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美上將黑格訪華時姿態高傲,毛主席得知後怒言:他們愛來不來

「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議上簽字的司令官,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

彼時說出這句話的克拉克,根本不會想到,彼時敵對的兩個國家,在未來會徹底破冰。然而這趟破冰之旅並不順利,甚至還惹怒了毛主席。

毛主席究竟是因為什麼生氣的呢?

抗美援朝揚國威

1950年,朝鮮半島爆發內戰。南北朝鮮都想一統朝鮮半島,但他們又都忌憚對方背後的勢力。

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朝鮮半島就恢復了獨立。後來在美蘇兩國的介入下,朝鮮半島被一分為二,被分成了北朝鮮和南朝鮮,也就是後來的朝鮮和韓國。

南北都想重新統一朝鮮半島,但按照當時的軍事實力來說,只有北朝鮮有這個能力。金日成有這個野心,但他卻忌憚美國。

南朝鮮政府是美國扶持的,他害怕自己一旦動手,美國就會趁機插手,然後幫助南朝鮮統一半島。真正讓他下定決心的,是美國的一紙聲明。

美國宣告自己不會插手半島內政,這讓金日成看到了希望。他希望能趁機消滅南朝鮮政權,早日讓半島重歸統一。

他的這個提議得到了蘇聯的認同,就這樣,半島爆發了內戰。然而戰前聲明不會插手的美國,卻在李承晚節節敗退的時候,直接出兵半島,打了金日成一個措手不及。

從那時起,朝鮮半島的形勢徹底逆轉。北朝鮮大部分軍隊被困,聯軍在美軍的帶領下步步緊逼,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美軍飛機甚至炮轟我國邊境。

面對囂張至極的美軍,毛主席在萬般艱難的情況下,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

這個決定做得相當不容易,因為當時我國反對出兵的聲音並不少。美國在二戰之後,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連老牌強國都無法與他爭鋒。

我國雖然有五千年的歷史,在封建時代也是世界強國,但近代的百年屈辱已經讓我國喪失了祖先的榮光。

百年近代史,艱難求索路。我國在黨和毛主席的帶領下,最終成功推翻了壓在人民身上的大山,成立了一個屬於人民的國家。

彼時這個國家剛成立不到一年,怎麼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對抗呢?如果輸了,我黨這麼多年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

但毛主席認為,別人都已經打到我國門口了,我國要是繼續退讓,無疑會增長敵人的囂張氣焰。

敵人為什麼敢侵入我國邊境,還不是因為我國之前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太弱了,讓他們覺得我國不會反抗,讓他們覺得我國只能默默忍受。

新中國不是這樣的,新中國是敢於反抗的。

三年戰爭終停火

雖然很多人反對我國出兵朝鮮,但也有很多人同意我國出兵朝鮮。可這出兵的路也不順,從蘇聯答應提供武器和空中支援,到後來只有武器沒有空中支援,甚至臨出發前,蘇聯連武器都不給我軍提供了。

一樁樁一件件意外的發生,都沒有改變我軍的想法。

毛主席既然打定了出兵的主意,就必須要做到。因為毛主席很清楚,這一戰對我國的影響是很大的。

當時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敢和美國對抗,只要我國敢,不論輸贏都能讓人刮目相看。而且從各種層面上來說,這一戰我國不是沒有勝算。

1950年10月19日,彭老總率部隊跨過鴨綠江,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當時美軍差點就打到鴨綠江,我軍入朝之後,通過兩場大型戰役將戰線推到三八線。在第三次戰役的時候,我軍甚至一舉攻入漢城。

在這場抗美援朝中,美軍換了三任司令官。

可即便這樣,美軍都沒能挽回頹勢。這場戰爭讓他們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而損失很大。也正是因為這樣,美國才不得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作為最後一任司令官,克拉克對此感慨頗多。當時他的心情,大概只有他的兩位前輩能理解吧。

我國從不被任何人看在眼裡,到打敗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中付出了太多。

無數英烈埋骨他鄉,鮮血揮灑在異國的土地上。但這一切都沒有白費,世界看待我國的眼光變了,沒有人敢繼續將我國當成弱國。

停戰條約正式簽訂之後,我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降到了冰點。

但世界是快速發展的,兩個之前敵對的國家,也是可以隨時轉換立場的。隨着世界的發展,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高,和美國的關係也有所改善。

尼克松成為總統之後,更是有意和我國交好,多次派基辛格訪問我國。

毛主席對美將軍發怒

1969年,尼克松宣誓就職,在12天之後,他就要求白宮官員試探同我國官方接觸的可能性。為了展現自己的誠意,他們還取消了對華貿易管制。

當時中美兩國之間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寶島問題上。在解放戰爭時期,美國是老蔣的支持者,給老蔣提供軍火裝備。

老蔣一心要消滅我黨,然而解放戰爭的結果卻出人意料,老蔣最後不得不逃離。一直以來,我國都想收復台灣。

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我國就已經有這個計划了。粟裕已經準備好了第九兵團,讓他們在沿海訓練,隨時都有可能出發。

但朝鮮戰爭爆發之後,美第七艦隊來到台灣海峽,擋住了我國行動的腳步。

一直以來,第七艦隊就像老蔣的保護傘一樣,一直擋在海峽,擋着我軍前進的腳步。正是因為有第七艦隊的存在,兩國之間的關係才遲遲無法破冰。

尼克松上台之後,決定停止第七艦隊在台灣海峽的巡邏。

1970年,毛主席做出了重大決定:嘗試同美國結成戰略夥伴關係。毛主席的這個決定,代表我國向美國發出了和解信號。

當年國慶,斯諾受邀來到我國,並登上了天安門。毛主席告訴斯諾,我國歡迎尼克松來訪。

在尼克松訪華之前,美國的四星上將黑格為他打頭陣。這個黑格是尼克松非常信任的人,但他骨子裡是傲慢的,是看不起我國的。

黑格剛來的時候,我國給足了他面子和尊重,周總理甚至還親自帶人去接機。然而他到了之後,所作所為卻讓人憤怒。

這位美軍上將一直擺着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在雙方會談的時候,他表現得極其無理。他甚至放言,美國具有強大的實力,完全可以保護中國。

聽到黑格這樣的話,周總理和毛主席非常生氣。兩國合作應該是平等的,遇見什麼困難應該是並肩渡過難關,這樣的才叫合作。

黑格所說要保護我國,很明顯沒將我國擺在合作夥伴的位置上,而是將我國當作了他們的小弟。

在周總理駁斥了他之後,他居然還敢威脅我國。毛主席得知後生氣地說:「這麼多年沒有和美國建交,我們也過來了,他們愛來不來。」

看到我國強硬的態度,黑格終於意識到了我國的強硬,態度才變得軟化。他開始徵求我國意見,並提出了雙方舉行首腦對話,為尼克松訪華打下基礎。

參考資料

抗美援朝,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0.11,27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國日報,200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