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一部真實的世界地理?美國學者:向中國人低頭

《山海經》自古號稱奇書,自戰國至漢初成書至今,公認是一部奇書。書中所記神靈四百五十多個,個個奇形怪狀,神通廣大。它是現存的保存古代神話資料最多的著作,堪稱中國上古神話的寶庫。全書十八卷,分《山經》、《海經》兩大類,約三萬一千字。

內容涉及很廣的範圍,包含了地理、歷史、植物、動物、礦物、醫藥、鬼神、祭祀、氏族部落諸方面的內容。它的作者原題為夏禹、伯益,實際上並不是一人一時所作,而是多位無名氏的集體創作。成書年代約在四千年前,寫定於距今兩千至兩千五百年間。

《山海經》文字簡約,索解困難,內容散漫,不成系統,如碎金散玉一般,如果能加以破解,將會對中國上古歷史研究有極大意義。當然後人們也是極力希望能夠破解《山海經》一書,這將對中國乃至世界有不可估量的貢獻。

當代學者馬昌儀先生為恢復《山海經》的真面目,給讀者與研究者提供一部見之於古代珍本,有觀賞、收藏和學術研究價值的真正的《山海經》圖集,曆數年苦功,搜集了10種明清古本《山海經》,找到了2000多幅圖,又從中精選出1000幅,予以梳理、考辨、研究、解說,成就了這部《古本山海經圖說》

《山海經》作為一部包羅萬象的奇書,全書約記載了40個國家、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種一首涉及神話、地理、民族、風俗、物種等各個方面。然而對於全書涉及的事物的真實性來歷眾說紛紜。

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曾說,《山海經》裏面的內容過於荒誕,不敢拿來參考。清朝人編纂《四庫全書》時,也認為《山海經》百無一真,把它列入了小說的範疇。

但也有人發現,其中的一些記載又能和現實相吻合,比如《海內東經》對蓬萊山、琅琊台、會嵇山的位置描述,就和真實世界一般無二。還有一種說法是,《山海經》記載的內容不僅局限於中國境內,而是包含了整個世界。

曾經有個名為默茨的女學者,通過親身實地考察,驚訝的發現《東山經》記載的4條山系無論是從山脈走向、河流走向、包含的動植物還是它們之間的距離,都與美洲中西部的4條山脈完全吻合。

而《大荒東經》中開篇一句「東海之外大壑」,其中的「大壑」指的就是美洲大峽谷。而《海外東經》中后羿射日的故事也能找到對應,她發現印第安人也有十個太陽的傳說,墨西哥也有「十日浴於扶桑湯谷」的故事。

類似的證明還有很多,所以默茨認為早在4200年前,中國人就來到美洲進行資源考察。對此她還感慨道:「對於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為白雪皚皚的峻峭山峰繪製地圖的剛毅無畏的中國人,我們只有低頭頂禮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