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的過程其實非常簡單,曹操在當陽長坂擊敗劉備後,劉備逃往江夏郡,而曹操繼續率軍到達江陵城(今天湖北省荊州市),隨後曹操在江陵城休整了2個月,2個月後,也就是公元208年12月正冬季,曹操從江陵城出發,率領大軍沿着長江順江東下攻打江夏郡的劉備。
從江陵乘船順江而下,首先到達的是江夏,這裡是劉備和劉琦的地步,曹操第一步顯然是攻打劉備,但是曹操沒有料到孫權和劉備會在短短的2個月之內聯合起來,也沒有料到孫劉聯軍5萬人已經乘船逆長江西進,所以曹操與周瑜率領的孫權聯軍在赤壁相遇了。
所以,赤壁之戰其實是一場遭遇戰,沒有預設戰場,只不過雙方碰巧正好在赤壁的長江江面上碰面了,雙方碰面之後,就打了一仗,這一仗曹操打敗了,原因自然是因為曹軍不熟悉水軍,荊州降軍也沒有全心忠於曹操,而在江面上作戰,軍隊多是沒有用的,江面上作戰,士兵只能乘坐船隻,而雙方只有最前面一排船只能相互作戰,後面的戰船與士兵都只能看着,因為孫劉聯軍的水軍更優秀,所以第一仗孫劉聯軍勝了。
於是雙方開始對峙,孫劉聯軍在長江南岸的赤壁安營紮寨,而曹操在長江北面的烏林安營紮寨,同時雙方都在想辦法如何擊敗對方,經過幾天的對峙,周瑜手下的將領黃蓋給周瑜提供了一個計策,內容是這樣的:
黃蓋提出由自己假裝投降曹操,並約定投降日期,然後到了那一天,黃蓋率軍投降,同時在所乘船隻上綁一隻蒙沖戰艦,在戰艦上澆上油,放上乾柴,然後向曹營駛去,在快要到達曹營合適的地方,點燃蒙沖戰艦,讓着火的戰艦沖向曹營,然後周瑜再率領大軍沖向江北,就能擊敗曹操。
黃蓋的計謀簡單地說就是:詐降計+火攻計。其實並不複雜,而且流程也很簡單,最終,赤壁之戰按照了黃蓋的計謀行事,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阻擋了曹操統一天下的步伐,那麼問題來了,火燒赤壁的細節是如何操作的?曹操這麼一個多疑善謀的人,怎麼就會相信黃蓋的投降呢?怎麼就一點懷疑都沒有?
先是曹操為何會相信黃蓋的投降?
這裡有兩個可能,一個是曹操相信了黃蓋的投降,因為曹操剛剛拿下了荊州,沒有費一兵一卒曹操就拿下了荊州,因為劉琮不戰而降,既然整個荊州能降,那麼黃蓋為何不能不戰而降呢?這裡的意思就是說:曹操頭腦發熱,失去了必要的判斷力。
第二種可能就是曹操從來也沒有相信黃蓋的投降,一直是持懷疑的態度來觀望黃蓋的投降,只是着火的蒙沖戰艦沖向曹營時,曹操根本無法躲避,因為長江北岸全部是曹操的戰艦,沒有地方躲,只要火船來了,就一定會被燒的,但是曹操還是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被對方火攻。
這裡有一個最為關鍵的條件就是:曹操在江北,周瑜在江南,從周瑜的方向往曹操的方向看過去,就是東南方,黃蓋投降的時候,當時颳起了東南風,蒙沖戰艦沖向江北是一定要有風的,因為長江是活水,如果沒有風,船就會向東順江而下,正因為有東南風,蒙沖戰艦才會沖向江北的曹營,要知道着火的戰艦上面是沒有人的,如果靠人力操作戰艦,那麼曹軍完全可以射箭把人射成刺蝟,戰艦沖向江北曹營完全靠風力,因此戰艦從長江南岸沖向長江北岸就一定要有東南風。
但是,當時可是12月份,正值冬季,懂得天氣的人都會明白,在12月的隆冬季節是不可能有東南風刮的,東南風一般是夏天或者春天刮的,曹操作為多年在外征戰的統帥,對於天氣他顯然懂得一些,至少冬天颳起東南風這事,在曹操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個人更傾向於第二種可能就是:曹操並不相信黃蓋的投降,他想看黃蓋到底在耍什麼花招,因此一直做好戒備防備黃蓋,但是曹操沒有想到的是,冬天居然颳起了神奇的東南風,一下子讓曹操蒙了,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着火的戰艦衝來,然後就是曹操整個戰艦被火燒毀了,曹操自然也就大敗而逃了,這就是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那神奇的東南風。
那麼這神奇的東南風從哪裡來的?反正不是諸葛亮借來的,而是周瑜等人長期居住在長江邊上,掌握了長江的風向,知道在冬天也有可能會颳起神奇的東南風,而曹操沒有在長江邊上待過,所以並不了解這一神奇的自然現象,至於長江在冬天為什麼會刮東南風,這可是一個氣象問題了,同時也是大自然神奇的自然現象,要知道大自然一切皆有可能發生。
估計曹操致死也沒有想明白冬天為什麼會刮東南風,也沒有想到赤壁之戰會敗在一種神奇的自然現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