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用白旗當國旗的國家,沿用上百年,如今已發展成世界強國

截止到如今,世界上每個國家,甚至小到地區,都有着專門代表自己的旗幟,作為一種象徵和標誌,而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旗,可以追溯到13世紀的丹麥,相傳在公元1219年,丹麥國王率軍對愛沙尼亞進行征戰,戰事焦灼的時候,一面帶有白色紅字的旗幟從天而降,極大的鼓舞了人們的士氣,從而獲得了戰爭的勝利,這也就是如今丹麥國旗的由來。

國旗大多數有簡單的顏色和線條組成,一來方便製作,二來能夠提高辨識度,那麼大家是否聽說過使用白旗當國旗的國家呢?

眾所周知,白旗顏色鮮亮,而在國際上,往往被作為投降和放棄抵抗的象徵出現,比如1945年的柏林戰役中,決定率軍投降的德軍軍官,就是手持白旗向蘇聯走去。然而世界上,還真有這麼一個唯一用白旗當過國旗的國家,沿用上百年,如今是歐洲強國之一,這就是法國。具體是怎麼一回事情?

15世紀末,隨着最後幾塊貴族領地,勃艮第、比卡弟併入法蘭西王國的版圖,一個現代法國相差無幾的法國,正在逐漸形成。

此時的法國人,還沒太有國旗的意識,但是白旗,卻成為了波旁王室出巡的時候,最喜歡使用的標誌,它象徵著國王的神聖。而在此之後,法國皇家海軍,也開始懸掛白旗,用來表示屬於對屬於皇家的效忠,這一段時間內,法國還令禁止民間商船懸掛白旗,這也就第一次賦予了白旗政治意義。到了1775年以後,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支援美國獨立戰爭的法蘭西艦隊,也曾經懸掛白旗,而做出標識。

不過對於波旁王朝而言,除去白色象徵法國之外,他們同樣使用皇室圖案,藍色鳶尾花來作為皇室的標識,而這同樣是法國另外一項具有代表性的旗幟。

當然,法蘭西的第一面正式國旗,卻是出現在1789年,國王路易十五和繼位的路易十六無力掌控國內,法國大革命正式爆發,憤怒的巴黎市民走上街頭,以藍白紅三色作為隊旗,其中白色代表國王,紅藍兩色代表國家和人民。到了1794年,三色旗被確定為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國旗。

但是新的法蘭西共和國,卻並不穩定,先後經過了拿破崙和波旁王朝復辟時代,國旗也是不停的更改,到了波旁王朝復辟期間,王室最初也是使用藍色鳶尾花旗幟作為國旗,然而從老百姓到官方,認為這枚旗幟實在是複雜,不少出門在外的法國人,依然用白旗作為自己的表示,而到了1814年,官方正式確定,將白旗作為國旗。

結果到了1815年,拿破崙復辟,恢復三色旗作為國旗不到數個月,又再次被反法同盟推翻,而法國國旗的爭執,一直到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推翻在位的查理十世,國旗的爭論,在得以結束,結束了大量法國群眾,將白旗作為國旗沿用上百年的歷史。

在此之後,儘管法國經歷一戰二戰,並數次重組共和國,三色旗作為國旗,都基本保持不變,比如戴高樂逐漸的流放政府自由法國,同樣是三色旗上放了一個十字架而已,單純的三色,也成為了我們如今最常見到法國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