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古國的國王你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都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家好,我是燕歸來,喜歡看歷史故事的女子,就是想把自己知道的講出來,如果您也喜歡歷史歡迎關注我,可以讓我知道更多獨特的歷史知識。

不破樓蘭終不還,是著名的唐朝邊塞詩人王昌齡寫下的詩句。

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可是讀者們要知道在王昌齡出生時,樓蘭古國早在他出生的前六十年就已經滅亡了。

樓蘭古國就是鄯善國,是個小國,但是它的地理位置比較獨特,位於絲綢之路上,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正好夾在漢朝與匈奴之間。

漢朝時期的樓蘭國是個兩面派,歸順於漢朝,有時還為匈奴通風報信。

其實現在看來當時的樓蘭古國必定是很艱難的在夾縫中生存,兩邊都比它強大,兩邊都不能得罪。

漢朝攻打匈奴必須要經過樓蘭,匈奴來騷擾漢朝也要經過樓蘭,就這樣漢朝與匈奴都在各方面拉攏樓蘭古國。

漢武帝時期曾派張騫出使大月氏,此後又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諸國想聯結同盟。這些使者通過樓蘭的時候,樓蘭迫於匈奴的壓力,殺了使者,漢武帝大怒,終於對樓蘭派兵準備武力解決,結果樓蘭不戰而敗,乖乖的把樓蘭王子送到大漢王朝作人質。與此同時樓蘭也向匈奴送去一個王子,表示在匈奴、漢之間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樓蘭老國王去世後,那個在匈奴的質子,老國王的長子在匈奴的操控下,回到樓蘭當上了國王,此後幾年間漢朝與匈奴雖然表面維持波瀾不驚的穩定,但是漢朝派出的一些使者前往西域各國路過樓蘭時,樓蘭方面並不親漢,也不提供嚮導和飲用水,樓蘭方面給出的理由是, 漢朝使者虐待嚮導。(這個理由現在看來是有些許的牽強,漢朝使者虐待嚮導,如果真的有虐待,那也是個別現象,在大漠里除非是不想活了,要去虐待嚮導。)

這時期是漢武帝的兒子劉弗陵當政,霍光為大將軍,一個叫傅介子的外交官對大將軍霍光說樓蘭多次反覆無常,應該加以懲戒,我自願前去刺殺他,以此樹立我西漢王朝的威信。因此霍光派出了傅介子帶着大批珍貴禮品,金銀珠寶和一隊精兵猛將前往西域出使,對外宣稱此行專程賞賜各個附屬國。而實際是派出傅介子去暗殺樓蘭國王。

傅介子在驛館布下埋伏,邀請樓蘭王到驛館赴宴,要嘉賞樓蘭王,樓蘭王還是貪財了,一點防範沒有。傅介子與兩個侍衛趁其不備,殺死了樓蘭王。(這個樓蘭王叫嘗歸)

西漢朝廷馬上將在漢朝作質子的王子(嘗歸的弟弟)婚配一位美女送回了樓蘭繼承王位,但是這位新國王膽小,戰戰兢兢怕被匈奴暗殺,漢昭帝(劉弗陵)最後派軍隊駐守在樓蘭國境內。從而在西域擁有了絕對的主動權。也是這一時期,樓蘭國改名為鄯善國。

據說一直到魏晉時期,就很少有樓蘭的文獻資料了,樓蘭古國神秘的消失了。

樓蘭國一直反覆無常,許多詩人用樓蘭代表邊境,代表敵人,許多人都說用破樓蘭來代表建功立業,但我卻覺得,破樓蘭應該是一種愛國的情節與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