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想當皇帝,但大臣卻非要他當皇帝,最終成為一代明君。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段非常混亂的時期,那就是五代十國,李存瑁在李嗣源的幫助下創立了後唐,李嗣源其實是沒有姓氏的,他原來的名字叫做邈佶烈,在他13歲的時候,李克收養他為義子並給他取了這個名字,幾年之後,李克在源驛中差點丟了性命,還是李嗣源把他救出來,也因為這件事李嗣源被得到重用。

天佑五年,李克利用病逝的世子李存瑁繼承皇位,而同時李嗣源把梁軍攻破成為戰功第一人,在接下來的十幾年他分別攻佔了柏鄉,魏洲,保衛幽州,只要是他帶領的戰爭,幾乎就沒有失敗的。在同光元年,李存瑁正式建立後唐,而李嗣源在接下來的兩年,分別拿下鄆州以及汴州,後梁在他手中滅亡,朝廷上下幾乎沒有人能比得上李嗣源。

這人一旦有了點成績就容易受到別人的猜疑,李存瑁茂也不例外感覺到李嗣源對他的威脅,對他不得不多加防範,又過了一年,將領元行欽污衊李嗣源有異心,而他急着向皇上證明自己,但是卻被他的長子給扣押,這時候的李嗣源不得不為了自己考慮自立為王。

他把汴州佔領之後,唐庄宗在洛陽城被一場叛亂亂箭射死,李嗣源便進入了京城,穩定局勢,他其實想等庄宗後人來繼承帝位,可是跟在他身邊的人卻把皇長子給暗殺,其他的皇子也全部都失蹤,所以他不得不登基做皇帝成為唐明宗。

李嗣源是大字都不識一個的人,所以他能做上皇帝是因為他的戰功赫赫,所有人對於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她本意沒有做皇帝的心思,是眾人把他推上了帝位,他也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不多,為了能把國家治理好,更虛心請教大臣教給他治國的道理,在五代十國時期那麼多的皇帝中,李嗣源可是不可多得的一位明君。

李嗣源不過登基七年,國家一片平和,在政治方面,只要是貪官一律不得放過,積極選拔人才擔此重任,在經濟方面,為了減輕民眾的負擔把所有的雜稅都給取消,軍事方面是他的強項,加強軍事力量,對藩鎮作亂之事嚴厲懲罰,對於他目不識丁的一個粗人來說,能做出這樣的成績真的是很優秀了。

李思源到了晚年時期,他也犯了許多皇帝同樣的一個毛病,就是疑心太重,只要是他懷疑的臣子,就隨便殺死,而,他的次子召集軍隊密謀造反之事,這個時候李嗣源的身體越發不好,慢慢的在恐懼中去世了。其實大多數皇帝到了晚年都會有疑心病,擔心這個要造反,那個要取代自己,作為一個年老體衰的皇帝也做不了什麼,國家慢慢也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