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被德軍判死刑,比利時國王幫求情也沒用,中國女子將其救下

1943年5月,比利時愛國青年羅傑被德軍判處絞刑。比利時國王幫求情也沒用。離刑期只剩三天了,羅傑的父母徹底絕望了。就在這時,來自中國的錢秀玲突然一拍大腿:「他一定有辦法!」 沒想到,國王無能為力的事,這個中國女子竟然真的辦到了。


其實錢秀玲並不認識這位名叫羅傑的青年,但她認為羅傑代表了一種愛國精神,他雖然遠在他鄉,可卻仍舊記掛着自己的祖國,所以這才會出手幫助羅傑。


而這幫助的辦法與她在國內的生活也有關。錢秀玲的家境十分優渥,她從6歲開始便有書可讀,獲得了遠超同齡人的眼界。


在逐漸長大後,錢秀玲出落的亭亭玉立,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大家閨秀,家中的一些封建長輩覺得,錢秀玲讀書讀到今天已經可以了,沒必要繼續了。


但就因為她的一句:「父親,我想繼續學習!」錢秀玲的爸爸力排眾議,決定送女兒出國留學,就這樣錢秀玲在1929年時來到了比利時,在這裡開始了自己的留學生活。


臨行前,家中牽掛着她的親人們都來送行,她的堂哥也在其中。堂哥對錢秀玲說:「妹妹,到達比利時後,你可能會遇到各種麻煩,如果解決不了,就去找一個叫做法根豪森的人!」


這句話被錢秀玲記在了心中,法根豪森的名字也印在了她的心裏,而這也成為了她日後解救羅傑的關鍵。


在抵比利時後,錢秀玲沒有辜負家中父母的期望,在幾年的時間內就完成了自己的學業,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而在錢秀玲的心中,對於這片她生活了幾年的土地也有了感情,但錢秀玲知道,祖國更加需要自己,所以在學成後,錢秀玲定了回國的票,準備支援祖國。


可沒想到她還沒來得及收拾衣物,抗日戰爭爆發的消息便傳來,原本安定的上海一下子變為了人間地獄,錢秀玲回家的願望也無法達成,只能留在比利時當地。


幾個月後,法西斯的侵略腳步也來到了比利時,錢秀玲因為自己的中國人身份,和家中勢力的保護,得到了短暫的安全。


但她卻看到無數的比利時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他們或許是別人的兒子,別人的丈夫,別人的妻子,但他們卻都成為了法西斯勢力傷害的目標。


自小錢秀玲就被父親教育要做個良善之人,所以她便私下裡,偷偷去接濟和幫助這些窮苦人,這讓不少的比利時百姓都很喜愛她。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愛國青年羅傑被捕的消息,傳到了錢秀玲的耳朵里時,她才沒有袖手旁觀。但當聽到他的罪行是炸毀德軍運輸鐵路時,錢秀玲知道自己可能也無能為力。


因為這一件事的罪名實在是太大了,比利時的國王出面都無法解決,自己不過是一個來自中國的讀書人,又能做什麼呢?


眼看着刑期臨近,錢秀玲恰巧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消息,其中指出如今比利時的最高長官名叫法根豪森,這個名字一下子激起了錢秀玲的回憶。


她不再遲疑,立刻聯繫了自己的堂哥,在確認了此人就是當初堂哥認識的那位朋友時,錢秀玲決定去闖一闖。


在取得了法根豪森的駐紮地情報後,錢秀玲便只身前往,一路上自然是困難重重,還幾度遭遇危機,但她都憑藉著自己的聰明逃了過去,就這樣她還真的找到了法根豪森。


在了解了錢秀玲的身份後,法根豪森表示自己與她的哥哥確實關係非淺,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番寒暄。


錢秀玲略微敷衍了一下便提出了自己的請求,法根豪森聽後也有些為難,畢竟此事關係重大,想要直接將他無罪釋放幾乎不可能,錢秀玲則表示只要能讓他活下去就可以。


於是法根豪森起身打了個電話,隨後便告知錢秀玲回去等消息。還讓她給她哥哥帶去問候。


幾天後,錢秀玲得知羅傑已經被免除死刑,但要面臨一段時期的監禁和勞改,這比起死刑已經好了許多。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後,她經常幫助比利時人解決此類的困難,救助了不少遭遇法西斯迫害的人,她的善良得到了當地的認可,比利時授予她「國家勳章」,足以見得她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