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1小時22分就能解決的戰爭,結果被拖了3年時間都還沒有解決。說實話,俄羅斯這波操作,不光讓周圍國家都看傻眼了,就連他們本國內部,都有不少質疑的聲音。
什麼情況?難道俄羅斯不行了嗎?為什麼一個小小的烏克蘭都拿不下?其實大家都明白,如果烏克蘭沒有拿到那麼多西方的援助,早就被俄羅斯給征服了。到時候俄白烏三家合併,新蘇聯就誕生了。
其實烏克蘭本身並不小,論綜合實力,烏克蘭是前蘇聯加盟國中,僅次於俄羅斯的二哥。當年分家的時候,烏克蘭分到的核武器也是僅次於俄羅斯,排名第二。所以說,只要烏克蘭能整合好資源,和俄羅斯打上3年的確不成問題。
俄羅斯方面聲稱,烏克蘭是擋住北約的關鍵
北約東擴,從2008年開始,逐漸成為了俄羅斯的心病。因為這一年俄羅斯第四次申請加入北約,結果再次被拒。
回過頭來看,昔日東歐的華約國家,基本全都加入了北約。甚至連原來的蘇聯加盟國波羅的海三國,也都成了北約國家。
這讓俄羅斯有了危機感,既然無法加入,那你就是我的敵人。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羅斯的考慮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北約也明白一個道理,如果讓俄羅斯加入北約,對北約來說,同樣是致命的打擊。因為俄羅斯過於強勢,且體量太大,他們加入以後,北約是否還能投票表決一些事情,這是值得懷疑的事情。畢竟華約的例子擺在那裡,完全是蘇聯一家說了算,你唱反調,還要挨頓揍。而且連俄羅斯都加入了北約,北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
不管怎麼說,雙方在2008年以後算是成了對立面。為期18年的曖昧期,就此終結。自此,北約惡魔化的言論,甚囂塵上。
那麼該怎麼擋住北約東擴的趨勢呢?最好的辦法,就是管好身邊的小弟。
入伙北約,是有先決條件的,首要一點就是不能和鄰國有領土爭端。格魯吉亞就想加入北約,結果俄羅斯牢牢控制着它的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導致格魯吉亞除非放棄這些領土,否則不可能加入北約。
摩爾多瓦的情況也一樣,德左地區也被俄羅斯牢牢掌握在手裡。除非摩爾多瓦放棄德左,否則他們也不可能加入北約。
白俄羅斯則和俄羅斯深度綁定,已經成了俄白聯盟的關係。所以這一點他們完全不用擔心,至於烏克蘭,才是最大的變數。這才有了俄羅斯強佔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的情況,以及俄烏戰爭。
除非烏克蘭放棄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否則他們就不符合加入北約的條件。當然了,未來或許也能特事特辦。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為求自保幹了這些事,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從周圍幾個國家的角度來看,那可就遭老罪了。為了你的安全,犧牲我們的領土,你咋想的?孰是孰非,其實誰都明白。你現在假裝看不懂,甚至唱反調,將來你遇到這些不公的時候,也不可能有人為你說話。
拿下烏克蘭,俄羅斯才能守住大哥的身份
很明顯,在面對北約東擴的事實,俄羅斯所能做的,目前只有維持前蘇聯加盟國不加入北約。但是這麼多加盟國,該怎麼控制,其實是有難度的。
畢竟現在的俄羅斯,論經濟實力,壓根不足以鎮住場子。各路小弟都已經在尋找新的出路了,俄羅斯又憑什麼讓他們主動認大哥呢?
除非靠軍事實力,否則這事兒沒戲。畢竟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絕大多數軍事力量,即便實力不足以和蘇聯相比,但也足以威懾各路小弟了。
但是,除了波羅的海三國以外,剩下11個小弟,俄羅斯總不能一個個去打一遍吧?要是幹了這事兒,那俄國本就危如累卵的名聲,可就臭透了。
佔了格魯吉亞和摩爾多瓦的地,本就已經很影響形象了,俄羅斯可不想繼續泥足深陷,落下一個專門打小弟的名聲。
那麼俄羅斯就必須要挑這些小弟里實力最強的一個收拾一頓,只要打服了這個小弟,那其他小弟就不敢繼續和俄羅斯唱反調了,認大哥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很明顯,這些小弟當中,烏克蘭的實力是相對比較強的。所以說,俄羅斯打贏了烏克蘭,才能保住自身大哥的地位,否則根本不足以服眾。
普京說過,如果他來管理蘇聯,蘇聯不會解體
很明顯,這位老兄是非常希望恢復蘇聯時期俄國的國際地位的。他所希望的,未必就是恢復蘇聯的制度,而是要恢復蘇聯的綜合實力,比如版圖面積,人口數量,經濟實力,工業產能等等。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組建俄白聯盟,其實就是留戀蘇聯的一種表現。雖然未必能真正恢復蘇聯,至少可以維持俄白烏三個東斯拉夫民族的國家在一起,建立一個小蘇聯。
但事與願違,烏克蘭的情況比較複雜,他們並非一心想要跟着俄羅斯混,這就成了俄羅斯最頭疼的事情。
因為蘇聯將不少工業項目都投資在烏東地區,如果烏克蘭跟着北約混了,那蘇聯當年的投資,對俄羅斯來說,豈不是白瞎了?這其實就是嫡長子繼承了家產以後,覺得其他兒子繼承的財產,也應該是自己的,縱然自己已經擁有得夠多了,但嫡長子依舊覺得不夠。
其實無論是俄白聯盟,還是俄烏白三家組建小蘇聯,都無法讓俄羅斯真正心安。因為這些組織都是比較鬆散的,俄羅斯人要想真正心安,最好的辦法還是將他們想要拿到手的這些領土,全都合併到俄國才行。
比如說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這次他們就不裝了,直接納入麾下。雖然過程有點難,但如果實現目標,那收益實在是太高了,誰見了不眼饞呢?
蘇聯回來,似乎誰都高興不起來
蘇聯解體以後,外蒙的10萬蘇軍便不存在了。外蒙真正取得了獨立地位,所以說外蒙人應當是最高興的。
而這10萬蘇軍是為了對付誰呢?想想也知道就是中國。除此以外,外東北還有數不清的蘇軍以及各種戰略武器。
蘇軍壓境,對中國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好事,所以蘇聯解體,對中國來說,大大減輕了北方的國防壓力。好讓中國完全騰出手來發展經濟,那些年經濟騰飛可不是白來的。
對美國來說,蘇聯解體以後,他們便少了一個最大的競爭對手,這自然是美國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對蘇聯各大加盟國來說,蘇聯解體,他們紛紛取得了獨立權,他們自然也非常高興。
對東歐各國來說,蘇聯解體以後,他們擺脫了華約的束縛,開始加入歐盟和北約,經濟得以騰飛,他們自然也很願意。
所以說,蘇聯解體,的確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包括俄羅斯在內,其實也笑得合不攏嘴。畢竟俄羅斯也是促使蘇聯解體的主要因素。
由此可見,如果蘇聯或者類似蘇聯的國家回來了,那估計誰都高興不起來。真正高興的,或許只有重新組建蘇聯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