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八公的故事》:秋田犬用十年等待詮釋了忠誠,感動了全世界

台灣動物醫生杜白曾說過:「狗跟主人的關係,像是傳統而古板的婚姻關係,沒有一絲一毫分居離婚的念頭,從一而終。狗不懂背叛、欺騙與懷疑。」

十年對於人來說,可能只是人生的一個片段,但是對於狗來說,可能就是它們的一生。一般狗的壽命就在十年左右。而在《忠犬八公的故事》這部電影里,狗卻用了十年的時間來等待一個已經逝去的人。

《忠犬八公的故事》是根據日本的一個關於狗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1987年被拍成日本電影,後來又由導演萊塞·霍爾斯道姆搬上好萊塢的熒屏。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4分,凡是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無一不被感動落淚。其實故事並不是很煽情,但是卻能夠帶來一種發自靈魂的感動。

純粹的愛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奢望,但是在我們的好夥伴狗的身上卻看到了希望。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條秋田犬。秋田犬的飼養在日本有着悠久的歷史,在古代它是一種非常高貴的犬種,是諸侯賞賜給所屬武士的獎勵。擁不擁有秋田犬、怎麼給秋田犬裝扮,是一種地位和權力的象徵。可以說秋田犬是武士精神的代表。後來秋田犬被日本人定為國犬。電影選擇秋田犬本身就已經有所寓意。忠誠是武士精神的核心。

秋田犬名叫八公,是根據其脖子上的掛牌來命名的。它的脖子上掛着一個八字的狗牌。八在在日語中代表着幸運,寓意着上通天堂,下通地獄。

不管是秋田犬,還是八公的名字,無一不是在彰顯着故事的主題。八公與其主人的見面已經預示着後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因為故事是發生在美國,為了能夠在電影中體現這些具有強烈日語色彩的觀念。小說中安排了一個日本武術教師作為八公主人的朋友。並且把八公的來源定為了日本。

八公出生於日本的一個寺廟中。後來它通過公路、鐵路、航空等途徑被快遞至了美國。不過在最後下了火車,將要分發的途中,寫有其主人的地址和名字的紙片被不小心碰壞了,裝它的籠子也因為顛簸掉在了地上。八公就這樣跑了出來,在車站上流浪。結果便被剛好下班回家的帕克教授發現了。一人一狗在見到對方的那一刻兩眼互望着,彷彿他們註定就是夥伴。

帕克教授是一位大學老師,負責教授音樂,和藹可親且具有愛心。他看到八公小小的體型、可愛的外表和彷徨無助的眼神,便動了惻隱之心,將它抱了起來,想要幫它找到主人。他來到售票員處,想將它放到那裡,等着其主人來認領。不過售票員堅決不答應,車站可不適合養狗。沒辦法,售票員留了帕克的電話,告訴他先把狗帶回去,如果有人來認領,可以打他的電話。

當天晚上,帕克就將八公帶回了家。他知道自己的妻子不喜歡養狗,便偷偷地將帕克放到了客廳里。可是當兩人在卧室中躺着說悄悄話的時候,八公突然出現在了卧室,還碰了下女主人的腳,把她嚇了一跳。就這樣,本來和睦的家庭產生了矛盾。夫妻二人圍繞着養狗的問題,展開了爭吵。當然主要是妻子在發表意見,帕克還是以忍讓為主。帕克向妻子保證,等找到八公的主人,便將它送走。當兩人在爭論間,帕克又弄壞了女主人花費了幾個月搭建的城市模型,情況更是雪上加霜。家庭矛盾往往就是因為一些小事逐漸被擴大的。

第二天,帕克教授利用工作之餘到處張貼尋人啟事,尋找八公的原先主人。他也到過狗狗的臨時管理處,但是對方表示只能夠代養兩個星期。此外,他又拜會了一些朋友,問他們想不想要領養這條狗,不過都沒有什麼結果。他拜訪的其中一個朋友便是上面所說的那位日本武術老師。雙方經常在一起切磋武術。也是因為他,帕克知道了八公的名字,知道了它的寓意和來源。帕克對八公越加愛不釋手。

在帕克到處尋訪其主人的時候,帕克的妻子也用電話幫助尋找。後來帕克看似悻悻,實則內心竊喜地回到了家中。他其實內心很慶幸沒有幫助八公找到主人,他還是很希望能夠領養八公的。連續幾天,他都沒有找到八公的主人。就這樣,八公暫時留在了帕克家。白天帕克在家的時候,就按照其他狗的訓練方式訓練帕克,讓帕克去叼球。但是帕克始終沒有學會。後來他知道,秋田犬是不屑於做這樣的事的。

不過雖然如此,他與八公玩得卻非常開心。這時有人打來電話,帕克的妻子得知有人想要領養帕克,她本來是想要答應的,但是看到帕克與八公玩得不亦樂乎的模樣,便回答說八公已經有了主人。這就意味着,帕克的妻子同意了帕克領養八公。她還是很寵愛自己丈夫的。後來,帕克的女兒偶爾也回到家中。她也非常喜歡八公。父女二人與八公相處和睦。妻子的包容、一家三口的團圓、家庭的和睦,這也是這部劇感人的地方之一。

自此之後,八公就成了這個家庭的一員。隨着八公越來越大,它對帕克的依戀之情也越深。一次,帕克去上班,它非要跟着一起去。帕克沒有允許,將它關到了院子中。不過八公沒有放棄,它從院牆的底部刨了個洞,自己鑽了出去。然後跟着帕克的氣味,來到了車站,並且偷偷地跑進了車站,到了站台上。當帕克正要坐火車去上班時,他看到了在站台上目送他的八公,趕忙從火車上下來,想要將八公勸回家。

但是八公對他非常親熱,勸說無果。無奈之下,帕克將它送回了家中。自己只得打車前去上班。當帕克快下班的時候,八公又自覺來到了車站門口,坐在車站對面的花壇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等着帕克出現。等帕克出站後,他沒有第一眼看到八公,但是八公看到了他。它撒着歡撲到了帕克身上,跟他一陣打鬧。帕克非常高興,他還問那個賣熱狗的朋友,是不是自己的妻子跟八公一起來的。熱狗朋友說沒有看到。帕克就更驚奇了。

此後,帕克每次上班,都跟八公一起出門。一人一狗互相打鬧着,一邊跟相熟的朋友打招呼。帕克進站,八公就在門口花壇上送別。等下午帕克下班,八公就提前到車站對面的花壇上等候,然後給帕克一個熊抱。日復一日,都是如此。

一次,帕克下班沒有看到八公,他很恐慌,趕忙跑到了家中,尋找八公。最後他在院子的一個角落下發現了它。當時外面有一個臭鼬正在院子中覓食,八公正在對着它吠叫,他是在保護這個院子。帕克趕忙跑過去將八公抱在了懷裡,用拖把將臭鼬趕走,為此也被臭鼬噴了一身的臭氣。

一天早上,八公突然叼着一個球跟着帕克來到了車站,它向帕克展示了自己會叼球的技能。帕克非常驚喜,因為他一直都希望教會八公這麼做。他甚至興奮地帶着這個球來到了課堂上。他一邊講課,一邊手裡把玩着這個球。但是當他講到一半的時候,帕克突然中風倒在了地上。當他被送往醫院的時候,帕克已經去世了。帕克的家人將帕克安葬了。帕克的女人在之前也已經出嫁,帕克的妻子因為難過,也離開了原先居住的地方。帕克的女兒將八公接到了自己家居住。當時八公向帕克展現叼球技能的時候,它估計已經預感到可能以後都不會見到帕克了。動物的第六感要比人類更敏銳。

八公雖然被安頓到帕克女兒家居住,但是八公顯然並不適應,它一直想着能夠見到它的老主人。一次它趁着房門沒有關閉的空當跑了出去。它順着鐵路軌道往帕克原先居住的地方找去。一路走走停停,當時天氣下着大雪,八公的背景孤獨、寂寥又讓人心疼。它來到帕克居住的地方,那裡已經物是人非了,已經換了新的人家居住。然後它又跑到了帕克經常往來的火車站。它跟往常一樣,在站前的花壇上蹲着,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車站門,希望下一秒帕克就會出現。就這樣,它一直等到了第二天。帕克的女兒、女婿終於找到了它,將它帶了回去。

不過八公顯然沒有死心,此後便天天跑到車站來。帕克的女兒最終也非常無奈,只得任由八公來往。剛開始,它中間還會回家去,後來它就從早到晚一直蹲在那個花壇上,盯着車站的大門。帕克的朋友,那個在車站賣熱狗的小販,天天就給它些吃的。車站的那個售票員,也時時來逗弄下它,想要讓八公開心。

就這樣,春去秋來,整整過去了十年。八公始終蹲在那裡,盯着火車站的門口。它的年齡也大了,身體也顯得有些老態了,眼神也不像以前那麼明亮了。但是它盯着車站門口的眼睛卻始終沒有挪開。在這期間,新聞報道了八公的事迹,很多人因為八公的事迹而感動,他們給八公捐了些錢,讓售票員給它買些吃的。其實不用他們捐助,售票員、賣熱狗的小販都沒有停止過為八公提供食物和水。在這十年里,小販的頭髮也全都白了,他也老了。售票員也已經不是壯小伙了,也成了中年人了。他們從頭到尾,見證了八公與帕克之間的感情,見證八公的堅持和執着。任何一件事只要年復一年地去做,都會成為一種永恆。何況主角還是一條秋田犬。

八公當年可能預感到那是最後一次見到帕克了。

它之所以一直在等待,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它可能真的能夠上通天堂吧。它可能希望帕克能夠從那裡回來看它,或者將它帶走。而車站是他們默契的約定。

就在第十年,八公真正地等來了一個它熟識的人,帕克的妻子。帕克的妻子因為無法忍受帕克離去的事實,賣掉房子,到外地去散心。這一去就是十年。當她推開車站大門的時候,她第一眼就看到了對面的秋田犬八公。帕克的妻子撫摸着八公已經有些老態的身體,抱着它便哭作了一團。帕克的妻子在八公身上看到了帕克的影子,八公在帕克妻子身上感受到了帕克的味道。它十年的等待也可能是為了完成帕克不能完成的使命,給他妻子最後一些慰藉,儘可能地陪着她慢慢老去。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狗愛他們的朋友,咬他們的敵人,和人不同,後者無法純粹地愛,在客觀關係中,總是愛恨交織。」其實人真是奇怪的動物。現在的人喜歡用「有什麼用」來評價事物,比如學文科有什麼用之類的。那為什麼不反過來用這個模式來問下自己,仇恨、嫉妒、生氣又有什麼用?這些負面情緒既傷人又傷己。動物的思維雖然沒有人複雜,但是有時候卻比人更明智。真正的智慧不是機巧和姦詐,而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更舒服。所謂大智若愚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