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祝家莊覆滅後,與之聯姻的扈家莊也被連根拔除,持中立態度的李家莊最終也沒能倖免。李家莊被梁山泊一把火燒做了白地,李家莊的人口、一應箱籠、牛羊、馬匹、驢騾等項都被搬上了梁山。
經此變故,李應從富甲一方的土財主一下子成了窮光蛋。他前半生的努力和心血都為梁山泊做了嫁衣,李應也只能把自己賣給了梁山泊。
在梁山泊與祝家莊的戰鬥中,李應始終保持着中立的態度,兩面都不得罪,卻依舊沒能躲過被吞併的命運。那麼,李應究竟做錯了什麼呢?
一、他認不清形勢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是啊,人總是要分清主次矛盾的,若是連這個都搞不明白,那就是個糊塗車子。
李應的大管家杜興曾經給「我們」介紹過李家、祝家、扈家的情況:
「此間獨龍岡前面,有三座山岡,列着三個村坊。中間是祝家莊,西邊是扈家莊,東邊是李家莊……這三村結下生死誓願,同心共意,但有吉凶,遞相救應。惟恐梁山泊好漢過來借糧,因此三村準備下抵敵他。」
這三座村莊聯合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抗周邊日益崛起的梁山泊。
水泊梁山不事生產,他們獲得錢糧的主要途徑就是靠「搶」,往好聽說叫劫富濟貧。這三座村莊可能是梁山泊附近相對富裕的「大戶」了,眼看着梁山泊的興盛,他們不可能無動於衷。
這三家本連結成了生死之交,卻因為三個外來者的出現打破了局面。從薊州投奔梁山泊的楊雄、石秀、時遷偷吃了祝家店的雞,時遷被祝家活捉,楊雄和石秀逃得性命,二人向李應求救,李應不問緣由,在沒了解事情來龍去脈後,就強行出頭,結果碰了一鼻子的灰。李應親自帶兵去李家莊討要說法,結果被射傷。
三家聯盟因此出現了裂痕,梁山泊攻打祝家莊的時候,李應乾脆閉門不出,表面上保持中立,卻暗中讓杜興把祝家莊的秘密告訴宋江。
這一刻,他忘記了對他威脅最大的不是祝家,而是梁山泊!
二、他沒認清梁山泊的真正面目
宋江曾親自帶領手下的兄弟到李家莊拜謁李應,當時宋江的姿態很低:
「俺梁山泊宋江久聞大官人大名,無緣不曾拜會。今因祝家莊要和俺們做對頭,經過此間,特獻彩緞名馬、羊酒薄禮,只求一見?別無他意。」
儘管宋江如此謙卑,但是李應沒與宋江碰面,只是打發管家杜興接待致謝。
他雖然沒親自表態,但是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他並不打算與梁山泊有瓜葛,他在竭力地保持距離,他是良民,梁山是悍匪,根本不是一路人。
但是,可能宋江的謙卑給他一種錯覺,宋江這個人不錯。他的管家在致謝的時候,還特意透露了三家目前的關係,祝家和扈家的武力,以及祝家莊那特殊的地形。不知道這有沒有李應的授意。
可能他不知道的是,宋江並不是什麼老實人,他之所以來拜見李應,是因為他攻打祝家莊吃了癟,宋江帶厚禮來見李應,不過是為了打探「本處地理虛實」。
他更不知道的是,宋江此次下山並不單單是為了救時遷而已,他有四個目的:
一是與山寨報仇,不折了銳氣;二乃免此小輩被他恥辱;三則得許多糧,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請李應上山入伙。
可憐的李應,他根本沒認清梁山泊的真正面目,他還在幻想保持中立然後自保呢!
三、所謂的中立不過是投機罷了
李應在梁山泊與祝家莊的鬥爭中閉門不出,兩不相幫,實際上是在自保,是在坐山觀虎鬥而已。
在三家聯盟中,李家莊是比較尷尬的。就實力而言,祝家莊是最強的,李家莊次之,扈家莊又次之。但是祝家和扈家結成了姻親關係,李家莊無形中成了最弱的。加上前段時間,李應為搭救時遷接連在祝家莊折了面子,親自出馬的他還被射傷了。這樣的惡氣恐怕李應是咽不下的。
所以,梁山泊到來的時候,他乾脆就作壁上觀。李應的算盤打得劈啪作響,無論是梁山泊勝了,還是祝家莊勝了,對祝家莊都是有所削弱的。
但是,梁山泊的第一次進攻竟然失利了,而且還那麼慘,連祝家的主力都沒傷到,就損兵折將了。於是,在宋江拜訪他的時候,他就暗示管家杜興透漏一些情報給梁山。
可惜,他做夢也沒想到,梁山泊後期竟然玩上了兵法,一出反間計,直接一舉拿下祝家莊。
更令他沒想到的是,宋江沒打算放過自己,他竟然派人假冒官差將自己抓捕。在李應還沒反應過來之前,他家除了不動產,剩下的都被搬上了梁山。
也許那一刻的李應除了目瞪口呆之外,心裏一定充滿了悔恨吧。
他錯了,錯就錯在目光短淺,偏聽偏信,沒能團結該團結的力量,卻偏偏相信了不改信任的「人」,這樣的結局不過是在自食其果罷了!