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涼滅亡
414年五月,吐谷渾契汗部、乙弗部背叛南涼,南涼王禿髮傉檀決定親自率兵征討。
邯川(今青海化隆)護軍孟愷勸阻道:「連年饑荒,南部有乞伏熾磐威脅,北部有沮渠蒙遜侵擾,百姓生活困苦不得安寧。此時遠征雖可能取勝,但將留下無窮隱患。臣建議與乞伏熾磐結盟,安撫各部族,待積蓄糧草、養精蓄銳後再圖大舉。」
然而,禿髮傉檀並未採納孟愷的建議,執意親率大軍討伐叛部。他對太子禿髮虎台說道:「沮渠蒙遜剛撤退,短時間內不會再來犯。目前最令人擔憂的是乞伏熾磐,但他的軍隊容易抵禦。你務必堅守樂都城(今青海海東樂都區),孤出征不過一個月,必定凱旋歸來。」
隨後,禿髮傉檀率領七千騎兵離開樂都,直奔乙弗部。果然,乙弗部難以抵擋,被迅速擊潰,禿髮傉檀掠奪了其四十餘萬頭馬牛羊而歸。
禿髮傉檀率軍離開樂都,前往數百里外攻打唾契汗、乙弗等部的消息傳到了西秦的都城枹罕(今甘肅省臨夏市)。
得知這一消息後,西秦國主、河南王乞伏熾磐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良機。
然而,當乞伏熾磐決定親自率領兵馬襲擊樂都時,朝中大臣們大多持反對意見。唯有太府主簿焦襲站出來進言道:「禿髮傉檀目光短淺,只顧貪圖遠方的利益而忽視眼前的隱患。大王若要討伐他,只需切斷他的西歸之路,使禿髮傉檀無法及時回援樂都。屆時,其子禿髮虎台獨守孤城,擒獲他易如反掌。這顯然是上天賜予我們滅亡禿髮氏的機會,萬不可錯失。」
乞伏熾磐採納了焦襲的建議,隨即率領兩萬步騎兵秘密出發,直奔樂都而去。
與此同時,在樂都城內,南涼太子禿髮虎台聞訊乞伏熾磐親率大軍來襲,當即下令固守城池,靜候父親禿髮傉檀的回援。
然而,樂都城分為外城與內城,如何有效防守成為關鍵問題。撫軍從事中郎尉肅向禿髮虎台提出了一個策略:「外城範圍過於廣闊,難以全面防禦。殿下可帶領鮮卑族將士固守內城,而由我們漢人負責在外城抵禦敵軍。即便最終無法取勝,至少也能確保自身安全,為等待援軍爭取時間。」
然而,禿髮虎台對此建議嗤之以鼻,輕蔑地說道:「乞伏熾磐不過是個跳樑小丑,攻城數日便會自行撤退,你何必如此驚慌?」不僅如此,他還對外城的漢人士兵表現出極度不信任的態度,認為他們難以承擔重任。正是這種輕敵和對漢人的偏見,為樂都的防守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為防止漢人叛亂,禿髮虎台命令將所有漢人中的名門望族及智勇雙全者軟禁於內城。
孟愷是勸阻禿髮傉檀不要遠征的那個漢人。他悲憤地對禿髮虎台說:「如今乞伏熾磐乘虛而入,國家面臨巨大危機。我們這些人,進則感恩圖報,退則顧念家小。人人都願意為國效力,甚至不惜犧牲生命,可殿下卻如此不信任我們。」
禿髮虎台回答道:「我豈會不了解你們的忠誠?只是擔憂意外發生,所以才採取這樣的措施以安撫人心。」然而,禿髮虎台並未積極組織防禦,反而寒了城中漢人的心,削弱了守城的力量。
數日之後的一個夜晚,樂都城被乞伏熾磐攻陷,禿髮虎台亦成為俘虜。
乞伏熾磐佔領樂都後,任命鎮南將軍乞伏謙屯為都督河右諸軍事、涼州刺史,駐守樂都;讓禿髮烏孤之子禿髮赴單擔任西平郡(今青海省西寧市)太守,駐守西平;趙恢被封為廣武郡(今甘肅省永登縣東南)太守,負責鎮守廣武;曜武將軍王基則出任晉興郡太守,駐守浩亹(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南)。
此外,乞伏熾磐派遣平遠將軍乞伏捷虔率領五千騎兵向西追擊禿髮傉檀,並將俘獲的禿髮虎台、南涼文武百官以及一萬多家百姓遷往西秦首都枹罕(今甘肅省臨夏市)。
南涼王禿髮傉檀在擊敗乙弗部後,正準備進攻唾契汗部。
此時,安西將軍禿髮樊尼從西平逃至軍中。
禿髮樊尼向禿髮傉檀報告,乞伏熾磐已佔領樂都,且西平、廣武、晉興等郡皆落入乞伏熾磐之手。·
得知此消息,禿髮傉檀雖心中焦慮,卻未打算即刻回師救援。他對將士們說道:「我們的妻兒已被乞伏熾磐擄走,即便回去也無家可歸。諸位是否願意隨我,帶着戰勝乙弗部所獲的財物,先攻打唾契汗部,再以之為籌碼贖回我們的家人?」儘管將士們不敢公然反對,但軍心已然動搖。
於是,禿髮傉檀率軍繼續西進討伐唾契汗部。途中,不少士兵悄悄逃離隊伍返回故地。禿髮傉檀聞訊大怒,遂派遣鎮北將軍段苟率領一支隊伍去追捕逃兵,然而段苟同樣沒有歸來。
六月,禿髮傉檀的軍隊大多已經離散,僅剩禿髮樊尼、中軍將軍禿髮紇勃、後軍將軍禿髮洛肱以及散騎侍郎陰利鹿始終追隨左右。看到四人不離不棄,禿髮傉檀心中既感動又苦澀。
禿髮傉檀不得不為未來的出路深思熟慮,於是對眾人說道:「昔日我們強盛之時,沮渠蒙遜與乞伏熾磐都曾向我們送來人質以示臣服。而今若再去投靠他們,實在令人羞愧難當!天下如此廣闊,竟無我們的立錐之地,這令孤痛心疾首!與其讓我們一同赴死,不如各自分散以求保全。樊尼乃孤兄長禿髮烏孤之子,更是宗族延續的希望。北方尚有我們的萬餘戶部眾,如今沮渠蒙遜正廣納賢才、招撫人心,或許能助我們延續血脈。你與紇勃、洛肱一同前往投奔他吧。至於孤,年事已高,無論去往何處恐怕都不會被接納。唯一的願望,便是再見妻兒一面後再赴黃泉。」
隨後,禿髮樊尼、禿髮紇勃和禿髮洛肱北上投靠了北涼河西王沮渠蒙遜。而禿髮傉檀則決定向西秦河南王乞伏熾磐投降,以求見妻兒最後一面。
一路上,只有散騎侍郎陰利鹿始終陪伴左右。
途中,禿髮傉檀望着陰利鹿不禁感慨道:「我的親族故舊皆已離去,為何唯獨你還願意留在我身邊?」
陰利鹿回答道:「陛下,臣家中老母尚在,確實也想歸家盡孝。然而,臣既已成為陛下的臣子,便深知忠孝難以兩全。臣雖無才無德,無法為陛下遠赴他國泣血求援,但亦不願背主而去。」
禿髮傉檀聽後長嘆一聲,說道:「識人不易啊!那些所謂的大臣、親人紛紛離我而去,唯有你一人始終忠貞不渝,真是難得的義士!」
乞伏熾磐返回枹罕後,得知南涼各地城池大多已向西秦投降,唯獨尉賢政駐守的浩亹仍在負隅頑抗。他派遣使者前往浩亹,對尉賢政說道:「樂都已被攻陷,你的妻兒都在我們手中。你孤軍堅守此城,又有何意義?」
尉賢政神色莊重地回答:「我深受涼王厚恩,理當為國盡忠,守護邊疆。即便樂都失守,妻兒被俘,我也聽聞先降者有賞,後降者被誅。然而,我尚不知主上(禿髮傉檀)生死,不敢貿然歸降。妻兒安危雖令人牽掛,卻不足以動搖我的決心。若為一時小利而背棄君主託付,大王(乞伏熾磐)又怎會看重這樣的人?」
使者返回後,將尉賢政的言辭轉述給乞伏熾磐。
乞伏熾磐仍心存希望,便讓禿髮虎台寫信勸降。
尉賢政回信道:「殿下身為太子、儲君,本當恪盡職守,卻輕易屈膝投降,拋棄父王與國家基業。作為一名忠義之士,我又怎能效仿這種行為?」
後來,尉賢政聽說南涼王禿髮傉檀已決定向乞伏熾磐投降,並親赴左南城(今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東南)。確認此事後,尉賢政才打開城門,宣布投降。
話說禿髮傉檀不久抵達西秦首都枹罕,乞伏熾磐派遣使者到城外迎接,並以貴賓之禮相待。
七月,乞伏熾磐任命禿髮傉檀為驃騎大將軍,封為左南公,南涼的文武百官也都根據才能被錄用。此外,乞伏熾磐還娶了禿髮傉檀的兩位女兒,一位成為王后,另一位則為左夫人。
至此,南涼國宣告滅亡,前後共存續十八年,歷經三位君主:禿髮烏孤、禿髮利鹿孤和禿髮傉檀。其中,禿髮傉檀在位時間最長,達十三年之久。
儘管乞伏熾磐最初接受了禿髮傉檀的投降,但最終還是對他痛下殺手。
一年後,乞伏熾磐派人給禿髮傉檀送去了一杯毒酒。
禿髮傉檀一看便知這是致命的鴆酒,但他並未猶豫,毅然決然地一飲而盡。禿髮傉檀身邊的人急忙找人試圖解毒,卻被他阻止道:「我的病又豈是能夠治好的呢?」話音未落,他就閉上了雙眼,享年五十一歲。八年後,他的太子禿髮虎台也被乞伏熾磐殺害。
禿髮傉檀的兒子禿髮保周、禿髮賀,以及禿髮俱延之子禿髮覆龍、禿髮利鹿孤之孫禿髮副周、禿髮烏孤之孫禿髮承缽,紛紛投奔北涼的河西王沮渠蒙遜,後來又歸附北魏。
北魏朝廷冊封禿髮氏諸王,其中禿髮保周獲封張掖王,禿髮覆龍成為酒泉公,禿髮賀受封西平公,禿髮副周為永平公,而禿髮承缽則成為昌松公。
當時北魏皇帝拓跋嗣對禿髮賀格外欣賞,他告訴禿髮賀:「你的祖先和朕有着共同的源頭,現在朕賜你姓源。」自此,禿髮傉檀的後裔在北魏逐漸興旺起來,這便是後來的故事。
到了414年十月,西秦國王、河南王乞伏熾磐在消滅南涼之後,自立為秦王,並設立文武百官。此時西秦國疆域廣闊,不僅佔據了秦州大部分地區,還擁有涼州的金城郡(現今甘肅省蘭州市)與西平郡,其邊界直逼武威郡(現今甘肅省武威市),與北涼相鄰。
至此,北方形成七國並立的局面:河西地區有北涼與西涼,關西地區則是後秦、西秦及胡夏相互抗衡,關東由北魏掌控,遼東則為北燕所據。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此時僅存一國,即東晉。而在413年,西蜀已被劉裕派遣的將領朱齡石所滅。
西秦北涼議和
公元414年七月,西秦國王、河南王乞伏熾磐成功消滅南涼,並隨即自立為秦王。隨着南涼的覆滅,西秦的領土向北擴展至廣武郡(今甘肅省永登縣東南),與正在崛起的北涼接壤。
儘管西秦最終擊敗了南涼,但南涼的部分領土卻被北涼所佔據,其中包括重要的涼州重鎮姑臧(今甘肅省武威市)。北涼國主、河西王沮渠蒙遜野心勃勃,意圖繼續向南擴張,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和衝突。
到了公元415年三月,春天剛剛降臨河西地區,沮渠蒙遜便親自率領大軍南下進攻西秦所屬的廣武郡,並迅速攻克該地。
得知廣武失守的消息後,西秦王乞伏熾磐立即派遣將軍乞伏魋尼寅率軍前往浩亹(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南),試圖對沮渠蒙遜的部隊進行側翼攔截。然而,沮渠蒙遜得到情報後迅速撤出廣武,轉而迎擊乞伏魋尼寅,最終在戰鬥中擊敗並殺死了乞伏魋尼寅。
為了阻止北涼進一步南侵,乞伏熾磐再次派出將軍折斐等人,帶領一萬名騎兵前往勒姐嶺(今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西南)布防。
然而,沮渠蒙遜毫不畏懼,親率大軍進抵勒姐嶺,在激烈的交鋒中擒獲了折斐。通過這兩次戰役,沮渠蒙遜不僅鞏固了對廣武郡的控制,還進一步佔領了樂都附近的湟河郡(今青海省化隆縣),並將他的兄弟沮渠漢平任命為湟河郡太守。
在這場初期的較量中,北涼顯然佔據了上風。然而,西秦並未因此氣餒。乞伏熾磐已經開始謀劃反擊北涼,以期收復失地,兩國之間的戰爭局勢依然充滿變數。
在五月的時候,乞伏熾磐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奪回湟河郡。他迅速集結了三萬精銳兵馬,沒過多久便抵達了湟河郡的邊境。
面對西秦大軍的到來,北涼湟河郡太守沮渠漢平並沒有選擇被動防守,而是主動出擊。他命令自己的司馬隗仁趁着夜色悄悄出城,對乞伏熾磐的軍隊展開偷襲。
或許是由於剛到湟河郡的緣故,乞伏熾磐並未預料到沮渠漢平會如此大膽地發起夜襲,結果被隗仁打得措手不及,首戰告負。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場失敗似乎讓乞伏熾磐失去了繼續作戰的信心,他下令準備撤軍。
就在此時,沮渠漢平麾下的長史焦昶和將軍段景暗中聯繫了乞伏熾磐,透露了一個關鍵情報:城內的守軍其實數量不多。同時,他們還表示願意勸說沮渠漢平開城投降。
得知這一消息後,乞伏熾磐決定再次採取行動。他率領部隊重新向湟河城進發。當兵臨城下時,焦昶與段景果然開始遊說沮渠漢平放棄抵抗。最終,沮渠漢平意識到自己無力對抗西秦大軍,只得選擇投降。
然而,沮渠漢平的司馬隗仁卻不願接受這一結局。他帶領着一百多名忠誠的壯士退守南門城樓,誓死抵抗。乞伏熾磐連續三天猛攻不下,但最終還是憑藉兵力優勢突破了防線,成功擒獲了隗仁。
隗仁被押至乞伏熾磐面前,此時的乞伏熾磐因之前的失利而滿腔怒火,打算立即處死隗仁以泄憤。關鍵時刻,西秦的散騎常侍段暉站出來勸阻道:「隗仁身處絕境卻毫不畏懼,堪稱忠臣典範。大王若能寬恕他,不僅可以彰顯您的仁德,還能鼓勵天下那些忠於君主的臣子。」
乞伏熾磐聽從了建議,沒有殺掉隗仁,而是將他囚禁起來。隗仁在西秦被關押了整整五年,期間段暉多次為他求情。
最終,乞伏熾磐赦免了隗仁,並派人將他送回了北涼。
回到姑臧後,沮渠蒙遜握着隗仁的手感慨道:「你就是我的蘇武啊!」此後,隗仁在北涼擔任高昌郡太守一職。他在任期間,既施恩惠於民,又以威嚴治政,深得百姓愛戴。不過,他也有一些貪財的小缺點,但這已是後話了。
乞伏熾磐在攻下湟河郡後,任命左衛將軍乞伏匹達為湟河郡太守,負責駐守該地。然而他並未立即凱旋,而是繼續率軍進攻乙弗窟乾部,並成功收降其部眾三千餘戶後才班師回朝。
隨後,乞伏熾磐重新調整了部分官員的職務:任命尚書右僕射出連虔為都督嶺北諸軍事及涼州刺史;而原涼州刺史乞伏謙屯則被調任為鎮軍大將軍、河州牧。
同年七月,乞伏熾磐提拔秦州刺史、襄武侯乞伏曇達擔任尚書令,同時讓光祿勛王松壽接任秦州刺史一職。
到了十一月,乞伏熾磐派遣新任尚書令乞伏曇達與秦州刺史王松壽共同率領一萬騎兵,討伐駐紮在赤水(今甘肅省岷縣東北)的南羌彌姐、康薄二部。最終,這兩支部落選擇全部歸降。之後,乞伏熾磐又指派王孟保出任略陽郡太守,專門負責鎮守赤水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乞伏熾磐對乙弗窟乾部以及南羌彌姐、康薄二部採取了軍事行動,但這些舉動並未引起北涼方面的警惕。然而,在他再次向後秦發動攻勢時,卻意外引發了北涼軍隊的介入。
416年正月,乞伏熾磐將目標鎖定在後秦洮陽公彭利和所據守的漒川(今青海省東南部西傾山以南)。消息傳到北涼,國主沮渠蒙遜決定親自領兵前往救援彭利和。
為了牽制乞伏熾磐,沮渠蒙遜選擇攻打西秦所屬的石泉城(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北),試圖通過「圍魏救趙」的策略迫使對方撤軍。
當乞伏熾磐率軍抵達沓中(今甘肅省舟曲縣西)時,得知沮渠蒙遜已經起兵進攻,於是迅速回師應對。
次月,乞伏熾磐命令乞伏曇達與涼州刺史出連虔帶領五千騎兵前去增援石泉城。沮渠蒙遜聞訊後,隨即撤軍北返,並派遣使者前往與乞伏熾磐接觸,提出兩國和親的請求。
從415年三月到416年二月的這一年時間裏,西秦與北涼之間經歷了多次交鋒。最終,這場對峙以北涼提出和親而告一段落,此後兩國將近五年沒有再爆發衝突。從中可以看出,在這一時期,北涼的實力相較於西秦略顯弱勢。接下來我們把目光轉向關中的後秦。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是,即便復國後的西秦不斷對後秦進行侵擾,但後秦卻始終未曾向這位西部近鄰發動戰爭。
後秦天王姚興僅派遣太常索稜前往西秦,採取安撫政策,試圖讓西秦向其稱藩。然而,這種表面上的和平並未持續太久。
西秦在向後秦稱藩僅僅十個月之後,便再次出兵攻打後秦城池。更令人驚訝的是,原本被派去懷柔西秦的索稜竟然也投降了西秦。即便如此,姚興依舊選擇按兵不動,未對西秦採取軍事行動。
為何姚興始終堅持不對西秦用兵呢?顯然,這並非因為姚興無暇顧及。實際上,在後秦面臨外患頻仍的情況下,姚興仍然能夠抽調兵力支援西蜀,甚至聯合西蜀共同進攻東晉。
還有一個絕佳的討伐西秦的機會被姚興錯過。那就是當西秦王乞伏乾歸被其侄乞伏公府殺害後,西秦太子乞伏熾磐忙於平定內部叛亂之時。儘管有人建議姚興趁此良機出兵征討西秦,但姚興卻認為不應趁人之危。事實上,姚興當時是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軍事部署的。因為在四個月後,姚興便迅速調兵攻打仇池(今甘肅省西和縣西)。
412年十月,原本臣服於後秦的仇池公楊盛突然反叛,並對祁山(今甘肅省西和縣東北)一帶展開侵擾。
得知這一消息後,後秦皇帝姚興必定怒不可遏。他迅速派遣五位將領率領五路大軍討伐仇池。這五位將領分別是建威將軍趙琨、立節將軍姚伯壽、前將軍姚恢、秦州刺史姚嵩以及右衛將軍胡翼度。其中,趙琨擔任先鋒,姚伯壽作為後續支援,而姚恢、姚嵩、胡翼度則分別從鷲峽(今甘肅省成縣西北)、羊頭峽等方向進軍。此外,姚興本人也親自統領主力部隊隨後出發,以示對此事的重視。
然而,在這場征討行動開始之前,天水郡(今甘肅省天水市)太守王松忩曾向秦州刺史姚嵩進言道:「先帝智謀無雙,冠軍將軍徐洛生更是英勇非凡,但即便如此,他們第二次攻打仇池時依舊無功而返。這並非因為楊盛才智過人,而是由於仇池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今,僅憑趙琨的兵力與您的威名,恐怕難以超越先朝的成就。您為何不向陛下上奏,說明實情?」
可惜的是,姚嵩並未採納這一建議。戰事打響後,楊盛親率部眾與趙琨交鋒,而負責後續支援的姚伯壽卻因膽怯不敢前進。最終,趙琨因孤立無援且寡不敵眾而被楊盛擊敗。
姚興聞訊大怒,立刻下令處死姚伯壽。此時,姚嵩才將王松忩之前的諫言轉呈姚興。姚興聽後覺得有理,遂決定班師回朝,終止了此次討伐行動。
姚興大動干戈進攻仇池,最終卻無功而返。然而沒過多久,他又主動對胡夏的劉勃勃發起了戰爭。這次攻打胡夏,距離上次胡夏進攻後秦已將近兩年。當時胡夏主動襲擊安定,而後秦尚書楊佛嵩出兵迎戰,卻以失敗告終。如今,姚興決定再次派遣楊佛嵩率嶺北(今陝西省禮泉縣九嵕山之北)的軍隊討伐胡夏。
為此,姚興特別下詔,任命楊佛嵩為都督嶺北討虜諸軍事、安遠將軍、雍州刺史。接到命令後,楊佛嵩立刻整軍出發。
然而幾天後,身在長安的姚興突然意識到不妙,他憂心忡忡地對眾臣說道:「楊佛嵩每逢作戰,總是勇猛到不顧性命。我通常只給他不多於五千人的兵力,就是希望他能有所節制。可這次我一時疏忽,給了他太多兵馬。我擔心他此去必敗!可惜他已經遠去,就算想召回也來不及了,這該如何是好?」
姚興的擔憂果然成真。數日後前線傳來消息:楊佛嵩依仗兵力雄厚,更加奮不顧身,親自衝鋒陷陣,結果全軍覆沒,自己也被俘虜。胡夏天王劉勃勃試圖勸降楊佛嵩,但楊佛嵩寧死不屈,最終親手絕亢(割斷喉嚨),自盡而亡。
楊佛嵩因兵多而導致失敗這件事,或許反映出姚興在軍事決策上不止一次出現失誤。
回顧411年正月,胡夏曾進攻後秦的安定郡。當時擔任後秦尚書的楊佛嵩,在安定城東的青石北原被劉勃勃擊敗,四萬五千人淪為俘虜。
此戰中,楊佛嵩所率軍隊數量遠超對方所謂的五千人,這也印證了「兵多反敗」的情況。言歸正傳。後秦此次派遣楊佛嵩攻打胡夏劉勃勃卻以失敗告終,自此之後,後秦再未主動對胡夏發起進攻,但胡夏卻依舊持續侵擾後秦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