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後,李世民以你想不到的方式,堵住玄武門的安保漏洞!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事後李淵主動禪位


一、

李世民的皇位是通過政變得來的,自然也會怕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次政變李世民可以取得勝利,最關鍵的點是玄武門。


李世民就是靠收買了玄武門的保安隊長常何,才得以提前進宮埋伏,才能出其不意地給李建成致命的一箭。


可見,玄武門的安保漏洞是非常大的!


李世民登基後,自然不會再給其他人機會,他要把這個漏洞補上,於是就對玄武門的安保措施進行了重大改革。


李世民首先解決的是權力制衡問題!


不管是長安,還是洛陽的玄武門,他都是皇帝家的後門,想找到皇帝本尊,北邊的玄武門是最便捷的通道。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通過玄武門進入就到了李淵的太極宮,一下子就能見到李淵。如果是從南邊的宮門進攻,需要穿越眾多的宮殿群,成功率會大大降低。


當時負責玄武門守衛的禁軍叫「元從禁軍」,這是一隻跟隨李淵晉陽起兵的軍隊,他的忠誠度不用懷疑。


只是,讓李淵沒想到的是,李世民竟然提前將這隻禁軍的頭給換成了自己心腹,也就是常何。


武德七年(624年),常何「奉太宗令追入京」,出任中郎將負責玄武門守衛。


李世民將常何調入京城後,不僅讓他駐守玄武門,還送給常何不少錢財,「賜金刀子一枚,黃金三十挺」,讓常何去收買禁軍中驍勇的將士。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玄武門守衛最大的一個漏洞就是權力過於集中,只有一員守將、一隻守軍。


二、

針對這個漏洞,李世民就在玄武門設置左、右屯營飛騎,分別設置了兩個統領。(初置左、右屯營飛騎於玄武門,以諸將軍領之)


這樣就改變了之前玄武門只有一個保安大隊,以及只讓一個將領負責的局面。


現在直接分為兩個互相不隸屬的隊伍,一邊一隊,互相制約;想要造反,就必須同時收買兩隊統領,這個難度就非常大。


唐中宗李顯時期,太子李重俊發動的「景隆政變」之所以會失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李重俊只收買了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無法將玄武門的禁軍全部收買,結果被另外一部分禁軍給剿滅。


這就是互相制約機制起作用!


當然,要是同時兩隊人馬都被收買,那互相制約的機制就是個笑話。


神龍政變張柬之等人之所以能成功誅殺二張兄弟,並且逼迫武則天退位,主要的原因就是得到兩個玄武門禁軍統領的支持。


同樣的,唐玄宗李隆基發動誅殺韋後的「唐隆政變」能成功,就是因為李隆基提前收買了玄武門禁軍的中下級軍官。


這兩次政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玄武門禁軍士卒都是心系李唐的。


所以,張柬之等人就是以復興李唐來說服兩個禁軍統領,李隆基也是以李唐正統收買禁軍中下級軍官。


玄武門禁軍之所以對李唐那麼忠心,跟李世民的兩個舉措是有重要關係的。


三、

貞觀元年,李世民開始設置「百騎」,作為皇帝的貼身親兵。(及貞觀初,太宗擇善射者百人,為二番於北門長上,曰百騎,以從田獵)


由於特殊的地位,百騎兵身披五色袍、着虎紋衣,乘駿馬,用虎皮做馬鞍和墊布,軍容整肅,凡遇皇帝巡幸則為護衛隨從。(上游幸,則衣五色袍,乘六閑馬,賜猛獸衣韉以從之)


李世民給予玄武門守衛士卒特殊的衣服和特殊的馬鞍,還能經常跟隨在皇帝身邊,這是極大的榮耀,並且工資待遇還非常的高。


一套組合拳下來,這些士卒還不死心塌地跟着李唐走,想要策反他們難度就非常高。


這也是為什麼唐玄宗李隆基能夠輕易收買玄武門的中下級軍官。


當事變發生後,中下級軍官立刻處決了韋後的心腹禁軍將領,最終掌握主動權,贏得政變的重要原因。


這些下級軍官正是看重李隆基李唐正統的身份!


士卒的待遇提高了,統兵將領自然也得提高。


李世民在貞觀前期讓心腹將領兼任玄武門守將,其中就有鐵杆程咬金尉遲恭等人。


到了貞觀十二年,就開始改革玄武門守將的官職,由中級軍官直接改成高級將領擔任。(十一月,丁未,初置左、右屯營飛騎於玄武門,以諸將軍領之)


玄武門之變前,常何擔任玄武門守將,當時的官職只是一個中郎將(正四品下);後來就由正三品下的將軍、或是正三品上的大將軍來擔任。(唐朝宰相的品級正常也是三品)


能混到這級別的,幾乎都是皇帝的心腹,且待遇豐厚,自然不容易被利益誘惑。


再加上兩個將領互相制約,有心之人想要發動政變,那難度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