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導線,豬肝紅地板,回型吊頂,當開發商鍾愛的3大元素湊合一起,終於懂了,為什麼很多年輕人堅持把改造放在首要任務了。
千篇一律的裝修,誰也不想打開任何一家門,就跟像走進自家一樣,這是其一,另一方面,這些條條框框,在喜歡的傢具選擇上,局限性很多,要麼妥協,要麼不將就。
本案的業主,就屬於後者,原始風格雖說不是心中所想,但好在房子基調和整體布局還算不錯,面積157㎡,4室還帶有小儲物間,日後老人的留宿和收納都不用犯愁的。
基於此,從戶型圖對比圖中,不難看出,我們沒有大拆大改,保留地面,結合他們的職業和生活習慣(女屋主是英語老師,男屋主愛運動),進行了部分合理改造,以此達到最舒適的家居狀態。
看到效果圖第一眼,我只想說,簡約風最迷人。客廳是整個改造的重頭戲,在細節上,它摒棄常規,不要門套,不要踢腳線,不要主燈,這個「三無」的空間,不見豪裝,卻比豪裝更吸引人。
在布局上,更是大膽嘗試了「去沙發茶几電視化」的一個設計,看似「標新立異」,實則賦予了空間更高的實用性,這裡既是書房,又是家庭影院,居中大長桌,背後暗藏投影幕布,日後住膩了,或需求變化了,改回傳統布局也無需大動干戈。
餐廚區域,依然大格局不動,冰箱適當外移,優化動線,極大程度上,提升空間的收納和舒適度。
原始圖
效果圖
廚房原始冰箱空位,後續計劃打上一排高櫃填補上,若有講究的,因需制宜,可以適當留排空,外露擺放一些使用頻率高的小家電,方便日常用。
客廳背後的房間,是老人房,未來不急着入住,大家可以做個參考,先把基礎柜子打好,不急着買床,摒棄一側床頭櫃,適當讓衣櫃延伸呈L型布局,功能實用性不減,還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把收納做到了最大化。
主卧帶主衛,原始格局不動,為契合整個家的風格,僅在地面和牆面做了一些功夫,小面積增加木格柵,靠其木製自帶的溫馨,提高空間舒適度,比起花哨的牆紙,更讓人久看不膩。
八九平不到的兒童房,想要五臟俱全的功能,將榻榻米+衣櫃+書桌一體化設計,無疑是做好的布局,床緊貼飄窗,但整體看着並不緊湊,青米配色,顯得簡潔大方。
多餘的空房,用作書房,一排高櫃+L型懸空桌,更充分利用了空間,且也能滿足兩人同時辦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