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來亞戰役看,日本對英國的態度轉變是怎樣的?

馬來亞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英國馬來半島所進行的一場局部戰爭。戰役期間,英軍可以說是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被日軍打得潰不成軍。英國也由此被貼上了恥辱的標籤。因為在馬來亞戰役中的糟糕表現,英國便給人留下了不堪一擊、完全不是日本人對手的感覺。而在這個問題上,日本人可以說是最有發言權的。先不講兩國的實力差距,但看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對英國的態度便很能說明問題。

英國作為世界第一殖民大國,世界老牌殖民霸主,曾經稱雄世界兩百多年。而日本在明治維新前,英國也不會正眼去看,畢竟在底蘊跟威望上,兩者之間還是有着極大差距的。而且,日本的崛起,跟英國人有很大程度的關係,日本一直都以英國人為榜樣,尤其是日本海軍,幾乎就是英國人的翻版。

雖說英國在二戰之前便已經開始衰落了,不過也還是當時的世界霸主,其實力以及影響力皆還是有的。二戰爆發後,英國被德國意大利弄得焦頭爛額,日本看到了英國的虛弱。且為避免兩線作戰,英國選擇對日本一再退讓。因此,日本對於英國的敬畏心便有所衰減,但也不會輕易去對英國挑釁。

隨着戰爭局勢的發展,英國也對日本不斷制裁,日本人這下子被逼到了牆角,決定狗急跳牆挑戰英美,搶奪東南亞的資源維繫他們的侵略戰爭。那時候的英國已經將遠東的主力部隊抽調一空,就只有十幾萬三流的殖民部隊,跟數量少得可憐的老式戰機與老式軍艦。

為對付英國於東南亞數量有限,戰鬥力不強的隊伍,日本出動了近半的海軍跟十幾萬陸軍精銳。馬來戰役期間,日本投下了第5、第18與近衛三個王牌師團約11萬的兵力,海軍則是出動了數十艘軍艦(其中包括3艘航母)。除此以外,還有500多架飛機、200輛坦克跟大量火炮。這般龐大的兵力足以看出當時日本對英國的畏懼。

畢竟他們打菲律賓美軍也只是出動了4艘驅逐艦、6艘運輸艦以及3.4萬人。但沒想到的是,日本還沒怎麼打,英軍便投降了。這下子的日本胃口就更大了,沒多久便對緬甸印度以及澳大利亞等地的英軍展開了瘋狂的進攻。不過,日本還是很快就碰上了釘子,在日本進攻印度與澳大利亞時,狂暴中的英軍(主要是英印跟英澳部隊)在英帕爾巴布亞將揍得日軍滿地找牙,把日本的機動部隊全都給打沒了,日軍被迫轉為防守,從此被英國人追着打。且事實上,英國在東南亞的軍事力量僅是英軍很小的一部分。要是英國在東南亞拿出打德國人的勁頭,估計日本早就GG了。跟英國比起來,日本還是要差上很多的。

兵事網——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入侵東南亞後,大肆劫掠資源

兵事網——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是怎樣壓榨剝削東南亞的?主要有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