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中第一個超過百萬人口的超級城市,比古羅馬城大七倍

長安:現在的西安

在周朝時叫鎬京,在隋朝被稱為大興城,到了唐朝,又被改叫為長安,意為長治久安的意思。

相關榮譽: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超過百萬人口的超級城市;

世界上最宏偉的國際大都市。

長安這座城市因為大唐王朝的崛起而走上了巔峰,被如今的人們稱為當時的世界中心,但它也因為大唐的沒落而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咱們今天聊的,就是這座唐朝時期的夢幻城市——長安的興衰史。

長安的氣派,你想像不到!

1個長安=7古羅馬城

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稱得上是一座響噹噹的歷史名城,可長安足足大了它7倍有餘;

古羅馬城也只能達到長安的七分之一;

古羅馬城復原圖

宋朝的汴京,元朝的大都,還有明清時期的北京城,城市規模都要小它個數倍不等。

朱雀大街——大唐皇帝的專屬「紅毯

長安的主幹道,也是整座城市的中軸線,恰恰把長安分成了兩部分,東邊的叫萬年縣,西邊的叫長安縣。

唐人韋述的《兩京新記》記載:從皇城的朱雀門起一直延伸出明德門,綿延5千米。它寬約150米左右,換算到現在,最寬的區域足足有40個車道。

之所以要把路修得如此之寬,其實也是為了保證皇帝的安全。

據統計,唐朝時弓箭能射出的最遠範圍是60米,皇帝和他的儀仗隊走在朱雀大街的正中間,正好超過了弓箭的射程範圍外。大街的兩端,留出的其實是無法被傷害的安全距離。

韓愈的那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說的,其實就是朱雀大街的景象。

韓愈

里坊制度——長安百姓居委會

里坊制:把長安城分割成108坊,每個坊的面積約有70個足球場的大小,外面都用厚厚的夯土牆圍起來,形成一個獨立的中等規模生活小區。

規劃師:宇文愷

長安的108坊,正如白居易的詩詞所說,「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宵禁+坊市制度:規矩多,想嗨得看日子!

大唐的宵禁制度非常嚴格,如果你到了晚上還在坊外瞎逛,是會被值班的警衛連抓起來的。

既然長安不是不夜城,那在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里,怎麼全城老百姓都能嗨一整夜?這就要說到我國一項傳承了千年的法定節假日——元宵節。

在大唐盛世,元宵節已經演變為一場中國人自己的全民狂歡節。《大唐新語》記載:「神龍之際,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

除了宵禁制度外,唐朝還施行坊市制度,坊是坊,市是市,各個坊間里,大多以居住為功能劃分,你是不能在自己的坊里買賣東西,開酒店商店的。

大唐的百貨商城——東西二市

長安的百貨市場分為東西兩市,市內還設有市署和平準署,隸屬於太府寺。

市署:負責控制物價,檢驗手工業品的規格,每十天評估一次各商品的價格,還要報給官府備案。

營業時間:六個小時/天。中午十一點開門,下午日落之前就得關門。

東市附近的坊,多住着貴族和官員,受各種限制,不便於社會上三教九流、來自五湖四海的商人出入。

西市就自由得多,是普通老百姓常去的市集,買賣的也大多是日常的生活用品。

長安的外國人大多來此安家置業,顯得異域風情格外的多。打個比方,走進東市,這邊的酒肆可能還是拜占庭風格,拐個彎兒,就能看到波斯或是羅馬的建築藝術。

美食配美酒生活樂悠悠

西域飯店No.1::胡姬酒肆

李白的《少年行》里寫道,「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把東市比作金市,更是把胡姬酒肆比作春風得意的少年人常出沒的地方。

餅攤No.1:胡餅

據《唐語林》記載,宰相劉晏去上早朝,在路上聞到胡餅的香氣,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忍不住叫人去買了幾個,還和同事說,「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別說宰相了,就連大唐皇帝也吃過這街攤上販賣的胡餅。據《資治通鑒》記載,安史兵變的時候,唐玄宗倉皇逃離長安,路上缺衣少食,於是楊國忠向玄宗皇帝獻上了胡餅。

長安:遣唐留學生們的天堂

據《唐語林》卷五《補遺》說,「太學諸生三千員,新羅、日本諸國,皆遣子入朝受業。」三千人,是來唐留學生的基本建制。

但也有例外,貞觀總共23年,留學生居然高達8000人。而且來唐的,大多還是皇子王孫。朝廷對於這些遣唐留學生也非常重視,不收學費,食宿全免。

阿倍仲麻呂:出鏡率Top1的外國人!

原名:阿倍仲麻呂

中文名:晁衡

職場經歷:從九品校書郎,一直做到安南節度使

學伴:李白、王維、儲光羲

晁衡

晁衡到了五十多歲的時候,才想起回日本,誰想到才登上回日本的大船,又遇到颱風、遭遇海盜,幸好撿回一條命,九死一生又回到了長安。

當時的李白以為他葬身魚腹,還寫了一首詩悼念他: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

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

白雲愁色滿蒼梧。

夢幻的長安,美好而短暫

光啟元年(885年)12月,唐皇僖宗被挾持退出長安時,一個叫田令的叛軍宰相下令全城放火,無數巍峨的宮殿被盡數焚毀,甚是凄慘。

盛世長安最後一擊

幕後推手:朱溫

平叛黃巢起義有功的宣武軍節度使;

開啟五代十國,打開歷史新篇章的大梁皇帝。

朱溫

據《舊唐書·昭宗紀》記載,朱溫命令長安全城軍民:「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長安自此遂丘墟矣。」

這座一代名城,最終被朱溫下令徹底拆毀,以此用來營建洛陽和開封的宮室。

由於經濟重心往東南方向轉移,人們把目光重新投向了南京和北京這樣的重鎮。長安就這樣漸漸消散了它曾經恢宏的身影。想想也是唏噓不已,後世大宋東京的崛起,又有多少是來自從拆毀西京長安而運來的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