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是一件極為講究細節的事情,每個裝修設計都與日後的入住體驗感相互關聯。第一次裝修的業主朋友們或許對此感受不深,往往都是主觀地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裝修設計,但實際上有些看似「高大上」的設計,入住後你會發現它並不實用,導致入住沒多久就後悔不已,因為體驗感極差。
本期內容將給大家盤點一些比較雞肋的裝修設計,希望大家不要和我一樣踩坑!
1、定製鞋櫃底部沒有做懸空設計
當初定製鞋櫃的時候,設計來設計去只想着柜子每一層的高度和深度以及該如何布局,卻忽略了要在鞋櫃底部留下15-20cm的縫隙來放拖鞋和一些更換頻率高的鞋,以至於每次上下班都要先打開柜子找鞋或是放鞋,非常麻煩。
現在為了圖省事,家人們都懶得收納進柜子里了,全把拖鞋堆在家門口玄關處,開門亂糟糟的還時常會踢到,一點兒也不美觀。
2、衛生間特意砌牆做壁龕進行收納
也不知道為什麼80年代流行的壁龕設計突然之間又火了起來,這種「網紅」效應導致大家都跟風做壁龕,甚至有人不惜特意砌牆,然後再牆上掏個洞來做。其實真的大可不必,壁龕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好使,它主要是因為一些房子需要包下水管,那就順便做壁龕來收納東西,專門砌牆做既浪費錢又多餘。
再說壁龕也有它的缺點,比如做不好的話會積水,這樣一來時間一長,四個衛生死角都會變黑。有些師傅還把壁龕的隔板做得很厚,看上去又笨重又丑,還不如直接掛個置物架美觀。
3、家裡做隔斷式書架或開放式書櫃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其實我都不建議大家在家裡做鏤空隔斷、隔斷式書架、開放式書櫃這種設計,因為真的太難打理了。沒有櫃門的柜子,只能用於積灰塵,隔三差五就要打掃,簡直是一種折磨,尤其是鏤空設計的,大大小小全是縫隙,手指也伸不進去擦拭,久而久之就顯得很陳舊了。
4、浴室安裝浴缸
如果你家衛生間空間不大,不要安裝浴缸。浴缸或許是很多人的夢想,我們下了班可以享受一邊聽歌一邊泡澡,洗去一身的疲憊,但真實情況是它閑置率極高且佔用位置。試想下,泡一次澡前前後後要準備多少功夫?刷浴缸,放水,泡澡,再清理一遍,整個流程下來人都疲憊了。
上萬元一平米的房子,單單這個浴缸就佔了一席之地,最多周末有功夫可以泡一泡,普通人家真的犯不着安裝浴缸。
5、客廳擺放了佔地方的大茶几和L型沙發
選傢具的時候不能只圖款式好看,也要看看傢具的實用性。當初裝修的時候沒想太多,家裡配的是大茶几和L型沙發,入住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這兩個玩意是真的雞肋,又佔地方,還不如當初選擇一字型直排沙發配個簡單的小圓桌會更適合。
L型沙發往本來就不大的客廳一放,更顯得空間窄了,整個客廳顯得死氣沉沉的。大大的茶几更是雞肋,上面就擺點水果零食,擺多了又顯亂,好幾次經過都撞到了茶几的邊角。當然,客廳大的話這倒不是什麼問題,主要看個人的實際情況吧!
6、廚房牆磚和檯面都選了純白色
裝修的時候為了廚房的美觀性,特意選擇在牆面鋪貼網紅小白磚,廚房檯面也選擇純白色的石英石呼應,沒想到兩者都是非常難清潔的。尤其是牆面白色的小白磚,白色的美縫大半年就開始有點發黃了,而且當時貼磚費比磚本身的費用貴多了,七七八八算下來還不如一開始就貼更好看的大磚呢!
說實話,雞肋的裝修真的會讓我們的入住體驗感大打折扣,讓生活更加一地雞毛,所以我們在裝修自己的房子時,一定要盡量考慮實用性,規避一些雞肋的裝修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