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唏噓不已的後燕,時也!命也!

407年馮跋發動政變滅殺死了慕容熙,隨後擁立慕容寶的養子高句麗人慕容云為帝,都龍城,仍沿用燕國號,史稱「北燕」。

雖說此時的國號還是燕,但是此燕非彼燕,已經不是慕容家的燕國了,因此被稱為「北燕」。通過以上十幾回的講述大概把後燕的一些基本情況介紹了一下,說實話一路聊下來對後燕也是唏噓不已,見證了後燕的強大,也見證了後燕的迅速滅國,最終被高句麗人高雲的北燕所取代!

後燕從前燕而來,建立者是前燕慕容儁的兄弟、吳王慕容垂。慕容垂上面咱們也說了就是一個悲情的英雄,後燕的建立也是一路的艱辛,慕容垂被前燕慕容暐、慕容評等人逼走迫不得已逃亡前秦,雖然說前秦苻堅對慕容垂還是比較信任的,但是前秦氐族貴族及王猛都想除掉慕容垂,可想而知慕容垂在前燕的處境。

其實慕容垂在前燕的地位也是很尷尬雖然自己雄才偉略為前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從小就不受自己的哥哥前燕皇帝慕容儁的喜愛,不重用慕容垂,還處處為難他,也許這和他們慕容家族的嫉妒心有關係吧?即使後來枋頭之戰慕容垂打贏了也是不被重用,沒辦法逃亡前秦。

得益於淝水之戰慕容垂在前秦帝國土崩瓦解之際重新拉起了燕國的旗幟,隨着慕容垂的不斷征戰後燕也是逐漸鼎盛,在消滅了西燕、翟魏後慕容垂的後燕達到了頂峰,但是頂峰來得快去的也快,隨即就被正在崛起的北魏打的一蹶不振,後燕也是被一分為二,退回老家,之所以後燕來的快去的也快,我認為有一下幾個點原因。

第一、內亂

內亂可以說是慕容家祖傳的傳統,從前燕開始的慕容仁叛亂,慕輿根之亂,前燕從立國到滅亡之一是內亂不斷。後燕比起前燕內亂更厲害,慕容垂剛建立後燕就有丁零族的叛亂,慕容寶繼位後就有慕容麟,慕容祥,慕容會等叛亂,而慕容寶本人就是被段速骨、蘭汗之亂殺死的,慕容盛也是死去叛亂,慕容熙則是亡國在馮跋、慕容雲的政變之下。

可以說內鬥伴隨了後燕的一生,即使在後燕、北魏大戰的緊要關頭後燕軍隊里也有叛亂的發生,頻繁的內亂不斷消耗了後燕的實力,也是弄的民心惶惶,內部的不團結我認為是後燕亡國的最重要因素。

第二、接班人

後燕的建立者慕容垂可以說是一代戰神,前燕後燕都因為有它的存在使敵國不敢輕易招惹,慕容垂自己是夠猛但是接班人的選擇上則是一大失誤,蔡東藩《兩晉演義》說:慕容垂才略過人,卒能恢復燕祚,不可謂非一世雄,其獨擇子不明,失之於太子寶。在十六國這戰亂的年代繼承人非常重要,看看慕容垂的接班人慕容寶是個什麼人,參合陂一戰斷送後燕近十萬的精銳,從此後燕一蹶不振。

後燕、前燕都是一個樣子上任君主雄才偉略,接班人都是草包一個,慕容慕容寶軟弱無能,才大智粗不是亂世君主的料,而慕容垂的其他兒子慕容農,慕容隆都是久經沙場的猛人,在亂世能打才是硬道理。也許慕容農,慕容隆領導後燕,後燕亡國也不會這麼快。

第三、歷史潮流

後燕已經是十六國的後期了,此時北方的後魏已經開始崛起,漸有統一北方的趨勢,北方從西晉八王之亂到現在已經有近百年的戰亂,多年的戰亂讓北方生靈塗炭,人民更是受了無數的苦,都渴望北方能統一起來,所以說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後燕亡國也是時代的選擇,即使沒有北魏,也會有其他政權來領導北方的統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後燕經過十幾回大概情況也就這樣了,下回咱們接着聊取代後燕的北燕的一些基本情況吧,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