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綱,智在何處?

「智取」生辰綱,乍看之下,實則難言其「智」。吳用雖精心謀划了如何「取」,卻疏漏了後續的「守」,即未備周全退路。晁蓋等人本欲瓜分生辰綱後各自散去,安享餘生,若不是宋江偶然探得消息,提前報信,官府定會將其一網打盡,他們哪有命去享用這筆橫財。

官府能追查到晁蓋一夥,也是機緣巧合。主管此案的何濤,其弟何清去過白勝村裡,幫忙登記往來商客,還見過晁蓋。但即便沒有何清,東窗事發也是遲早之事。一方面,依何清所言,各地都會登記往來商客,晁蓋等人用假名,也能查到他們曾在安樂村停留;另一方面,晁蓋啟用白勝這個本地人,案發後,只要鎖定安樂村的「賣棗人」,即便不知其真實身份,抓住白勝,再讓軍漢、督管等人辨認,白勝便插翅難逃。

如此看來,吳用此舉確有考慮不周之處。不過換個角度,生辰綱事件後續的發酵愈發荒唐,恐怕連吳用都始料未及。生辰綱本是搜刮民脂民膏所得,價值十萬貫,屬巨額灰色收入,見不得光。


江湖皆知這是贓款,即便武松也曾為貪官押送財物,如陽谷縣知縣想送金銀去東京謀升遷,交代武松時,只稱送禮物給親戚問安,說得隱晦。生辰綱一事卻極為露骨,十萬貫贓物被劫,正常應低調處理,畢竟資產來源難以啟齒,可官府不僅下了正規文書,還責令濟州府尹限期破案,否則流放沙門島。雖不知府尹最終是否流放,但確因該案丟了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