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張華 通訊員 蔡佳琪
圖/醫院提供
近日,捐精志願者合格率僅20%等話題引起熱議。廣東省的情況如何?廣東省生殖醫院男科主任、廣東省人類精子庫主任張欣宗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
為什麼捐精合格率那麼低
為了儘可能保障精液安全,人類精子庫要對志願者進行嚴格的篩查,包括體格檢查、性傳播疾病、遺傳病檢查以及精液質量評估等。
「近年來,全國各大人類精子庫的志願者篩選合格率約20%。這是否說明我國男性精液質量低呢?」張欣宗表示,「其實不然,這是因為我們對捐精志願者的精液質量評估標準遠遠高於正常生育人群的標準。」
根據國家《人類精子庫基本標準及技術規範》的規定,捐精志願者的精液質量評估標準要求精子濃度大於6000萬個/ml,存活率大於60%,其中前向運動精子大於60%等;而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人群精液質量的標準為精子濃度大於1500萬個/ml,存活率大於58%,其中前向運動精子大於32%。這樣看來,同等條件下,捐精者的精子數量幾乎是普通健康人群精子數量的4倍!
另外,據記者了解,因為捐獻的精子還需要經過冷凍,冷凍復蘇以後有一定比例的精子會死亡,因此對捐精志願者精液質量要求高一些。根據相關規定,為了不影響人工授精的妊娠率,外供使用的精液前向運動精子總數必須達到1200萬。這都是為了提高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等助孕手段的成功率。
所以,捐精志願者篩選合格率20%,不能簡單理解為有80%的人群精液不合格。張欣宗表示,「能成為合格的捐精志願者,都是優中選優。在歐美等國家,由於要求進行基因檢測、心理測試等,又會篩除掉一部分捐精志願者,因此,合格率更低,低於5%!可以說,很多人雖然生育過小孩,具備生育能力,但不一定能達到捐精標準。」(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秦小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