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陳毅途經成都,賀炳炎前來探望,卻遭陳指責:你有罪,該抽你

前言

1952年10月,川東川西川北,川南四個軍區合併為四川軍區,賀炳炎從青海調任至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軍區司令員。

1959年,陳毅出差經過成都,身為四川軍區司令員的賀炳炎前來探望,一進門卻遭遇陳毅的「訓斥」:

「賀炳炎,你有罪,該抽你!」

賀炳炎聽後,也是聲稱自己有罪,這究竟是是怎麼回事?賀炳炎又犯了何罪呢?

賀炳炎給陳毅「請罪」

新中國成立後,陳毅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此時的他日理萬機,經常出國訪問,1959年,他在出差途中路過成都做了短暫的停留,成都軍區司令員賀炳炎得知後前來探望陳毅。

陳毅此次來賀炳炎從秘書口中得知要看望自己的父母,賀炳炎非常驚訝,這麼多年,他竟然不知道陳老總的父母住在成都,於是,賀炳炎急匆匆地向陳毅請罪:

「陳老總,我有罪啊,我沒有照顧好二老。」

陳毅聽後也是「指責」道:「你有罪,該抽你」,原來,陳毅是覺得賀炳炎打聽自己的行蹤,為自己的父母擔憂,他不想因為自己的父母而麻煩賀炳炎,所以才「指責」賀炳炎。

賀炳炎是賀龍麾下的一員虎將,他參加紅軍的時候,正是賀龍等人初創湘鄂邊革命根據地國民黨反動武裝瘋狂地進攻。

入伍不久,賀炳炎就參加了戰鬥,他手握一把菜刀獨自衝鋒陷陣,左砍右殺,連斃數人,敵望之皆懼退,一仗下來,紅軍同志開始稱他為「賀小龍」。

在戰爭年代,賀炳炎屢建奇功,西北野戰橫掃千軍,賀炳炎出生如此,南征北戰20多年,11次負傷,身上留下16處傷疤,失去右臂。

到全國解放時,他已經積勞成疾,高血壓,心臟寧,腎炎等數病纏身,幾度危及生命,但是他始終以革命利益為重,因此,他的大名陳毅早就有所耳聞,對他的作戰能力以及作風,陳老總讚賞有加。

全國解放以後,賀炳炎先後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兼中共成都軍區委員會書記。

而陳毅走後,身為成都軍區司令員的賀炳炎就常常去看望陳毅父母,當看到兩位老人住在成都最熱鬧一條街內,房子卻破破爛爛,賀炳炎十分難過。

賀炳炎對陳毅父親說:

「您老是陳毅副總理的父親吧,您有什麼困難就告訴我,我一定保密,絕對不會和陳老總說,這一點你們請放心。」

之後,陳毅父母卸下防備,與賀炳炎開始嘮家常。

陳毅的父母表示他們對北京的氣候不習慣,也不是兒子和兒媳不管他們,陳毅每個月都會給他們寄100元的生活費。

他們認為陳毅的工作繁忙,不便打擾,而自己也在四川生活了幾十年,對環境和人都很熟悉。

賀炳炎一邊聽着,一邊看着簡陋的家裡,他決定為兩位老人改善居住環境,最後還是選定了半節巷的小院子,其他的好房子老人說:

「這樣好的房子我們對不起組織,對不起人民,如果陳毅知道了也要批評我們。」

之後,賀炳炎一直關心兩位老人的生活起居,一直到1954年,陳毅和夫人張茜日內瓦參加國際會議後回來經過成都,才得知父母遷居。

不僅如此,賀龍元帥也十分關心陳毅父母的生活,他經常對賀炳炎說:

「陳毅老總的黨性很強,是四川人,生長在成都,在這裡的親戚也多,他卻從不讓自己的家人給組織添麻煩。」

他給賀炳炎下達「命令」,要求他身為成都軍區司令員,務必照顧好陳毅父母,賀炳炎也不負賀龍的囑託,在四川任職期間,他經常關心陳毅父母的吃喝,以及住房生活起居等問題。

為此每次賀炳炎到北京開會,陳毅總是要請客吃飯,以表謝意,1960年6月26日,賀炳炎突發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昏迷

幾天後醒來時,他馬上把軍區後勤部長叫到床前,乘着病體詢問部隊營房的建設情況,他充滿感情地說:

「我們做領導,做後勤工作的同志,要時刻把大家吃穿住等方面的事情放在心上。」

1960年7月1日,賀炳炎逝世,享年47歲,陳毅父母得知此消息後,拖着年邁的身體來到成都軍區參加公祭,二位老人扶棺痛哭,沉痛吊念,嘴裏不停地念叨着:

「我的兒啊……」

而陳毅元帥得知後,也是十分痛心,久久不能平息。

其實,陳毅元帥身為黨的領導人,他不僅對自己嚴於律己,對待自己的家人,父母都是如此,他甚至對自己的父母「約法三章.......」

嚴於律己,對父母從不搞特殊化

1950年的春天,陳毅的父母去上海看望闊別20多年的兒子,見到年邁的父母,陳毅心中充滿了喜悅與感慨,他親自為父母安排了舒適的住所,讓他們能夠安心居住。

一天,陳毅和夫人張茜陪同父母在市內遊玩了大半天,後來陳毅公務繁忙,陳毅夫婦便沒有再陪同父母到外面遊玩,而且陳毅還規定讓父母不準隨意外出。

陳毅的父親生性好動,時間久了,就呆不住了,每個星期六的午後,他都會忍不住給侄子陳仁農打電話,邀請他陪同自己出去散步或遊玩,陳仁農對此非常樂意,每次接到電話後都會毫不猶豫地請假半天,並貼心地為陳毅準備車輛。

本以為遊玩的事情陳毅不知情,到了第四個星期,倆人決定去大海邊觀光,誰知中午時分,陳毅突然給陳仁農打電話,說道:

「你下午不要再請假了,下班後去家裡吃晚飯。」,

陳仁農此時明白他們的「秘密行動」暴露了。

晚飯過後,陳毅與父母圍坐在桌旁,他微笑着,陳毅對父母「約法三章」:

「爸、媽,咱們定個小規矩吧,以後咱們家裡有三條小約定要遵守,第一,公車是為公務服務的,我們不能隨意使用它去辦私事。

第二,我是市長,但我的身份和職務不能成為你們在外辦事的『通行證』,我們得保持低調,不張揚。

第三,沒有特別的理由,咱們就盡量待在家裡,少些外出,也為了安全起見」。

陳毅的父親聽後,也只好「遵命」,對於不能隨意外出,陳毅父親覺得太拘束了,他在老家非常自在,如今到了上海卻被自己兒子限制「出行」。

1954年,陳毅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從上海調任北京工作,不久陳毅父母前往北京看望陳毅,在北京居住了三年之久。

但是他們始終牽掛着家鄉,在1957年,二老辭別陳毅回到四川,臨別時,陳毅又對父母進行「約法三章」,堅持他們回鄉後一切全部自理,不能驚動任何領導人和政府,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讓他人得知他們的身份。

陳毅父母也是連連點頭,陳毅的父母回到成都後,託人在興隆巷子的一個大院里租了兩間小房子,像普通老百姓一樣默默地住下,沒有驚動任何人,除了部分親友和賀炳炎之外,誰也不知道這裡住着的兩位老人是陳老總的父母。

因此,賀炳炎頓時覺得自己失職,作為四川軍區司令,自己連陳老總的父母的住處都不知道,他深感自己「有罪」,請求陳毅處罰他。

其實,賀炳炎本無罪,是他覺得自己身為四川軍區司令沒有照顧好陳毅的父母,而陳毅反過來說他有罪,也是調侃他竟然竟然查崗自己的行蹤,特意照料自己的父母。

對於陳毅這樣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於自己的親屬好友從來不破格照顧,不搞特殊化,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是如此。

陳毅出任上海市市長不久,組織上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將他們接到上海,小妹也隨同來到上海,此時的它認為自己二哥是上海市場,可以靠着他享福。

誰知,陳毅對小妹說:

「新社會,你應該自食其力」,

小妹請陳毅寫條子,讓她去大學讀書,陳毅堅決不不同意,他說:

「這個條子我不能寫,身為上海市市長,你有本事自己去考,考不上回四川。」『

1963年5月9日,陳毅跟隨劉少奇訪問印尼緬甸柬埔寨三國後,取道昆明越南訪問,期間得知母親去世,即使如此,對母親的喪事他還是給大哥陳夢熙寫了一封信。

信中多次強調不要省內的補貼,此時國家困難,不能格外照顧,信中還說:

「我一生都想努力克己,守紀律,不願連累公家,此是實言語也。」

陳毅元帥一向如此,身居高位卻嚴於律己,從不為家人謀取私利,而賀炳炎上將重情重義,他們的高風亮節值得後輩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