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人都懷疑王莽是「穿越者」?看看他妻子穿的啥就知道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王莽這人,乾的事太不對勁了,哪哪都透着一股不屬於他那個年代的味兒。

說他是「穿越者」,不是誰拿他開涮,而是他乾的事兒太反常。

最出名的一樁,不是他當皇帝,不是他搞改革,而是他讓他夫人穿短裙,還不躲着穿,正兒八經坐在朝堂上,旁邊是大臣、長輩,全都看傻了。

這事不是瞎編的,有出土文物作證。

長沙馬王堆一帶挖出來一條裙子,長度跟現在學生制服差不多,褶子細密,布料講究,重點是——只到膝蓋。

這在漢朝,簡直是「驚世駭俗」。

當時的規矩,女人衣服得遮住膝和肘,露點皮膚都能讓夫家休妻,鄰里舉報,家族開除。

可王莽家不一樣,他不但不攔着夫人穿,還親口說:「我讓她穿的。

當時的士大夫圈子都炸了,太學生聯名上書,罵他敗壞風氣。

王莽呢?一點都不慌,說衣服是要「因時而變」的。

這話聽着像是有點道理,但在那個講禮制講綱常的漢朝,簡直是挑釁。

更離譜的是,他不是偶爾讓人看見,是故意讓所有人都看到。

有大臣拜訪他母親,她兒媳就穿着這短裙在場,端坐如常。

別人都不敢吱聲,回去之後偷偷記了下來。

這不光是穿衣的事兒,這是在用行動告訴大家:我要的,不是你們這一套。

再說王莽的政策,那是一套接一套,樣樣都像是抄了未來的書。

他搞土地國有,把大戶人家的地全收了,一刀下去,豪門哭爹喊娘。

私下買賣土地直接作廢,田契不認,農民直接領田種。

搞得好像提前進入了現代土地制度。

他還動了鹽鐵酒這些大頭,全歸國家管,搞起了官營經濟。

私人挖礦都得申請、登記、交稅,不然就是盜採。

有點像清末的改革?不,他是在西漢末年乾的。

還搞貸款,國家出面給農民賒糧,沒種子了就借,收成了還點谷就行,不收利息。

商人缺錢也能借銅幣,一年一厘利息,提前還不罰,晚了才罰。

貸款系統、徵信制度全有了,登記財產、耕地面積、勞動力,流程一套接一套,驚得後世研究者一愣一愣的。

說他是瘋子的人不少,說他是天才的也有。

但他的問題是,政策太猛,推得太急,官員懶得執行,百姓跟不上節奏,結果好政策沒落地,反而引起大面積混亂。

比如他廢奴制,說奴婢不合天道,買賣違法。

結果呢?奴僕被放了,沒地沒錢,四處流浪;地主沒了人手,干著急也留不住。

社會秩序一下子全亂了。

最怪的一件事,是他盯上了一個沒什麼名氣的宗室——劉秀

那時候劉秀還啥都不是,王莽卻突然下令清查全國叫「劉秀」的人,殺了二十多個。

後人一直搞不懂他為啥這麼干,有人說是誤殺,可《後漢書》和《三國志》都提過這事。

王莽就像是提前知道劉秀以後要干大事,非得掐掉這個苗頭。

更離譜的,是他墓地出土的青銅卡尺。

結構設計跟現代遊標卡尺幾乎一樣,兩套刻度重疊,用來精密測量,誤差能控制到0.1毫米。

這種工具,按理得等到一千多年後歐洲人發明,可王莽那兒早就有了。

考古專家一開始都不敢認,怕是現代人放進去的,結果一查,鏽蝕、土層、合金成分,全是西漢的。

卡尺還有明顯使用痕迹,說明當時確實用過,不是擺設。

這就不是腦洞大開的問題了,是他那套制度和器物,完全超出了他那個時代的技術水平和思想框架。

他搞計量改革,統一壺升、重量、容積,講究標準化,搞得像後來的國家標準局。

他嘴上講復古,乾的卻是最現代的制度活兒。

別人還在用人情世故維持社會,他已經在想怎麼靠制度管人。

他從太傅到攝政,從攝政到皇帝,一步步走得極穩。

可問題是,他不是為了保住皇位才改革,而是把改革看得比皇位還大。

他不怕得罪人,不怕被罵,怕的是制度老舊。

他想把社會重新設計一遍,但又不願等,不願慢慢來。

結果大家都看不懂他,士族說他破壞傳統,貧民一開始還挺高興,但政策落實不了,最後也怨聲載道。

他一個人頂着全天下,最後新朝不到二十年就被推翻。

綠林軍攻進長安那年,他沒跑。

他坐在宮裡,翻着他寫的法令和制度,外頭已經沒他的位置了。

他沒求饒,也沒逃,最後被殺,頭掛在城門上,身子倒在一堆他親手寫下的竹簡上。

他夫人的短裙還被人偷偷傳頌,卡尺被博物館好好保存,他的那些制度,有些後來真的被用上了。

參考資料:

班固:《漢書·王莽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

《後漢書》:范曄撰

陳壽:《三國志》

湖南馬王堆漢墓發掘報告,國家文物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漢末年技術器物研究》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並非時政社會類新聞報道,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