒心和企業的信心作為落腳點。
成都發佈、蓉城政事、紅星新聞推出「12345,和你在一起」專題報道,持續關注市民和企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講述人與城雙向奔赴的故事。
家裡到處都是白蟻
地上無處下腳
傢具家裝被啃食一空
女主人折騰了半個月束手無策……
小區停車場出口有點繞
居民用行動「投票」
結果綠化帶變成了泥路……
市民身邊的這些煩人問題
一個電話就解決了
↓↓↓
家裡驚現無數「飛蟲」,啃空傢具
一個電話解決!
5月11日,經過前後三次噴洒藥物,新都區華石路某小區的陸女士家中已經沒有出現明顯的「飛蟲」,這讓陸女士一家終於鬆了口氣。想起此前家中滿地密密麻麻的「飛蟲」,陸女士仍心有餘悸。
原來,這些「飛蟲」是啃食木頭的白蟻。發現家裡到處都是白蟻,傢具家裝被啃食一空後,陸女士想盡辦法,卻不能「傷」白蟻分毫,束手無策的她撥通了成都12345熱線。
▲網絡理政提級處置專班
陸女士告訴政事君,這套房此前出租給了一個三口之家,後來租戶的孩子上學就退了租。「(他們)一直沒說過有啥異常。」陸女士說,新租戶是做戶外裝備出租的,也是一家三口,平時早出晚歸。直到4月初,成都氣溫升高,一天晚上,新租戶在房屋地面上發現了黑色的蟲子外殼,打掃乾淨後,第二天又出現了許多,這才聯繫房東陸女士。
「一堆一堆的。」陸女士說,她趕回小區,進家裡仔細一看,嚇了一跳,凡是木質的傢具——衣櫃、桌椅、木門、踢腳線等都被蛀空了,密密麻麻到處都是「飛蟲」,地上無處下腳。「這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陸女士說,因為到處都是蟲子,租戶還有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不能繼續居住,所以趕緊搬走了。
▲踢腳線被啃食一空
從蟲子翅膀的外形和蛀蝕傢具等特徵,陸女士猜測應該是白蟻,於是自行購買了多種殺蟲劑進行噴洒、熏葯,但是沒有效果。發現自己解決不了,陸女士向物業反映,物業工作人員表示,需要10戶以上才能統一上報處理。
這該怎麼辦?4月23日晚上,折騰了半個月也無可奈何的陸女士想起了成都12345熱線,於是試着打了求助電話。「第二天就有人聯繫我了。」
4月24日,接到市網絡理政辦派發的工單,新都區智慧蓉城運行中心網絡理政部工作人員劉海與陸女士取得了聯繫,同時工單也下派到了新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4月25日,劉海與新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絡理政科工作人員陳馳、公房管理和白蟻防治中心工作人員一同到陸女士家檢查情況。「到現場一看,確實很嚴重,家裡的木質傢具99%都被咬爛了。」劉海說。隨後,白蟻防治中心工作人員使用專門的白蟻消殺藥物進行全面噴洒,「效果很好,很快就看不到飛出來的白蟻了。」陸女士說。
之後,工作人員又上門進行了兩次徹底的消殺處理。
▲工作人員噴洒藥物
陸女士家的「飛蟲」問題得到解決,小區其他住戶會不會也有同樣的遭遇?政事君了解到,工作人員對陸女士家所在的小區進行了全面的排查,目前已經完成了小區所有公共區域和樓道的排查,小區共有1600餘戶,已經排查了830戶,其中16戶也有不同程度的白蟻蟲害,工作人員還會繼續跟蹤排查,確保處理到位。
走的車多了,綠化帶變泥路
了解居民需求後,泥路變瀝青路
近期,成都邛崍有市民通過12345熱線反映,小區停車場外的通道坑窪泥濘。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到場了解發現,該處本來是綠化帶,走的車多了,就成了一條泥路。了解事情原委後,相關部門沒有選擇恢復該處的綠化帶,而是硬化了路面,將泥路變成了瀝青路。
今年3月,成都12345熱線平台接到市民反映:邛崍市鑫海天城小區南門地下停車場出口外的通道未硬化,市民進出不方便。該處通道正對停車場出口,地面滿是車轍,一片泥濘。據負責施工的成都沄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沄崍集團」)項目負責人伍澤之介紹,這裡本來是綠化帶,因為行人較多,漸漸形成了一條道路。
▲硬化前
接到市民反映後,邛崍市行政審批局馬上聯繫到了沄崍集團。「我們馬上派人去了現場,了解了市民的訴求。」伍澤之表示,施工圖紙上該處確實是綠化帶,但小區居民表示,該處作為汽車通道更合適,本來的出口要繞一段,不是很方便。針對這一情況,大家已經用行動投了票。伍澤之隨即將情況反饋給了邛崍市行政審批局。新的問題隨之出現,要把這裡變通道,需要多部門聯動。
「開始還有點擔心,好幾個部門流程會不會比較久,沒想到兩三天就解決了。」伍澤之回憶說,經邛崍市行政審批局協調,交運局、公安局、道安辦、住建局、街道辦事處等相關單位共同踏勘現場,制定了解決方案。方案確定之後,他們立即調派了機械安排施工,包括小型壓路機、小型攤鋪機等。加上一個多星期的養護,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該處的通道從泥路變成了瀝青路。
▲硬化後
泥路到瀝青路的變化獲得了鑫海天城小區居民的好評。據了解,之前居民經過該處,不光是雨天車身甩上泥點子,有的車底盤低還會發生刮擦。現在不光乾乾淨淨,居民開車出入也更安心了。邛崍市行政審批局網絡理政科科長趙文濤表示,堵很容易,疏肯定要花更多心思,應該站在居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光治標,更要治本。
值得注意的是,該小區的問題不只有市民通過成都12345熱線平台反映,還有市民通過小程序提出。這個小程序就是今年剛上線不久的「崍管家」城市管理平台。今年3月15日,邛崍市「崍管家」城市管理平台正式上線,如今已運行50多天。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查看「崍管家」上群眾的新訴求,根據類型進行派單,並對處理結果進行跟蹤反饋。「鼓勵更多人參與城市管理,方法就要與時俱進,上線小程序就是為了無縫銜接當下大眾化的社交工具,讓大家更願意參與其中。」趙文濤介紹說。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
12345熱線和市民、企業之間
雙向奔赴的故事
還在不斷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