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法國,往往會想到凱旋門,巴黎聖母院和埃菲爾鐵塔,實際上高盧雄雞才是法國最具勇敢、智慧、神聖的象徵。
高盧雄雞稱呼由征服法國的羅馬帝國提出,法國的敵人也用此稱呼奚落法國人像雄雞一樣自大與愚蠢,但法國人不但沒有很難堪,反而賦予了高盧雄雞這一稱呼積極向上的意義。
一、法國的敵人諷刺法國為驕傲愚蠢的雄雞,而寓言故事改變了公雞的形象使其具有了智慧的象徵
公元前1世紀,凱撒大帝征服了現在的法國,稱為高盧。高盧在拉丁語中有着雄雞的含義,所以現在的法國人稱自己為高盧人的後代,雄雞也成為了國家的標誌。
羅馬人信仰基督教,在傳教士的推廣下,基督教也在高盧盛行,高盧人也多數成為了基督教徒。
英國和德意志沒有受到基督教影響,而是日耳曼傳統。正是文化的不平衡,直到西羅馬帝國滅亡,法國被稱作高盧雄雞,諷刺法國人的愛慕虛榮。
面對着如此諷刺的稱呼,法國人努力宣揚高盧雄雞的優點,賦予它積極的意義。13世紀時,在一則寓言里就有着狐狸與公雞的故事。
狐狸看到公雞在睡覺,想着抓住它並飽食一頓,卻驚醒了公雞。狐狸謊稱想聽公雞的歌喉是否像傳聞中一樣動聽,公雞放鬆警惕並唱起歌來。
這裡生動形象的描述了愛慕虛榮的形象,也是法國敵人對法國人的嘲笑。
狐狸看到公雞唱歌並繼續花言巧語的哄騙,公雞閉上眼睛唱起了歌,狐狸乘機抓住公雞,這時公雞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它轉動腦經開始不停的誇讚狐狸聰明,並說誰都不是它的對手。
狐狸也越來越驕傲,剛想開口說話,公雞掙脫逃走。
這則寓言前半段將公雞敘述成愛慕虛榮和驕傲的形象,後面卻顛覆了這一形象,公雞憑藉自己的指揮與勇氣拯救了自己。公雞的形象也在群眾的心中發生了積極轉變。
二、聖女貞德給予「高盧雄雞」新的象徵意義,法國王室將此意義得到鞏固並成為法國人民的象徵
公元1337年,國王菲利普六世打壓封建領主勢力,英國不願被法國控制,在國王愛德華三世的帶領下對法國進行反抗鬥爭,英法百年戰爭的篇章就此展開。
第一階段英國戰勝法國,1355年兩國重新交戰,法國軍隊節節敗退,被迫與英國簽訂停戰協議並進行割地。1369年法國國王查理五世撕毀停戰條例再次發起攻擊並成功收回了失地。
在查理七世時期,英法再次發生戰火,這一次卻是由法國少女「聖女貞德」挽救了法國的命運。
貞德1412年出生於法國棟雷米小村,她從未上過學,但經常去教堂虔誠禱告。1425年,貞德稱聽到了上帝的啟示:協助查理七世拯救法蘭西。
1428年,法國危在旦夕,貞德請求覲見查理七世遭到拒絕,但她沒有放棄。直到1429年2月通過了國王的考驗終於見到了查理七世。
在長時間的密探中,貞德取得查理七世的信賴,高舉戰旗向處境危機的奧爾良地區進發。
貞德軍隊的戰旗由她親自紋綉,圖案正是器宇軒昂的高盧雄雞。貞德與戰旗出現時,法國軍隊士氣大增,重新獲得了勝利的信心。
戰場上貞德的精明指揮與英勇作戰讓兩軍都心生敬意,經過數天戰鬥,貞德率領軍隊突破奧爾良圍困,讓法國人民受到極大的鼓舞,法國在戰場受英軍壓制的局面才得到逆轉並獲得勝利。
「她體現了人類的善良和勇敢。勇氣,美德,智慧,這一切都在她身上放出了光彩。」
貞德受到法國人民的擁護,成為了法國的聖女。戰爭中貞德始終高舉戰旗,雄雞戰旗也成為了勇氣與勝利的旗幟,而雄雞也成為了勇敢、智慧和神聖的象徵。
隨着歷史不斷推進,法國國王也將自己比作雄雞,表達自己有勇有謀,像雄雞保護雛雞一樣保護自己的人民。
亨利四世是納瓦拉國王安托尼德·波旁的兒子,1553年出生於法國波城。亨利少年時一直在鄉村生活,生活各方面也如農民一般低調,成為他不浮誇,實事求是的統治思想。
1562年安托尼德在戰爭中死亡,9歲的亨利成為國王,14歲時成為法國新教徒領袖並去往前線參加天主教與新教的宗教戰爭。
1572年為平息宗教之間的矛盾與戰爭,亨利與天主教國王查理九世的妹妹瑪格麗特結為夫妻,新教徒們也進入巴黎首都參與婚禮。
在婚禮的幾天後,發生了聖巴托羅繆之夜事件,一夜間成百上千的新教徒被天主教屠殺,而亨利也被迫改宗天主教才得以倖免。
1589年,查理九世遇刺身亡,國王沒有子嗣則由亨利作為王位第一繼承人,建立了法國波旁王朝。亨利迅速推翻自己成為天主教徒的身份,重新成為新教領袖,遭到天主教的反對。
亨利四世指揮的新教軍隊包圍巴黎,在受到天主教徒的誓死阻撓時,他考慮到法國幾乎所有人民都信奉天主教,決定再次放棄新教改宗天主教為法國帶來和平。
「我希望把和平帶給我的臣民,讓我的靈魂得到休息。」
亨利四世進入巴黎後頒佈法令,將天主教定為法國國教,新教徒享受與天主教徒同等信仰權力,結束了法國數十年的宗教戰爭。
少年的成長經歷讓亨利清楚社會各階層的願望,在他統治的年間,與蘇利進行了各方面的改革,頒佈法律保護農民利益,推動農業發展,剛柔並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法國的國際地位。
亨利四世在兒子出生時,為他製作了象徵法國精神的雄雞金幣,除了雄雞還有權杖與百合花。王室對雄雞形象的關注讓其具有更高的地位。
1655年,路易十四規定太陽代表國王,百合花代表王室,雄雞代表智慧勇敢的人民。
三、大革命時期高盧雄雞的象徵意義不斷得到發展,強化了它在人民心中的印象和對法國的意義
在大革命時期,高盧雄雞的形象異彩紛呈,從1789年到1792年,高盧雄雞總是被人民提起並與百合花同日而語,雄雞代表着法國人民的團結與機警。
1789年,群眾攻佔巴士底獄後,只做了徽章紀念此事,形象為一直雄雞站在破爛的塔樓上,抓着一隻梭鏢,充分說明了人民為保護革命果實時刻警惕。
「有人把雄雞放到鐘樓頂端,為使鐘樓免遭拆毀,雄雞瞭望四方保護共和。」
1792年瓦爾密戰爭勝利後,高盧雄雞的形象更多出現在旗幟頂端,指代國家與民族。第一共和國的雄雞讓人聯想到獨立的高盧和法蘭西民族。
後來在執政府時期,其它象徵物與恐怖時期有關,雄雞形象也成為象徵的最高地位,只有法國國旗能夠並論,而大革命則給予了高盧雄雞形象革命者的意義。
參考文獻
《英國國家史略》
《法國歷史軼聞》
《雄雞:歷史,象徵,藝術,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