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娶日本女俘虜,生活40年後,兒子到日本繼承數億家產

1989年,一位離開中國老家近10年的遠征軍老兵,帶着自己的日本妻子,回到了老家白沙鎮。近10年的日本土豪生活,老兵始終還是無法適應,最終決定回到中國,在鄉下生活,而他的兒子則留在了日本,不僅入了日本國籍,還改名為大宮崇義,開啟了打理數億家產的生活。

80年代的日本

這天上掉下來數億家產的好事,真和電影上演的一樣,放誰身上都是讓人高興不已的事情。但老兵家的好事還真不是天上掉下來,這一切是有淵源的,故事還要從四十多年前說起。

一、遠征軍赴緬甸作戰

1938年武漢會戰以後,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無法取得大進展了,日本改變了策略,他們希望能夠切斷盟軍對中國援助的通道,當時的大部分資源都是從雲南那邊送入國內。

日軍開始攻打與昆明交界的緬甸,1941年,我國遠征軍開赴緬甸與日軍作戰。1943年,17歲日本女護士大宮靜子,和同學一起從日本出發,先到上海,後轉機到了緬甸。在緬甸就是在戰地醫院當護士,當時的戰爭還是很激烈,受傷的人也很多。

1944年,遠征軍發起緬北滇西作戰,這場戰爭殲滅了三萬餘人的日軍。遠征軍的一位連長劉運達,在攻下日軍的一個戰地醫院,一些日軍紛紛自盡,但醫院的醫生護士等不是軍人,他們只能投降。

劉運達把這些俘虜帶回以後,經過審問都是些不會打仗的醫護人員,於是就建議上級讓這些女護士給受傷的遠征軍服務,畢竟遠征軍中受傷的人也不少。劉運達對其中一位女護士特別有好感,和其他人對日俘虜的態度不一樣,劉運達非常關心她,這讓無依無靠的日本護士也心生好感。

二、娶日軍女戰俘為妻

不久之後戰爭結束,有些戰俘送回了日本,有些則留了下來。這位女護士大宮靜子選擇跟連長劉運達一起回到了中國老家白沙鎮。1945年回國以後兩人結婚,劉運達給大宮靜子取名莫元慧,並且開始認認真真地學起了中國話。

雖然改了中國名,學會了中國話,但抗日戰爭給中國人留下的傷害太大,所以可以想像家裡有個日本人的日子是不會好過的。日子難過但終究還是要過下去的,莫袁慧陸續生下了二個兒子,孩子長大以後還是和父親一樣幹着最重的活,拉條石。

三十年過去,莫元慧已經適應了中國的生活,也沒有人再去關注她是日本人的事情,她也已經入了中國的國籍,她和普通的中國鄉下婦女沒有什麼區別了

三、日本富商尋找女兒

1977年,日本日中友好協會一行人,在會長大宮義雄帶領下來到北京訪問,活動結束後,大宮義雄特別懇請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否幫忙尋找他的女兒大宮靜子。由於大宮義雄也只是根據回日本的一些戰俘的信息,從他們那裡得知大宮靜子是隨着遠征軍回到了中國。

憑着僅有的一點信息,有關部門開始了調查,很快便有了消息,於是他們就準備上門核實情況。1978年,白沙鎮的一個小村莊徐徐開進幾輛小轎車,這在當時可是稀罕物啊,村民都過來圍觀,車上下來的人開始問村民劉運達家在哪裡,他是否有個日本妻子。

劉運達和兒子劉崇義還在工地上運條石,這是一份辛苦又危險的活,他的大兒子就是條石翻下車被砸身亡的,但生活所逼又不得不繼續這個份工作。聽說來了小轎車,還是來找自己老婆的,劉運達和兒子急忙扔下手上活回到家中。

莫元慧見到這麼多陌生人也是很害怕,他們問莫元慧:你是不是在日本金澤市出生,後來學了護士,又到緬甸戰場照顧傷員,你的姓名是不是大宮靜子?莫元慧聽到這些鎮住了,都幾十年過去了,怎麼有人對自己的過去這麼了解啊?她戰戰兢兢地答覆到:是啊,我是大宮靜子,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對方也很是激動:終於找到了,大宮靜子小姐,我們是受你父親委託來尋找你的!這下終於完成任務了。莫元慧聽到自己父親還活着,也是激動得不停落淚。於是小轎車載着莫元慧一家子,來到城裡,核對身份辦理手續。

四、舉家搬到日本

其實早在1972年,中日關係恢復以後,莫元慧就動過回日本看看父親的心思,只是當時劉運達不同意,他怕莫元慧一去不返了。但是這次不一樣了,莫元慧知道父親還活着,而且已經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劉運達知道他阻止不了莫元慧回日本了。

此時的莫元慧心中也是激動不已,分別幾十年的父親還健在,而且也在尋找她,心中的思念之情頓時是如何也止不住了,晚上也是翻來覆去的回憶着小時候的場景。很快她的簽證辦好了,雖不忍心和丈夫兒子分別,但想到家中闊別幾十年的老父親,她還是咬咬牙回到了日本。

1978年的5月份,大宮靜子回到了日本,見到了思念已久的父親,父女兩人抱頭痛哭。原來大宮靜子還有兩個哥哥,大兒子參軍在戰役中身亡,小兒子身患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大宮靜子離家後就沒再見過。這個老父親也是夠可憐的,就想找到女兒繼承價值數億的家產,這時的莫元慧已經是一個富二代

大宮靜子的父親隨着戰後的經濟復蘇,生意做得非常好,短短几十年間擁有了幾家工廠,超市,還有酒店,名副其實的一個大富豪。隨着年紀越來越大,對兒女的思念之情也是不斷湧現,於是開始尋找女兒,根據女兒一起出國的同學回憶,大宮靜子是跟着遠征軍回到了中國,他也就斷了想法。

後來隨着時局變化,他有機會到中國,就又重新開始尋找女兒,好在女兒還安好,也順利回到了他的身邊。為了能讓女兒一直留着身邊,他讓女兒把在中國的丈夫和兒子都接到日本。

經過兩年多的書信溝通,1980年劉運達和兒子劉崇義終於辦好籤證,也來到了日本。當時的日本經濟已經十分發達,加上大宮靜子父親又是大富商,一家人在日本的生活着實讓人羨慕。

五、回到故鄉

在日本劉運達和兒子過上了神仙般的日子,大別墅,小轎車,但年過60的劉運達雖然物質生活是提高了,精神上卻一點不開心,因為他不會講日語,生活習慣又不相同,各種社交活動大宮靜子也要帶着他參加,他是倍感尷尬,回到中國的想法不斷。

後來大宮靜子的父親去世,劉運達就和妻子大宮靜子一起回到了中國老家,而他的兒子已經適應日本的生活,就繼續留在日本,打理外公留下的大筆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