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毅,即陶斯詠,是毛主席在湖南一師畢業後在長沙從事革命活動時結識的一位異性摯友。關於毛主席和陶斯詠的關係,這幾十年來一直是毛澤東研究中的爭論焦點。即使在同樣熱愛毛主席的人群中,對他們的關係也有不同的看法。
坊間有一種說法,認為毛主席在走出韶山沖、融入廣闊世界後,曾有過一位戀人,而這位戀人正是陶斯詠。那麼,陶斯詠究竟是何許人也?她被譽為「長江以南第一才女」,這是當時人們對她的高度評價。陶斯詠是周南女校的學生,與向警予、蔡暢並稱為「周南三傑」。毛主席後來與蔡和森、蕭子升等人共同創辦了新民學會,而學會中的19名女會員中,有13位來自周南女校,陶斯詠就是其中之一。
恰同學少年中的陶斯詠
許多人回憶過陶斯詠,比如蕭子升、易禮容等人。他們都稱她為長沙的著名美女,身材高挑,才華橫溢,性格卻極為強勢。據傳,陶斯詠在周南女校求學時,讀到湖南一師刊發的毛主席文章,便為之傾倒。後來在新民學會中,兩人相識,見到毛主席本人後,陶斯詠更是對他愈發愛慕,甚至主動追求毛主席。1920年,毛主席從上海返回長沙,創辦文化書社,陶毅是為書社捐出十塊大洋的幾位支持者之一。
坊間有一種說法認為,毛主席與陶斯詠曾有過多次交往,但因性格不合,最終只成了摯友,並沒有進一步的發展。楊開慧的手稿里曾提到:
過了差不多兩年的戀愛生活,忽然一天,□□炸彈跌在我的頭上,微弱的生命,猛然的被這□□幾乎毀了!但這是初聽這一事時的感覺,他究竟不是平常的男子,她愛他,簡直有不顧一切的口,他也愛她,但他不能背叛我,他終竟沒有背叛我,他沒有和她發生更多的關係,反而因此他的心蓋,我的心蓋,都被揭開了,我看見了他的心,他也完全看見了我的心,(因我們彼此都有一個驕傲脾氣),那裡我更加唯恐他看見了我的心(愛他的心),他因此懷了鬼胎以為我是不愛他,但他的驕傲脾氣使他瞞着我一點都沒有表現,到此時才明白了。因為我們覺得更親密了。
看來,毛主席和楊開慧之間經歷過一些事情。楊開慧曾寫道「過了差不多兩年的戀愛生活」,這應是指1918年他們戀愛關係確立後,到1920年文化書社創辦期間。而這正是陶斯詠支持毛主席文化書社事業的時期。。是否在這一過程中,陶斯詠追求過毛主席,並與他產生了感情糾葛呢?
楊開慧在手稿中提到「她愛他,簡直有不顧一切的口」,這暗示有人深深愛着毛主席,而這個人很可能就是陶斯詠。同時她寫道「他也愛她」,表明毛主席並未無視對方的感情。
楊開慧還提到,毛主席「究竟不是平常的男子」。或許,陶斯詠與毛主席的感情確實「發乎於情」,但是毛主席「止乎於禮」理性地處理了這段關係。正如楊開慧所寫:「他終究沒有背叛我,也沒有和她發生更多關係。」這不僅沒有動搖毛主席與楊開慧的感情,反而讓他們更加親密。
那麼,楊開慧的這段文字是否可以作為陶斯詠追求毛澤東的一個證據呢?或許如此吧。
有些人認為毛主席與楊開慧的愛情生活應當是純粹而獨一無二的,不能容忍其他女性的出現。似乎一旦有另外的女人進入毛主席的世界,就會玷污那純潔無瑕的「毛楊之戀」。這些人對毛主席的感情、對「毛楊之戀」的執着守護是值得敬佩的,正因為人們心中對純潔愛情的嚮往,才讓這個世界變得如此美好。但無論陶斯詠是否出現在毛主席和楊開慧的感情生活中,這都是極其美好的事情,也根本沒有什麼可避諱的。世界上無數的女人傾心愛慕偉大的毛澤東,看看毛主席的才學,看看毛主席所做的那些驚天動地、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大事,如此卓越的才華與成就,令人仰慕、愛慕並不奇怪。在偉大的歷史人物身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情感故事,而這更增添了他們的傳奇與魅力。
關於毛主席與陶斯詠的關係,至今仍難有定論。在歷史的長河中,真實的情感故事往往被時間和空間所模糊,留下的只是片段和猜測。正如有人堅持捍衛「毛楊之戀」的純粹,也有人認為偉人身邊的情感糾葛是歷史中不可迴避的一部分。
那麼,你認為毛主席與陶斯詠的關係究竟如何?他們的交往是否超越了普通友誼,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